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八上4.1 电荷与电流 第一课时(课件29页)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八上4.1 电荷与电流 第一课时(课件29页)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07 10:4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浙教版 八年级上
干燥的冬季,你会发现有些衣物之间会发生吸附现象,薄膜保鲜袋也很容易吸附在一起。
塑料薄膜吸附在碗上
一、摩擦起电
学生小实验:塑料笔与头发之间摩擦吸附小纸屑
(一)摩擦起电现象
演示实验: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
玻璃棒吸引小纸屑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
橡胶棒吸引小纸屑
小结: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说它带了电。
摩擦起电: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原 子
物 体
分 子
原 子 核
质子:
质子带正电
中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电子带负电
(二)摩擦起电的原因
学生阅读:课本121页
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物体呈不带电状态。
不同物体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失电子时,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它就显示带正电。
+3
+3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另一个物体得到一些电子,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得到电子时,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多,它就显示带负电。
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electrification by friction),这种聚集于物体上的电荷叫做静电(static electricity)。
小结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演示探究:
(1)将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会发生什么现象?
(2)将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会发生什么现象?
(3)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会发生什么现象?
排斥
排斥
吸引
小结: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跟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是不同的
大量实验表明: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吸引
排斥
排斥
小结: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跟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是不同的
大量实验表明: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干燥的冬天用塑料梳头发时头发随梳子飘起来,而且越梳越蓬松
三、生活中一些摩擦起电现象:
是由于塑料梳子和头发摩擦起电,塑料梳子和头发带了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头发随梳子飘起来。头发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所以越梳越蓬松。
(2)冬天穿化纤衣服很容易吸灰尘、
(3)电风扇的扇叶上会有一层灰尘
(4)晚上脱化纤毛衣时火花的产生
是由于摩擦起电而引起的放电现象。
由于空气与扇叶摩擦带电,而使扇叶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因为穿着化纤衣服时,容易产生摩擦起电现象,从而使衣服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化纤衣服很容易吸引轻小的尘埃所造成的.
油罐车开动后,油罐内的油晃荡而摩擦起电使油罐带电,如不及时导走,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放电现象,很容易着火。油罐车后面拖一根链条可以将电荷导入大地,免除危险。防止带来的隐患。
(5)油罐车后面拖一根链条
课堂练习
1、【常州中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得( )
A、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B、中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C、质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D、原子核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玻璃棒带正电,因此是玻璃棒失去电子
A
3.【牡丹江中考】将两个充气候的气球用丝线悬挂起来,让它们碰在一起,再用毛织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接触的部分,放开气球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气球相互排斥
和毛织品相互摩擦的两个气球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南通中考】把两张用丝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时,它们会张开。这是因为( )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A
4.【辽阳中考】如图所示,小叶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和金属球都是绝缘体
B.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验电器
C.玻璃棒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
B
5.(郴州中考)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  )
A.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
B.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
C.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
D.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
C
拓展提高
1.(衢州中考)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B.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D
2、(淄博中考)如图所示,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戳穿)的轻质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两者相互吸引。则(  )
A.吸管带正电
B.吸管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C.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上的部分正电荷转移到餐巾纸上
C
3、(自贡中考)如图所示,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带电棒一定带负电
B.带电棒一定带正电
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
C
课堂总结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板书设计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