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
牛和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可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一起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快打开课本读一读吧!
对于牛和鹅,大家都熟悉吗?
18 牛和鹅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wèi
jīn
quán
chuí
bó
谓
称
襟
衣
拳
一
捶
打
膊
胳
bù
qiā
怖
恐
掐
住
瓶
口
píng
我会认
字词乐园
qī
欺
负
píng
凭
任
甚
摸
跪
捶
顽
脖
概
脱
昏
握
摔
凭
掐
我会写
字词乐园
惹
mō shèn guì chuí wán bó
tuō gài rě hūn wò shuāi píng qiā
字源识字法
掐
字词乐园
识字方法
加一加:扌+垂=捶
扌+率+摔
换一换:
勃——脖
溉——概
识字方法
字词乐园
笔顺
组词
甚至 甚好 甚或
甚
造句:我们都很怕鹅,甚至不敢看它们。
shèn
笔顺
组词
顽皮 顽强 顽劣
顽
造句:顽皮的孩子更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不要写成“乚”
wán
笔顺
组词
大概 概括 气概
概
造句:我回家的时候大概7点钟了。
不要写成“无”
gài
易错字
笔顺
组词
掐住 掐算
掐
造句:我的胳膊被爸爸的大手掐住了。
不要写成“白”
qiā
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
妈妈今天不知是怎么了,无缘无故地朝我发火。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助威:指帮助增加声势,提高士气。
拉拉队员给参加跑步比赛的同学呐喊助威。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拼图游戏
----牛和鹅
甚至
结实
昏乱
助威
无缘无故
顽皮
故意
字词乐园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
初读感知
一、辨字组词
模( ) 概( )
摸( ) 溉( )
脱( ) 掐( )
说( ) 焰( )
模样
摸到
大概
灌溉
脱掉
说法
掐住
火焰
课堂练习
我会照样子写。
二、
啪嗒啪嗒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滴答滴答
哗啦哗啦
咕噜咕噜
课堂练习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作者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时
齐读第1、2自然段,思考、讨论:
1.大家说的这一句话你赞同吗?
2.你印象中的牛是怎样的?鹅是不是真的不怕人?
新知探究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
“我们”都很相信牛怕人,鹅不怕人。
文中大家都说的这一句话你赞同吗?你有亲身经历吗?
新知探究
默读课文3-4自然段,交流、总结:
“我们”对牛和鹅的态度是怎样的?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新知探究
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呢!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几甩。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
对牛的态度
不害怕
拍牛背
摸牛肚
扳牛角
……
新知探究
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对鹅的态度
不敢看它
遇见鹅绕道走
默读课文5-12自然段,交流、思考: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新知探究
放学后,“我们”经过池塘时遇到鹅是怎么做的?“我”逃走了吗?
哪些动词说明我们对鹅恐惧?鹅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狈不堪体现在哪里?
1.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2.带头的那只老公鹅赶上了我,张开嘴,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我”没有逃走。
新知探究
对鹅的恐惧
贴着墙壁悄悄地走
吓得腿软
又哭又叫
书包掉了,鞋子脱了
“我”狼狈不堪
鹅的不可一世
侧着眼睛看
一摇一摆、神气地走
大叫助威
画出描写鹅动作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不可一世的老公鹅是怎样被金奎叔赶跑的?
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全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摔到了半空中。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
新知探究
不怕它
不再欺负它
害怕、躲避
不再害怕
说一说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默读13-15自然段,交流、总结:
新知探究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
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画出金奎叔的话,并写上你的批注。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
合作探究
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
新知探究
牛和鹅
不怕牛,怕鹅
“我”被鹅咬住,金奎叔摔鹅
不再怕鹅,不再欺负牛
学会正确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脉络梳理
《牛和鹅》通过描写作者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告诉我们事情从 出发就会得到 。
不同的结果
不同角度
主旨交流
牛的眼睛里像有一个放大镜似的,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大。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驯良、温顺。而鹅则相反,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缩小了。在鹅的眼睛里,人比自己还要小。所以鹅不怕人,常常主动去啄人,企图吓唬人。然而适得其反,得到的常常是沉重的一脚。
牛和鹅的眼睛
知识拓展
远古时候,神农炎帝教会众人耕地种五谷之后,人们就不只单靠渔猎过活了。大家用石锄、石犁耕地种谷,用石刀、石斧砍柴割稻。人人下地耕耘,辛勤劳动。
有一天,玉皇大帝派观音娘娘到下界察访民情。观音娘娘来到下界,见人们都在地里劳作,有的人用石锄掘土,有的人拉着石犁犁地,有的人拿着石刀割草,十分辛苦。于是回天宫奏明玉帝,说人们个个在地里劳动,极为艰辛,请求将天上的牛、羊、猪、狗、鸡、鹅、鸭等放到下界给人们使用。让牛帮人耕地,羊帮人踩土,猪帮人拱泥,狗帮人看门,鸡给人叫更,鹅帮人割草,鸭帮人耘地。玉帝闻奏,表示赞同,遂命观音娘娘把这些禽畜带到下界给人使用。
牛鹅换眼
知识拓展
人得到这些禽畜帮忙,很是欢喜,立即按照观音娘娘的指教,赶着牛羊猪鹅鸭等到田里耕耘。谁知因牛的瞳孔生得很大,把人看成一点小东西,被人牵着乱转,觉得太不应该。当下便转过头来用角把人抵撞得头破肚裂。自此开始,牛见人就用角抵。而鹅的瞳孔则生得太小,把人看成一种极高大的怪物,一见人,就吓得遍身发抖,不敢走动。
人对这两种禽畜全无办法,只好把这苦衷去向观音娘娘诉说,求她为人们分忧解难。观音娘娘得知这一情况,当即施展神通,把牛和鹅的眼珠转换过来。牛换上鹅的眼珠后,把人看成是的巨物,从此就服服帖帖地由人支使,就连小孩子牵着它的,它也驯驯服服。而鹅换上牛的眼珠后,则把什么东西都看小了,因此无论比它大十倍百倍的人或畜走过它身边时,它都要伸着脖子啄咬一下。
《牛和鹅》中的鹅________、__________,“我”在鹅面前狼狈不堪,慌忙逃窜。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神气十足
胆大妄为
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课后点拨
虽然是一件童年趣事,但“我”从金奎叔的话中明白了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看你,而要看到自己的力量,不要盲目的怕人、怕事、怕物。别人无理欺负你,不要怕,要敢于制止他,也不要因为自己强,就欺负别人。所有这些,对“我”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二、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课后点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