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授课】第一单元诗歌部分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专家授课】第一单元诗歌部分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7 11:0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少年心事当拿云
——部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 诗歌部分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单元设计理念】
以“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落实为统领,创设语言运用的具体情境,以教材课文的学习为依凭,落实课标精神(任务群+人文主题),立足具体学情,秉持“课文讲析无需面面俱到,读写实践务求全面落实”的原则,完成语文必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标】
1.从青春在责任与价值角度,学习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理解内容,把握情感,积累相关必备知识,背诵、默写作品。
2.以作品分析理解为凭借,建立诗歌作品语言分析鉴赏的表述规范,并努力形成鉴赏语段。
【教学重点】
1.作品内容理解与情感把握。
2.分析鉴赏文字表述规范的建立。
3.必备知识的梳理与积累。
4.作品的背诵与默写。
【教学难点】
作品上阕的品评分析,书面表达规范(思路)的确立与实践。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点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泽东《沁园春·长沙》——词句锤炼【形象 生动 陌生化】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作品内容
方式:诵读作品,依据学情梳理词语障碍,概括上下阙内容,体悟作品感情,积累相关知识。
1.学生自由诵读作品,结合课下注释,梳理词句理解障碍,师相机点拨,强调。
2.概括内容,把握情感。
明确:
上片写景:独立寒秋图+湘江秋色图——提出“谁主沉浮”的疑问。
下片抒情:通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达了诗人和战友们为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问题。
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写壮景,抒豪情,表凌云之志;寓情于景,情中显志。
3.下阕词句的具体理解与背诵尝试
①师生梳理:
战斗岁月: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年龄气质: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精神状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战斗行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诗人借对“同学少年”的回忆,流露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表现了他和革命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豪情。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当年,作者曾和蔡和森等数十名同学战友,在盛夏水涨的时候到湘江游泳,坚持不懈,直到隆冬季节,以此来锤炼自己的意志和胆识。现在,作者独立于橘子洲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向同学和战友亲切发问,这一句既写出了当时的情景,其中又暗含了勉励之意,“遏”字,传神之笔,掷地可作金石之声,使我们彷佛看到了他们激昂的情态,好似听到了他们的豪言壮语!
“中流击水”的深意在于,含蓄回答上片“谁主沉浮”的问题,我辈才是革命洪流汹涌之时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壮志豪情。
②理解、背诵
4.必备知识提示与积累
①词,生于唐,盛于宋。又称长短句、曲词、曲子词、诗余。
②特点: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取决于词牌;词牌,是音乐韵律的形式,词题反映作品内容。
③分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
④流派:豪放派、婉约派。
⑤词语:橘子洲(橘与桔) 百舸争流 怅寥廓 携手 峥嵘岁月 挥斥方遒 浪遏飞舟
二、语言品味与欣赏——学写诗歌作品赏析语段
方式:诵读、品析、交流,写成相对完整清晰的鉴赏文字语段。
方向与内容:
1. “独立”与“挺立”“站立”“直立”的区别。
独立,更加强调是一个人,有着坚持、不妥协的意味。联系当时背景,诗人遭军阀通缉,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描画出从容坦荡的胸襟怀抱。
【师点拨引领:运用比较的方式】
2.领字“看”统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描摹,从词句的形象性、陌生化角度加以领悟。
“看”统领的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类。
万山红遍:“万”字强调山之多,“遍”写出红之广。四字一句,写出诗人在橘子洲头远眺,映入眼帘的起伏群山,一派火红的景色。眼前景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火热、蓬勃的革命形势。
【师点拨强化:析字——解句——联系背景】
层林尽染:写出起伏的群山,林木茂盛,秋叶经霜变红的景色。“染”,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秋林由绿变红的渐进过程,火红的色彩,重重叠叠,层层加重,最终完全变成靓丽的红色。
【师点拨强化:解句——析字——点明修辞】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漫”,写出整条大江江水满溢之状;“争”,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俯瞰眼前北去的湘江,满江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鹰击长空:“击”与“飞”的区别?陌生化用词,更加形象、生动,天空中,雄鹰展翅,身姿矫健,充满勇猛的力量。而“飞”字,用语太过俗常,缺乏新奇的个性。
鱼翔浅底:“翔”与“游”的比较——通常描述鱼的状态都是用“游”字,“翔”多用来描述飞鸟的姿态。蓝天映照碧水,由于江水过于澄澈,江中的鱼,都好像“空游无所依”,如鸟儿在天空飞翔一样,轻松自如,而又酣畅淋漓。
【师点拨强化:析字,解句,运用近义词比较的方式】
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扩展到世界万物,并作了哲理性的概括: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总说:湘江秋色图的描绘,一改古人笔下的寂寥、肃杀、悲苦、愁怨的情怀与格调,通过远近、俯仰、动静灵活多变的视角和颜色对比、动作对照有机结合,写出湘江秋色的绚丽多彩,生机盎然,凸显诗人的壮志豪情和博大胸怀。
【师点拨强化:有分说,有总括,要概括内容,点明特征,指出手法(修辞等),明确抒发的情感】
说明:这部分内容需要依据具体学情,重在落实。如果学生的分析鉴赏比较吃力,务必要加强学生口头表述的规范性与完整性的反复落实,课上师生共同品析、表达清楚了,务必要求学生每个人将口头表达转化到笔头上,形成规范清晰的赏析文段。书面表述,以清晰、完整为衡量标准,不必追求新奇险怪。
三、作业:
1.默写作品两遍。
2.整理,完善课上研讨所得,写成规范、清晰、完整的赏析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