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马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是: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2、能力目标是: 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人物动态,尝试表现学生过马路的情形。
3、情感目标是: 教育学生注意过马路的安全。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懂得安全过马路的知识,掌握简单的构图方法,学习表现大街上的人物和车辆。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 画面的组织,人物动态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欣赏视频、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安全过马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欣赏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引出新课。
(二)赏析范画、教师讲解
多媒体播放“安全过马路的图片” ,师生以互动问答形式进入教学环节。
赏析过程:
1、赏析画面表现的主题内容。
2、赏析画中人物动态。
3、赏析相关环境背景的衬托。
(本环节通过学生参与学习,让他们初步体验人物动态表现特点和把过马路的情形生动传神地描绘下来。)
(三)技法点击,探究学习???
1、在学习“安全过马路的知识”时,
基本步骤:
a: 多媒体播放红绿灯的动态图例。
b:教师讲解
c:学生直观的感受“红灯停,绿灯行”。
d:认知红绿灯的作用,并告知违反的后果。
精彩小活动:让学生知道红绿灯指挥人的和指挥车辆的不同。
(这种学习方式直观、有趣、生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表现大街上的人物和车辆”时
基本步骤,
a:多媒体播放人物走姿,站姿等图例。
b:师生互动,观察分析
c:构思是构图的基础,教师先让学生构思怎样构图。
d:教师讲解构图的基本步骤:
确定画幅形状,大小
在画面上确定最能体现主题和最能表达作画者感情的形式结构的组合和构成。
生动集中地突出主要形象。
制造意境,创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视觉世界。
e:多媒体投影课本P24页 “画画过马路的场景”的绘画步骤,教师讲解
注:表现大街上人物和车辆时注意人物或者车辆重叠的画法(教师演示画笑脸)
(精彩之处:对比分析、教师演示,让学生直观、生动、有趣的感知人物动态表现特征及作画步骤)
3、在学习人物动态的表现时
基本步骤,
a:精选课本范画并用投影仪投影(选用P24页“过马路”、教材P25页“我来给你领路”)
b:提出问题,师生互动问答:
画面中精彩的瞬间是什么?
取掉画面中精彩瞬间会是什么效果?
他们在做什么?
画面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c:认识人物动态画的常识:
构思:选择印象最深、最有意义的素材,酝酿、完善创作主题。(观察动态中的人物,捕捉精彩瞬间,抓住动态线,动态线是人体中表现动作特征的主线。选择最具有代表性、最有特征、最生动的瞬间,这是动态速写动态关键的一笔)
构图:根据构图形式美法则,把主题所需表现的各种素材合理安排好。
形象塑造:提炼素材,将原形加以集中、概括、典型化,塑造出既有个性又有代表性的生动感人的视觉形象。
举例说明:(P24、P25)
(本环节让学生直观、快乐、轻松、高效的学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四)学生创作,欣赏评述
学生开始创作。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创作的作品,先让学生自评,互评你觉得哪张画最精彩?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
(五)教师小结,拓展延伸
教师小结:回顾本课知识,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拓展延伸:
班级小活动,推荐班级“小雷锋”。 更好的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过马路时及时帮助有需要的人,争做“活雷锋”,激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