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5节 光的色散》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5节 光的色散》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08 08:0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光的色散》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知道光的三原色;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2.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白光的组成,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教学难点
色光的混合原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炎热的夏天下雨之后,天空会出现绚丽的彩虹,这是光的什么现象?弧形彩虹的外侧是什么颜色?内侧是什么颜色?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五节 光的色散》。(板书设计)
二、自学互研
(一)色散
自主阅读教材P85~8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正放的三棱镜上,并用白屏承接射出的光,观察现象;如图乙所示,再将另一三棱镜倒置后放在原来的三棱镜后,观察白屏上有什么现象。
答:太阳光经过一个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经过两个三棱镜后,白屏上承接的依然是白光。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把光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因此太阳光(白光)为复色光。
3.如图所示,在白色圆形纸板上分别贴上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彩纸,再把圆纸板安放在陀螺上,使陀螺快速旋转,并观察圆纸板上颜色的变化。
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后变成什么颜色?
答: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后变成白光。
(二)看不见的光
自主阅读教材P86~8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4.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1)定义:在光谱中的红光之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
(2)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3)红外线的特性
①热效应强,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体。
②穿透云雾能力强,利用这一特性,人们发明了红外遥感技术。
③红外线还可以进行遥控,如按下电视机遥控器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遥控。
5.紫外线
(1)定义:在光谱中的紫光之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说明]紫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紫外线灯看起来是淡蓝色的,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外,它还发出蓝光和紫光。
(2)紫外线的特性
①生理作用强,能杀死微生物,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
②化学作用强,能使底片感光,应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还可以进行防伪,如在人民币上用荧光物质做上印记等。
三、合作探究
对学: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在深盘中倒入适量的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一束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让光刚好可以反射到白纸或墙壁上,观察白纸或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方案一图)     ,方案二图)
方案二 分别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胶片挡在三只手电筒前面,观察它们射出的光在白墙或白纸上重叠部分A的颜色。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 光的色散
1.色散
2.看不见的光
六、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