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我的“长生果”》教案+课件+同步练习(4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7 《我的“长生果”》教案+课件+同步练习(4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7 12:13:5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我的“长生果”》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léi lěi lèi】
伤痕累累( ) 日积月累( )
十分劳累( ) 果实累累( )
【chā chà chāi cī】
出差( ) 没差( ) 参差( )
相差( ) 差别( ) 差不多( )
二、划掉括号内错误的词语。
过(隐 瘾) 书(籍 藉) (馈 贵)赠
(滋 磁)石 借(鉴 签) (阅 悦)读
三、补全词语,并选词造句。
流( )溢( ) ( )醉( )痴 浮想( )( )
囫囵( )( ) 不求( )( ) 悲( )离( )
牵( )挂( ) 不言( )( ) ( )篇( )律
别( )心( ) 与众( )( ) 呕( )沥( )
造句1: 。
造句2: 。
四、按要求填空。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 。
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 。”
3.高尔基说:“ 。 ”
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者小时候的读物从小画片到文艺书籍,到连环画,再到大部头小说。
B.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小时候读书和写作的经历。
C.作者读书时不求甚解,所以作文水平快速提高了。
六、学完本文,请你从“读书”或“写作”中选择一方面,谈谈你的收获。



参考答案
一、léi lěi léi lèi
chāi chāi cī chā chā chà
二、隐 藉 贵 滋 签 悦
三、光彩 如如 联篇 吞枣 甚解 欢合 肠肚 而喻 千一 出裁 不同 身手 安得 不忘 心血
1.老师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囫囵吞枣,要细细品读。
2.在远方工作的爸爸让奶奶牵肠挂肚。
四、1.“长生果” 2.全世界的营养品 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五、B
六、我在写作方面很有收获,我知道了写作不要人云亦云,与别人千篇一律。要写自己真实的事件,,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这样才能够打动人。另外,在遣词造句方面也要别出心裁,力争做到与众不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课题 我的“长生果” 单元 八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上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 1.认识生字及多音字,掌握重点词语。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设疑导入同学们,我们看题目,“长生果”是什么呢?带着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板书:我的“长生果” 设置问题,引起学生兴趣,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讲授新课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旁边做批注。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板书:小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得出了一些道理:①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②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板书:别出心裁 真情实感2.反复读一读作者列举的两篇作文,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板书: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①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②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板书:津津有味 废寝忘食 如醉如痴 这些词语可以体现出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师总结: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那种读书的乐趣吧。五、品读语言,学习积累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1.生动的比喻。2.恰当的词语。 初读课文,扫清文中生字障碍。再读课文,理解文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自主解决问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细读课文,根据问题的引导,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回到题目,首尾呼应,既能揭示“长生果”的特殊含义,又能为学生解决疑惑,一举两得。
课堂小结 六、联系实际,升华感情说一说你在读书中的故事,以及你在书中的收获。七、布置作业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既能梳理学生的思路,检验学生的所得,又能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提高写作能力。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27我的“长生果”
语文部编版 五年级上
新知导入
唐僧师徒在五庄观见到的人参果你一定记忆犹新吧,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的仙丹你也想尝一尝吧,因为这些吃了都可以长生不老,你知道吗?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的“长生果”,它就是——书籍。
叶文玲 当代小说家。生于1942年。浙江台州人。
代表作品《叶文玲文集》,其中作品《心香》被评为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
作者简介
初读课文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旁边做批注。
比喻 美差 过瘾 奔跑 书籍 如饥似渴 报偿
我会认
yù chāi yǐn
bēn jí jī cháng
生字学习
沉甸甸 馈赠 磁石
皎洁 酵母 借鉴 呕心沥血
diàn kuì cí
jiǎo jiào jiàn lì
悟出



差不多
chà
这美差往往被男孩抢了去
多音字
chāi
[ chà ]
1.不相同;不相合:~得远。
2.错误:说~了。
3.缺少;欠:~点儿。
4.不好;不够标准:质量~。
[ chāi ]
1.被派遣去做的事;公务;职务:出~。
2.旧时指被派遣的人;差役:。
我积累了一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lěi
劳累
lèi
[ lèi ]
1.疲乏,过劳:劳~。
2.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着。
[ lěi ]
1.连续,重叠,堆积:~计。
2.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进税。
3.连及,连带:~及。


不要少写成“艹”
易写错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本文指我十分酷爱读书。
词语解释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本文指对读书不求甚解。
速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给课文划分段落。
整体感知
时间 地点 书
上学前 街头,赢家手里 小画片
上小学 学校,课堂上 连环画
上小学(后来) 小镇上的文化站 小图书馆所有的文化书籍
上初中后 学校图书馆 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
按时间顺序填一填:作者童年时都在哪里读书?都读了哪些类型的书?
我的最早读物:“香烟人”画片
上学后:连环画
书店:文艺书籍
图书馆:中外名著
速读第一自然段,联系全文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说,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长生果,从字面说,是有助于延年益寿的果实。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书籍还是什么?请你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书籍是完善自我的 。
书籍是社会发展的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 。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
“阶梯”
“发动机”
“拼图”
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
津津有味
废寝忘食
如醉如痴
……
情真意切,真实可感,
作者将她读书的所得运用了作文中。回顾第7-14自然段,说一说:课文中写了她几次写作文的经历?她从写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呢?
1.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2.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两次
展现自我:书籍对你的成长有过什么帮助?想一想,然后说一说。
再读课文,找到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说一说它好在哪里。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蜂蝶飞过花丛
泉水流经山谷
流光溢彩的画页
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视觉
听觉
写出了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美好。
这里用它们说明了作者水平有限,因读不懂而放过去,不得已而为之。
比喻读书不做细致地分析,笼统地接受。
“不求甚解”,意思是读书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
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这是作者在一次成功的习作后悟出的道理,完全得益于课外阅读。意思是要想将作文写好,就要有自己的创意,不落俗套。
与众不同
新鲜的味道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
真实的情感体验和课外阅读的积累,为这次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厚积才能薄发。“酵母”的比喻,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这是作者在又一次成功习作后悟出的道理。作文应该表达真情实感,有感而发,以情感人。开始时必须要进行模仿和借鉴,习得一些方法。但只有浸透着自己心血和汗水的创造,才能打动人心,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拿别人的事作为镜子,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比喻费尽心血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从上面的句子中,你发现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独到的地方了吗?
生动的比喻
恰当的成语
讨论:假如让你写一个“我最喜欢的游戏”的文章片段,根据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你会怎么写?
我的“长生果”
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童年快乐的读书生活
课外书籍对“我”的作文大有帮助。
板书设计
作者通过满含深情地回忆 ,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 的影响。
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
自己生活
课堂总结
名人爱书故事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拓展延伸
1.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     )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
一、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
排比
课堂练习
1.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
2.我读的很快,囫囵吞枣,大有“只要略知大意,不追求理解透彻”的味道。( )
二、将句子中画线部分换成成语。
废寝忘食
不求甚解
三、谈谈你对读书的心得与感悟。
示例:我读书首先喜欢默读,先略知其意,然后精读,品味文章的语言及人物形象,最后深入理解,感受作者写作的目的,感悟书中的人生百态及社会现实。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3、完成同步练习。
作业布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