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赛龙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依附传统的节日主题,围绕“端午”做文章,单元课目教学内容选择了两个有代表性的活动:“做香包”与“绘画龙舟”,本节课属于第二课时,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学中主要以赏带动绘激发学生对节日的感受后充满激情的完成作品。本节课的难点是描画出人物和龙舟的形态,通过对龙舟外形分析,龙舟及学生作品图片欣赏加深学生的对龙舟造型的理解,在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龙舟画法,突破画龙舟的难点。再通过摆拼添画的方式化繁为简,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掌握人物动态。????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共同特点是积极做事,什么都想听一听、看一看、干一干,但又缺乏耐心。他们个人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虽然愿意主动参加集体活动,求知欲旺盛,但爱表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缺乏集体意识。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端午节》活动一,基本了解了端午节这一传统活动的相关习俗,制作了端午香包,对端午节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本课时将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氛围,尝试描绘端午节的典型活动赛龙舟的激烈场景。
教学理念: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本节课利用彩砂纸与彩纸,让学生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 培养学生的互动学习,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式提高学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感受龙舟赛热闹的场景和氛围,体会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2.掌握龙舟及人物的表现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将赛龙舟热闹的场面表现出来。
3.体会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勇夺第一的精神,享受创作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龙舟赛激烈的场景,描画出人物和龙舟的形态。
教学难点:龙舟赛的人物动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比赛吗?瞧在江面上正上演一场激烈的比赛。(观看赛龙舟视频)
??教师:孩子们,这是什么比赛呀?(赛龙舟)是什么节日举行的呢?(端午节)
教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设计意图】以开门见山的方式,运用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营造一个环境,刺激他们的思维,使学生顺利进入本课的学习中。)
板书:第12课?赛龙舟
展示赛龙舟场景(图片)
教师:划龙舟这项活动是怎么来的?(观看视频)
赛龙舟的活动流传已久,画家们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记录了比赛场景让我们来瞧一瞧。(展示作品图片)
二、研究龙舟画法
??瞧今天老师带了一艘龙舟
??请仔细观察
1.教师提问:龙舟和普通的船在外形上有什么不一样?
??总结:根据龙的特征进行设计(龟眼、牛鼻、鹿角、蛇身、鱼尾等)
?(【设计意图】体现学生课堂的主题性,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2.分析龙舟画法(教师示范)
3.欣赏不同的龙舟头、龙舟身、龙舟尾
??4.你心中的龙舟是什么样子的?
? (【设计意图】为了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让学生观察与比较不同角度和形式的龙舟,让学生学会运用添画和夸张的方法设计龙舟。
??5.提问学生:你觉得龙舟哪部分最难画?
6.学生作品欣赏
(【设计意图】龙头的画法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观察—分析—演示—再观察,让学生递进式的了解和掌握龙头的画法。又通过画画心中的龙舟让学生大胆创作,打破局限思维,创造有个性的作品。)
??三、画龙舟
??小练习:请同学们用黑色的油性笔利用3分钟的时间在练习纸上画出龙头。再添画龙舟身。
??四、画运动员
??1.要参加龙舟赛还缺少了什么呢?对,运动员。(请运动员登场)
??2.龙舟运动员有旗手、鼓手、划桨手和舵手。
3.比赛中与不是比赛中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演一演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上台表演,调动学生学习氛围与积极性,通过现场观察,更直观的了解运动员比赛时的动作。)
4.出示两张图片,你们觉得哪个同学画出了运动员正在参加激烈比赛的模样呢?
教师总结:通过表情和动作
5.运用摆拼添画运动员,教师示范(播放视频)
6.学习制作方法(教师播放制作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摆拼添画的方式化繁为简,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掌握人物动态。体验学习的乐趣。通过贴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协作能力。视频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有效掌握学习方法。)
??五、学生作业、展示、评价及总结
??1.学生活动:3人小组分工合作,用画、剪、撕、贴等方法,制作龙舟,并且拼贴人物,组建龙舟队伍,完成比赛。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感受赛龙舟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勇夺第一的精神。)
??2.分工,强调注意事项
??3.展示与点评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会了画龙舟,体会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将这种精神运用到生活中。我国传统节日有许多,同学们可以在课后进行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板书设计:?赛龙舟
?龙舟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