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八
交流探索
本组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哪篇课文让你印象最深,受益匪浅呢?下面请同学们以课文为例,畅谈自己的收获,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25
古人谈读书
本文分为三部分:(一)选自《论语》,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告诫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二)选自《训学斋规》,主要讲的是朱熹的读书三到: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读书
最重要的是用心。
勤奋好学
不耻下问
心到、眼到、口到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时___________及多年来积累的_________,告诉我们读书有好处,要_______、_______。
26
忆读书
读书的经历
宝贵经验
多读书
读好书
27
我的“长生果”
本文主要回忆了作者少年时代的________,阐明自己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书的________和对阅读的______,说明书是自己文学成长历程中的
_________。
读书生活
浓厚情感
热爱
“长生果”
交流平台
平时你们是怎样找书读的?都喜欢读哪些课外书?
我喜欢沿着课文找书读,如,读了《“我”的长生果》,我对课文中提到的巴金的《家》很感兴趣,便找来读了。
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对与动物有关的书很感兴趣,就又读了布封的《动物素描》。
我觉得冰心的《忆读书》写得很有趣,便找了她的其他作品来读。
我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如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科普读物。
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这种方法对我很有启发,我也要这样找书读。
教师寄语:我们可以选择与课文相关的课外书,并从读一篇文章读到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型的书,这样延伸开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也可以听从老师、同学、家长的推荐,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读一读,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这句话把书比喻成“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延续的营养。这个比喻句形象地阐述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这句话把书比喻成“营养品”,意思是:书是我们的精神粮食,有了书,我们就有了丰富的知识,就像有了粮食,我们就有了丰富的营养一样。这个比喻句形象地阐述了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这句话把书比喻成“朋友和故地”,意思是: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故地会让你感到温馨和留恋。看书正如老友重逢、故地重游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书的浓厚感情。
示例:
书是一把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为我们 指引方向。
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 )
( )
( )
( )
( )
1
4
2
5
3
这段话比较形象地讲述了什么是阅读,什么是写作,以及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
书写提示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教师寄语:欧阳询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我们在写字的时候,要学习这种写法。
观书有感
[宋]朱 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日积月累
为:因为。
那:怎么。
如:如此,这样。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中流:河流的中心。
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词语解释
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诗歌大意
其二: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诗歌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