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27.故事二则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名医扁鹊的故事吗?
资料介绍
扁鹊,战国时期医学家,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卒于赧王五年(前310)。扁鹊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学习字词
拜
bài
蔡桓公
huán
望
公侯
敷
fū
剂
jì
热
量
髓
suǐ
骨
我
会
认
拴
shuān
住
纪念
biāo
成绩
肌肤
fū
目标
jì
jì
hóu
初步感知
朗读要求:
1.朗读课文,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吐字清晰。
2.流畅完整,富有感情。
初步感知
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
,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
,无药可医。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不相信
病入膏肓
探究新知
读1、2自然段,理解思考,这两段交代了什么?
新知探究
(1)扁鹊的身份是什么?(2)蔡桓公是不是真的生病了呢?现在蔡桓公的病在什么部位呢?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
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侯说:
“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
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
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又退了出去。
十来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访,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时间顺序的词语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蔡桓侯根本就不相信扁鹊,可扁鹊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劝说蔡桓侯治病呢?说明了什么?
从扁鹊一次次的坚持和担心中体会出扁鹊医德高尚。
新知探究
从病发展到皮肉之间再到肠胃里,可以看出蔡桓侯是个怎样的人?
看出蔡桓侯讳疾忌医,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讳疾忌医: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和错误,不愿改正。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蔡桓侯,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上的病用热敷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
说明扁鹊已经知道了蔡桓侯的病无药可救了,更加反映出扁鹊的医术高明。
新知探究
从扁鹊的话语中,你觉得扁鹊是个怎样的医生?
从扁鹊的话语中,我们知道扁鹊十分了解蔡桓侯的病情,清楚病在什么部位采取什么措施治疗,从而让我更加确信扁鹊是个医术高明和医德高尚的医生。
新知探究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
对于蔡桓侯的死,你想说什么呢?
如果你能听从扁鹊的劝告早点治疗,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了,我们要学会防微杜渐,要学会接受别人的劝告,不能固执己见。
新知探究
扁
鹊
治
病
扁鹊:医德高尚、医术高明
蔡桓侯:讳疾忌医、固执己见
防微杜渐、听取别
人正确意见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通过写扁鹊几次要给蔡桓侯治病,均被蔡桓侯拒绝,最后蔡桓侯病死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
,学会
。
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防微杜渐
主题概括
新课导入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古代有个人叫纪昌为了练习射箭下了很大的功夫,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纪昌是怎样学习射箭的。
资料宝袋
列子: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
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
人。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
初步感知
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重点写的是什么,写了纪昌几次练眼力?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能眨一下。
飞卫对纪昌提出要求
“开始”可以看出纪昌片刻也不敢耽误。
探究新知
纪昌第一次练习眼力
睁大眼睛注视
织布机的踏板
锥刺眼角,眼睛
也不能眨一下。
一盯就是两年
你能做到吗?
探究新知
你体会到了这个师傅怎么样?从哪些词体会到的?纪昌一盯就是两年,这两年的时间内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你觉得纪昌是个怎样的人?
纪昌一注视就是两年,我感受到了他的坚持不懈。我们对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注视,而纪昌是为了练眼力,能感受到他的这种认真刻苦、坚持不懈。
体会到师傅的严厉,从“首先、牢牢、不能眨一眨”体会到。
探究新知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你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再来见我。”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
提出要求
探究新知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
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纪昌最后的成功除了自己努力练就的基本功外,还离不开谁?
为什么文章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纪昌练习眼力,只用一句话来描写纪昌学习开弓、射箭呢?
没有师傅飞卫的严格要求,也许纪昌也成不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探究新知
这样练习有什么好处呢?
疲劳
从虱子到车轮,中间经历了什么呢?
孤独
坚持不懈
这是在培养他的注意力,师傅是想先让他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课后感悟
纪昌学射
练习注意力
练习视物
严格要求
坚持不懈
终有所成
板书设计
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通过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
,
,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刻苦学习
有恒心有毅力
课文主旨
这样写的作用是突出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要想练习好射箭,必须练习好眼力。
要想练好游泳,必须先练
要想骑好自行车,必须先
要想打好篮球,必须先
憋气……
掌握好平衡……
练好运球……
课后拓展
填空。
扁鹊认为病在(
),用热敷就能够治好;发展到(
),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
),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
),只能(
),
医生再也(
)了。
皮肤
皮肉之间
肠胃里
骨髓
等死
无能无力
随堂练习
课后作业
把《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
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