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混合运算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混合运算北京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7 20:3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梳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同级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2、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初步认识并会使用脱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初步认识并会使用脱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同级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唤醒旧知
1、我会算(小卡片出示)
35+9 4×6 27÷3 6×7   24+8 20-2 56÷8 33-5
2、前面我们学过连加、连减,还学过加减混合的运算,大家还记得它们的运算顺序吗?
请看大屏幕 (16+4+8 谁来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27-8+10呢?)
16+4+8= 27-8+10=
全班齐练(请一二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第一题三四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第二题)
指名上台板演 集体订正
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习,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过渡:像上面这样在一个算式里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算符号,我们统称为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板书课题:⑤ 混合运算)
二、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咱们一起去图书阅览室参观一下吧!瞧,同学们正在认真地看书! 
1、课件出示例1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有你不认识的字吗?咱们一起把了解到的信息齐读一遍。
谁来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
(板书:53人,走了24人,又来了38人)看来阅览室的人数在不停地变化。
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列式算一算。(师巡视寻找
不同书写格式的学生)
2、交流反馈(希沃教学助手展示)
方法一:分步算式 方法二:综合算式
53-24=29(人) 53-24+38=67(人)
29+38=67(人) 53+38-24=67(人)
给同学们说说你的思路
3、引导学生明确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
像这样(师指方法一算式)先算出中午走了24人之后是多少人?再计算下午来了38人后的人数,我们是分成了两步来解决要求的问题,这样的写法在数学里面叫分步列式)
像这边(师指方法二算式)我们一次列式就呈现出了图书阅览室的人数变化,这样的算式叫综合算式。
4、沟通联系 学习新知(梳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同级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⑴ 上面的解题思路,虽然一种是分步列式,一种是综合算式,但它们都是先算的什么?
再求的什么?
也就是说,虽然在写法不一样,但思路是----相同的。
⑵ 为了便于看出这样的运算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也方便我们检查运算的过程,今天来学习一种新的书写格式,一起看(师示范)
师边讲解边示范说明:刚才我们都是先算的53-24,我们可以把第一次计算的这个结果写在算式的下面。注意等号的书写位置,在算式第一个数的前面。【这是第一次的计算结果,师边说边画横线,并用箭头作标记(同时说明熟练后不用再标记了)】。
第二次要算加的这个38,因为还没有算,我们就照抄。
接着对着第一个等号,书写第二个等号。它的后面写第二次计算的结果。
再次强调:等号上下要对齐。特别是第一个等号的位置不可以放错了,它的位置没
有站好,后面的队员都会跟着站错!
这样的一种书写格式,我们叫它脱式计算。它还有个名字,叫递等式计算。
你们学会了吗?
请大家自己在练习本把53-24+18按照我们刚学习的脱式计算的格式再算一遍。
小结:通过刚才的体会,谁来说说,书写脱式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这样的书写格式,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运算顺序,咱们先算的什么,后算的什么,第一的计算结果在第一个等号后面,第二次的计算结果在第二个等号后面。
思考: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呀?(师板书)
那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呢?比如:15÷3×5
生齐读算式 边读边思考: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再指名读 你知道它的运算顺序吗?会用脱式计算吗?上台来试一试
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给同学说说你是怎样书写的?
⑽ 继续思考: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时,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
⑾ 把我们上面得到的两个小结论归纳在一起: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呀?(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一)教材“做一做”
  1.指名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改错(教材第3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2.口答: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改错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带有问题的总结,对新旧知识有所梳理和升华,并能起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
五、课堂作业:教材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