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6单元《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6单元《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8-07 08:3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目:音乐 年级:八年级

《踏雪寻梅》教案

课型:新授课 主备: 时间:



标 整体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的两声部感受合唱的和谐之美。
2、过程与方法: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感受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在合唱过程中能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3、知识与技能:(1)学会二声部歌曲,体会合唱声音的和谐统一及歌曲音乐要素的特点;
(2)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
(3)简单了解作曲家黄自。
教学重点 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延音线、顿音、重音、休止符。
掌握歌曲中二声部的演唱。
课前准备
钢琴、PPT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 注
告知目标: 导入
(5分钟) 导入(5分钟)
教师演唱一首歌颂梅花的歌曲,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踏雪寻梅》

教师演唱歌曲
学生回答问题

突破目标: 新课讲授
(25分钟)
一、学生自主合作(10分钟)
1、介绍歌曲《踏雪寻梅》的词曲作家。
2、欣赏歌曲《踏雪寻梅》、思考问题:
问题一: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问题二:歌曲采用什么演唱形式?
3、根据歌曲旋律的主和弦进行和声的发声练习。
4、教师根据歌曲拍号的强弱规律和节奏型朗诵歌曲前两行歌词,学生根据教师的朗诵打节奏。(讲解2/4拍子的强弱规律,休止符,重音记 号)
教师导学精讲(15分钟)
学唱二声部歌曲(分三部分学唱,先学低声部,再学高声部)。
全班同学分高低声部学唱歌曲的前两行: 解释灞桥在哪?讲解歌曲的强弱、休止符、重音,带领同学们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全班同学分高低声部学唱歌曲“响叮当”的四 个小节:要求学生用跳跃的声音,渐强的处理来演唱这部分。
全班同学分高低声部学唱歌曲的最后两行:唱好歌曲中延音线的地方,处理好歌曲的强弱。
全班同学跟琴合唱歌曲:教师指挥。

学生听音乐思考问题
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教师朗诵
学生打节奏
学生学唱歌曲

检测目标: 课堂拓展
(8分钟)
当堂检测展示,教师点拨精讲(8分钟)
教师通过歌曲中音乐要素的分析,让同学们了解这些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全班合唱后教师发现同学们唱得不够好的地方,进行讲解训练)。
1、通过讲解歌曲中的力度记号,让学生们演唱出歌曲中强弱的起伏。
2、教师把歌曲中小附点节奏型改成二八节奏型来演唱歌曲,让同学们感受小附点节奏更能表现出歌曲愉快的情绪。
3、通过歌曲的速度体会快速的歌曲更具有欢快的情绪。
4、总结音乐要素在音乐中重要性,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音乐要素
课堂小结 (2分钟)
教师总结这节课所学内容,对学生这节课的表现给予肯定。
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踏雪寻梅》
黄自 曲
教学目标: 出示本节课难唱处的谱子
。。。。。。
。。。。。。
教学重、难点:
。。。。。。
布置作业
希望学生们课后继续多收集自己喜爱的音乐,去享受音乐的美。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