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听故事吗?好的故事能让人从中领悟到很多的道理。朗读本课两则故事,看看你能有什么新的收获。
故事二则
27*
夯实基础 防微杜渐
扁鹊,号卢医。战国时期医学家,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认识“拜、侯”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纪”。
能抓住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
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拜 见
蔡 桓 侯
药 剂
皮 肤
目 标
骨 髓
纪 昌
剂
髓
拜
肤
纪
标
侯
挑战一下
小狗见到骨 头一骨 碌爬起来,叼起来就跑了。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原文示例
骨
(骨头)
(骨碌)
·现在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 )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多 音 字
满足 ≈ 满意 ? 失望
让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是经营者的追求。
让顾客高兴而来,满足而去,是经营者的追求。
我一定好好学习,不叫爸爸妈妈失望。
满意
满足
失望
?
一起读一读
近 反 义 词
用热的湿毛巾等放在身体局部来治病。
熟练掌握某种技能或擅长某项工作的人。
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
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热敷:
能手:
下功夫:
聚精会神:
无能为力:
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
百发百中:
词 语 解 释
《扁鹊治病》
扁鹊,秦氏,名越人(秦越人),又号卢医。战国时期医学家,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预 习 读
本文人物对话较多,同学们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用傲慢无礼的语气朗读蔡桓侯的话,用和缓规劝的语气朗读扁鹊的话。
朗 读 指 导
本文主要写古代名医_____拜见蔡桓侯,几次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____的态度由______,到______到最后的______,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无药可医。
探 究 读
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扁鹊
不相信
不理睬
不高兴
扁鹊
一见蔡桓侯——病在皮肤
快速阅读课文,扁鹊一共见了蔡桓侯几次,蔡桓侯都病在哪里?
二见蔡桓侯——病在皮肉
三见蔡桓侯——病在肠胃
四见蔡桓侯——病在骨髓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一见蔡桓侯
站了一会儿
只站着看了一会,就可以知道他皮肤上有病,说明他医术高明。
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结果:
蔡桓侯是个 的人。
傲慢固执
自以为是
不以为然
讥讽、不满
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结果:
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二见蔡桓侯
说明扁鹊记挂着蔡桓侯的病情
不耐烦
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访,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结果: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三见蔡桓侯
再一次
非常不高兴
表现出扁鹊对蔡桓侯病情的担忧
态度更加恶劣
即使蔡桓侯冷言相对,扁鹊仍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来拜访,从这里你能看出扁鹊是怎样的人?
尽管蔡桓侯两次不理不睬,但扁鹊依旧没有放弃。多次拜访表现了扁鹊对蔡桓侯病情的担忧,说明扁鹊医德高尚,对病人高度负责。
扁鹊多次好言相劝,蔡桓侯却不以为然,从这里你能看出蔡桓侯是怎样的人?
从蔡桓侯多次不听劝告中可以看出他的自大傲慢、讳疾忌医。
四见蔡桓侯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老远望见
掉头跑了
蔡桓侯的病已经无法医治,扁鹊也无能为力,同时也反映出扁鹊医术高明。
“病在皮肤上,用热敷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从这一段话中,你可以看出什么?
扁鹊对蔡桓侯的病情了如指掌,足见其医术高明。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管蔡桓侯的态度怎样,扁鹊都来提醒蔡桓侯注意病情,劝诫他及时治病,足见其高尚的医德。
结果真的如扁鹊所说的那样吗?蔡桓侯的态度有了怎样的转变?他的结局如何?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
不听劝告、追悔莫及、自食恶果
结果:
相信扁鹊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扁鹊诊断蔡桓公病症便笺
诊次
日期
病状
治疗建议
患者表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有一天
皮肤上有点小病
热敷
不相信
过了十天
病在皮肉之间
扎针
很不高兴
十天后
病在肠胃
服汤药
非常不高兴
又过了十
天
病已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浑身疼痛
不久病死了
前后不过月余,蔡桓侯的病就发展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从他悲惨的结局中,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
他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不能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总结一下扁鹊和蔡桓侯的性格特点。
扁鹊:医德高尚、对病人负责。
蔡桓侯:傲慢固执、自以为是、讳疾忌医。
总结一下扁鹊和蔡桓侯的性格特点。
《扁鹊治病》通过讲述蔡桓侯因讳疾忌医而死的故事,告诫我们要
,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防微杜渐,正视自己
的缺点
扁鹊治病
小病不治——皮肤→热敷
病情发展
皮肉间(十天)→扎针
肠胃(十天后)→吃药
骨髓(又十天)→无药可救
讳疾
忌医
病发致死——五天后
三番五次拒忠言
自以为是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