(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物理
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
1.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
B.?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
C.?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三原色为红、黄、蓝????????????????????????????????????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岸边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高??????????????????D.?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
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
?
)
A.?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
C.?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D.?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
4.下列各事例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
A.?照相机用滤镜来照相???????????????????????????????????????????B.?验钞机用来辨别钱币的真假
C.?用红外线杀菌消毒??????????????????????????????????????????????D.?用红外线遥控电视。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B.?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D.?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6.科学家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可以看到它的光谱,如图所示为某次观察到的太阳光谱.上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宇宙在膨胀,即别的星系与我们
??
A.?逐渐靠近???????????????????????????B.?逐渐远离???????????????????????????C.?距离不变???????????????????????????D.?无法判断
7.关于电视机的遥控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遥控器是利用激光进行遥控的?????????????????????????????B.?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进行遥控的
C.?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控的?????????????????????????D.?遥控器利用可见光进行遥控的
二、填空题(共7题;共15分)
8.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如图,在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上一块透明的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呈现________色光.
9.通过如图所示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色彩光带,这说明________;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B为________光.
10.把温度计放到棱镜后面让可见光照射,能够检测到温度的上升,如果把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的部分,检测到的温度________,说明________。
11.晴天,晒被子能杀菌,是利用太阳光中的________线;医院里,利用“B超”检查身体,“B超”是超声波,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
12.今年春季,由于政府措施得力,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得到成功遏制,分析检测得知,高温及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都很容易将H7N9病毒杀死,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6年04年16日00时25分在日本九州岛(北纬32.75度,东经130.80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目前已造成多人死伤;而地震时所发出的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却难以提前准确检测.
13.将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________;用白屏来承接是因为它能________所有色光。
14.如图甲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这是由于不同的色光在通过三棱镜时发生光的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受此启发,在用“平行光聚焦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如图乙所示,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肯定是不同的.请你说出,其中_______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较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
三、作图题(共3题;共7分)
15.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它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得到彩色光带,请在如图中画出红光和紫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并标注在光屏上.
16.一束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复色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分别照射到光屏上的不同位置,如图甲所示,在乙图中的玻璃砖下面有一射灯S,可以交替发出红光和紫光,请你画出该射灯射向A点的光线进入空气后的大致折射光路,并标明红光和紫光.
17.(1)如图1所示为两人打夯时正好将夯拉起到最高处保持不动的一瞬间,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夯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2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不同的色光,请画出紫色光线的大致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7分)
18.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利用一个可折转的光屏研究光的反射规律,为了显示光路,光屏的表面应________(光滑/粗糙)些。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分解太阳光的实验中,三棱镜的作用是使太阳光发生________现象。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________(能/不能)得到“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这一结论。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活动中: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________。某次实验中小明将一枚跳棋子放在平面镜前某一位置后,镜面、物和像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补救的措施是:按图中箭头________?(甲/乙)的方向适当转动镜面。
1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将红、绿、________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光;
(2)如图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小明想通过三个纸筒上的小孔观察烛焰,他应将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上,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
(4)如图丁所示是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________(膜或孔)进行观察.若仅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20.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红外线等光线具有能量,照射到物体上,部分被吸收转化为内能(其中红外线尤其显著).许多车主为了隔热,给汽车玻璃贴上太阳膜.某兴趣小组对市场5种品牌太阳膜的隔热性能进行如下探究:
①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将一侧贴有品牌太阳膜的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距离玻璃板左侧20cm放置一个红外线灯,玻璃板右侧放置一个光能风车(光能风车的风叶在红外线照射下,转动快慢能反映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弱).
②打开红外线灯,观察并记录30s内光能风车风叶转动的圈数.
③改变红外线灯的位置,使之距离玻璃板的距离分别为40cm、60cm、80cm
,
重复步骤②
④在玻璃板上依次更换其他4种品牌的太阳膜,重复上述实验.
(1)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2种)
(2)透过太阳膜红外线的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可靠,还需改变哪些变量进行多次实验?(写出2点)
________.
五、综合题(共3题;共40分)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
???激先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
???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地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如血管瘤、脑部手术等。
???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远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
???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怿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
(1)激光________是白光(一定/一定不/可能);
(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________(
只需答出一种即可),此过程需要________热量;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m;
(4)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剌向你,你可以利用________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2.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__?(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中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
(3)回家的路上观察到交通灯的三种颜色与色光的三原色__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相同.汽车的后视镜是________?镜,可以________?视野.在城市中,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减少________?污染.
(4)汽车向放置在路边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3s.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________? m;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汽车的速度是 ________? m/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23.如图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1)在该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___(选填“A”或“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________,其主要特性是________效应.
(2)如果在暗室中进行该实验,并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放置一块红玻璃片,则白屏上将看到________色光.若移走红玻璃片,在白屏上贴满绿纸,则屏上将呈绿色和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故A正确;
B、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结果,故B错误;
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天狗吃月,即为月食现象,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2)表面光滑的反射是镜面反射,它可以把平行光沿特定的方向反射出去,如果人眼接收到反射光感觉很强;
表面粗糙的反射是漫反射,它可以把平行光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人在各个角度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而且接收的反射光不太强;(3)光的折射现象.由物体发出的光透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路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4)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2.【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A错误;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B错误;
C、岸边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鱼反射光线,射到界面处发生折射的缘故,即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人逆着光线看时,感觉鱼变浅了,故C正确;
D、水中的倒影,即是通过平静的水面所成的像,所以是利用光的反射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3)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3.【答案】
A
【解析】【解答】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这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的色散的理解和掌握,光的色散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4.【答案】
D
【解析】【分析】红外线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广泛,例如遥控器、红外线探测仪等.
紫外线也有广泛的应用,它和红外线的使用范围是不同的.
【解答】A、滤镜是利用可见光来照相的.错误.
B、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错误.
C、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可以进行灭菌消毒.错误.
D、遥控器可以通过红外线来对电视机进行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
5.【答案】
B
【解析】【解答】A、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或介质不均匀时会发生偏折,A不符合题意;
B、夏天雨后,空气中有大量小水滴,太阳光经这些水滴折射后可分解成七种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B符合题意;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慢,在真空中最快,C不符合题意;
D、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光速在真空中最快,在空气中与真空中相接近.
6.【答案】
B
【解析】【分析】科学家们又发现了红移现象,就是远距离星球射向地球的光以红光为多,近距离的则以紫光为主.
【解答】根据红移理论说明:这说明了星球在远离地球.
故选B
7.【答案】
C
【解析】【解答】红外线可以用在遥控器上,遥控器发出红外线,实现了无线控制家中的用电器,方便人们的生活.故选C.
二、填空题
8.【答案】色散;红
【解析】【解答】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有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它颜色相同的光,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蓝色的光,故白屏呈现蓝色。
故答案为:色散;红.
【分析】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9.【答案】太阳光是复合光,由各种颜色复合而成;紫
【解析】【解答】(1)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色彩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这说明太阳光是复合光,由各种颜色单色光复合而成;(2)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A为红光,B为紫光。故答案为:太阳光是复合光,由各种颜色复合而成;紫.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色散现象的判断,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
10.【答案】上升;有能量辐射
【解析】【解答】把温度计放到棱镜后面让可见光照射,能够检测到温度的上升;
如果把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的部分,即红外线部分,也能检测到的温度升高,说明红外线有能量辐射。所以红外线常用来取暖。
故答案为:上升;有能量辐射.
【分析】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
11.【答案】
紫外;信息
【解析】【解答】紫外线是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的光;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
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等;利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和反射的特性制成声纳,可用来确定潜艇、鱼群和海水的深度;医生查病时的“闻”,做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来传递信息。
12.【答案】
紫外线;次声波
【解析】【解答】解:紫外线能够杀死细菌,地震时会伴随着产生次声波.
故答案为:紫外线;次声波.
【分析】(1)紫外线能杀菌,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
(2)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地震、海啸等发生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13.【答案】色散;反射
【解析】【解答】(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用光屏来承接是因为白屏能把这七种颜色的光反射出来,便于观察。
故答案为:色散;反射.
【分析】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
14.【答案】折射;红;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
【解析】【解答】解:(1)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本领不同,所以经三棱镜后的偏折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2)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这是因为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
故答案为:折射;红;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
【分析】(1)光的色散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2)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经玻璃的折射本领不同.
三、作图题
15.【答案】
解: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下至上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由于紫光的偏折最大;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故折射后上端处为红光,下端处是紫光.根据折射规律画出大致的光路,如图所示:
【解析】【分析】光线通过玻璃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白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由于折射率不同,导致偏折程度不同,据此画图.
16.【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解: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能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色散;由光的色散可知:紫光比红光的折射能力强,所以紫光的折射角大于红光,故应远离法线,光路图如图所示:
.
【分析】白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能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根据甲图可知紫光比红光的折射能力强,故乙图中紫光的折射角大.
17.【答案】
解:(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和两个拉力的作用,重力竖直向下,拉力方向沿绳子向上,示意图如图: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从上而下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因此红色光线在最上方,紫光在最下方;如图所示:
【解析】【分析】(1)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定义,将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的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即可.
(2)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太阳光是混合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经过三棱镜可以分散为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四、实验探究题
18.【答案】
(1)粗糙;便于探究三线共面
(2)色散;不能
(3)确定像的位置;平面镜不垂直于桌面;乙
【解析】【解答】(1)为了显示光路,光屏的表面应粗糙些,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都看见光线;因为是可折转的光屏,即可以使光屏位于两个平面内,而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验证反射光线是否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即便于探究三线共面;(2)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经过三棱镜的折射作用后,就可以在白屏上看到这七种颜色的光,所以,三棱镜的作用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因为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所以,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只在原来出现红光的地方出现一条红色光带,即不能得到“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这一结论;(3)平面镜成像时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棋子和棋子像的连线的中垂线,是平面镜的位置,由图丙可以确定平面镜和桌面不垂直,使棋子的方向倾斜,所以补救措施是按箭头乙的方向转动镜面;
【分析】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白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色散现象,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19.【答案】
(1)蓝
(2)太阳的像
(3)同一直线;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膜;不变
【解析】【解答】
(1)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如图甲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树荫下的光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所以圆形的光斑实质是太阳的实像;
(3)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如图丙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眼睛、三个小孔和蜡烛在同一直线上,此时看见的烛焰发出的光,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这样做的依据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4)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因为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分析】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通过小孔时由于光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在小孔的后方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像的大小既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又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在小孔成像中由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不同,即可成倒立放大的像,也可成倒立缩小的像,但小孔不能太大,否则不能成像.
20.【答案】
(1)刻度尺;停表
(2)光能风车转动快慢来反映红外线的强弱
(3)换用不同的红外线灯或改变红外线灯照射的角度
【解析】【解答】(1)实验中,需要改变红外线灯的位置,使其距离玻璃板不同的距离,需要用刻度尺;观察并记录时间需要用停表。(2)透过太阳膜红外线的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实验中利用光能风车的风叶在红外线照射下,转动快慢反映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弱,运用了转换法。(3)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可靠,换用不同的红外线灯或改变红外线灯照射的角度,多次进行实验。
【分析】根据实验过程设计选择实验器材;本实验运用到了转换法(利用光能风车的风叶在红外线照射下,转动快慢反映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弱);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出规律的普遍性.
五、综合题
21.【答案】
(1)一定不
(2)熔化;吸收
(3)3.84×108
(4)平面镜
【解析】【解答】解:(1)因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所以激光一定不是白光;(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熔化(或汽化或升华),熔化(或汽化或升华都需要吸收热量;(3)由v=
可得,光由地球传到月球再回到地球的总路程s=vt=3×108m/s×2.56s=7.68×108m,地月间的距离为s1=
=
=3.84×108m;(4)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剌向你,利用光的反射,可以利用平面镜把激光反射回去。
故答案为:(1)一定不;(2)熔化;吸收;(3)3.84×108;(4)平面镜。
【分析】(1)根据“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可填空;(2)根据“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结合物态变化分析;(3)已知光速v和光传播的时间t,代入公式s=vt算出光传到月球到返回的总路程s,除以2得到地月间的距离;(4)根据光的反射分析。此题通过“神奇的激光”考查光的色散,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光的反射等多个知识点,只要认真阅读材料,就不难解答。
22.【答案】
(1)直线传播;反射
(2)折射;反射
(3)不完全;凸面;扩大;噪声
(4)85;42.5
【解析】【解答】解: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反射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而交通信号灯的三种颜色是:红黄绿,因此它们是不完全相同的;汽车的后视镜用凸面镜做成,是为了扩大司机的视野;在城市中,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减少噪声污染;
(4)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25s=85m;
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0.15s=51m;
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m﹣51m=34m;
这34m共用了:t′=△t﹣+=0.9s﹣0.25s+0.15s=0.8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42.5m/s.
故答案为:(1)直线传播;反射;(2)折射;反射;(2)不完全;凸面;扩大;噪声;(3)85;42.5.
【分析】(1)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
(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如空气发射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便看到了水中的鱼;水中的蓝天白云是蓝天与白云在水面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而交通信号灯的三种颜色是:红黄绿;汽车的后视镜用的是凸面镜,它能够扩大司机的视野;
(4)求汽车的速度必须知道行驶的距离和相应的时间.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0.25s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0.25s的时间;在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在与汽车相遇返回到测速仪时,超声波行驶了0.15s;这两次汽车与测速仪的距离差就是汽车行驶的距离,再找出行驶这段时间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即可得解
23.【答案】
(1)A;红外线;热
(2)红;黑色
【解析】【解答】解: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说明了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1)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放应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通过的色光决定的,所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放置一块红玻璃片,则白屏上将见到红色光。彩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若移走红玻璃片,在白屏上贴满绿纸,绿纸反射绿光,吸收红光,则屏上将呈绿色和黑色。
故答案为:(1)A;红外线;热;(2)红;黑色。
【分析】(1)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只能透过和它相同颜色的光,其它的色光都被它吸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只能反射和它本身相同的色光,其它的色光都被它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