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新课导入
大家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都为聪慧机智的司马光见义勇为的行为叫好。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爱动脑思考的孩子——王戎。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一课时
作者介绍
王戎(234—305)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叡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
资料宝袋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而成,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戎马
诸位
竞走
我
会
认
字词乐园
róng
zhū
jìng
字词乐园
戎
造句:
组词:戎装
戎马
投笔从戎
木兰一身戎装,替父从军。
róng
我
会
写
字词乐园
尝
造句:
组词:尝试
品尝
无论做什么,都要勇于尝试。
cháng
字词乐园
zhū
诸
造句:
祝愿每个人诸事顺利。
组词:诸位
诸事
重点生字指导书写
字词乐园
竞
组词:
jìng
竞走
竞赛
竞技
造句:竞走是一项很有意思的运动。
不要多写横
重点生字指导书写
唯
组词:唯一
唯独
字词乐园
造句:画画是她唯一的兴趣。
wéi
诸
加一加:讠+者=诸
竞
巧记:“一”从竟中走
竞走
识字方法
字词乐园
为
(wéi)为难
(wèi)为什么
得
(dé)得到
(de)走得快
(děi)就得
多
音
字
字词乐园
初步感知
朗读要求:
1.朗读课文,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吐字清晰。
2.流畅完整,富有感情。
初步感知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认真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王戎看见路边李子多而不摘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初步感知了《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课文内容,这节课继续研读讨论,深层次理解课文!
2.思考:请用几个词语简要概括每段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
新知探究
探究新知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再读课文
新知探究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曾经
王戎七岁时,曾经和许多小伙伴一起游玩。
探究新知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看见道边李子树上李子很多,把枝条都压弯了。许多孩子跑着去摘,只有王戎纹丝不动。
争着跑过去
新知探究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别人问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他回答:“李树就在路旁,但是李子多无人摘,这一定是苦李子。”摘取下来确实如此。
探究新知
思考:王戎与诸儿的做法一样吗?
唯戎不动
诸儿竞走取之
新知探究
为什么王戎不摘李子?
此必苦李
探究新知
王戎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探究新知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李子树长在路边,过往的行人比较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被路人摘光了,不可能多子折枝,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苦李。
新知探究
王戎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本文描写了王戎小时候和朋友去游玩,看见道旁的李子(
),朋友(
),只有王戎(
),因为王戎认为(
),表现了王戎(
)的优秀品质。
多子折枝
跑着去摘
不动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课堂小结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和朋友去游玩
看见道旁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
朋友跑着去摘李子
只有王戎不动
苦李子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曹冲称象
你还知道这样聪慧
机智的少年儿童吗?
课外拓宽
一、理解课文内容,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尝与诸小儿游
2.竞走取之
3.唯戎不动
曾经
跑
只有
随堂练习
二、解释下列语句。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看见道边李子树上李子很多,把枝条都压弯了。
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树长在路边上,还有很多李子,这必定是苦李子。
随堂练习
课后作业
比赛看哪一组同学背诵熟练,并且有感情地背诵。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