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
“不登天都峰,等于一场空”。天都峰雄伟险峻,要想攀登,难于上青天,可是有这样的一老一少,却爬了上去,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寻他们爬天都峰的脚步吧!
17 爬天都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资料宝袋
黄山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与莲花峰、光明顶并称为黄山三大主峰。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字词乐园
我会认
石
级
jí
链
铁
liàn
攀
爬
pān
相
照
xiàng
呵
笑
hē
辫
子
biàn
呵
哩
级
链
颤
念
辫
猴
鲫
呵
字词乐园
我会写
攀
jí
li
pān
chàn
liàn
niàn
jì
hóu
biàn
hē
字词乐园
纠错卡片
铁链
niàn
liàn
字词乐园
生字归类
左右 结构
上下结构
级
链
呵
攀
念
颤
猴
鲫
哩
字词乐园
识字方法
加一加
口+里=哩
口+可=呵
今+心=念
字词乐园
字源识字
字词乐园
可
转盘记忆法
河
何
呵
阿
猴
易写错
字词乐园
hóu
没有“丨”
猴子 猴王
我今天到山上去玩,看见几只小猴子。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攀登 攀爬
造句:今天上午,我们攀登了郊外的猴山。
pān
字词乐园
攀
好哩
猴子
攀登
石级
铁链
颤动
鲫鱼
纪念
辫子
真棒!
笑呵呵
识字游戏
字词乐园
多音字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
互相
字词乐园
xiāng
相
xiàng
相亲相爱
xiāng
多音字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
真假
字词乐园
jiǎ
假
jià
假山
jiǎ
多音字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都是
字词乐园
dōu
都
dū
都在
dōu
词语解释
字词乐园
白发苍苍: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
造句:媛媛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过马路,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
词语解释
字词乐园
发颤:发抖
造句:我望着那高耸入云的天柱山,两腿发颤。
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内容。
(爬天都峰)
(爬之前)
(爬上之后)
初读感知
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在( )里,“我”和爸爸去( ),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 ),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假日
爬天都峰
互相鼓励
初读感知
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 自然段):爬天都峰过程。
第三部分(第 自然段):写爬天都峰之后互相感谢。
思考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根据每一部分的意思,小组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1-5
6-7
8-10
课堂练习
一、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笔陡 发颤(zhàn) 铁链 纪念
B.石级 辫子(biàn) 鲫鱼 终于
C.黄山 年记(jì) 峰顶 照相
B
课堂练习
二、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笔陡的
笑呵呵地
说
石级
天都峰
爬上
白发苍苍的
老爷爷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领略了险峻的天都峰,这节课让我们和这一老一少一起去感受爬天都峰的酸甜苦辣,一起分享爬上天都峰的喜悦。
新知探究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险”的?
3.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细读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
新知探究
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原文: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时间
人物
地点
事件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新知探究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顶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2.课文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夸张,高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陡
新知探究
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缺乏自信、畏惧退缩
3.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新知探究
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
我爬得上去!
疑问句,犹豫、怀疑
陈述句,陈述、肯定
感叹句,坚定、确定
朗读指导
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二是读出来作者心理的紧张与担心。
新知探究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也”是什么意思?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新知探究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1.课文是怎样来描写我“奋力”爬山的?
2.“终于”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到怎样的心情?
细读第二部分(第6-7自然段)
新知探究
1.课文是怎样来描写我“奋力”爬山的?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动词运用,生动准确
新知探究
1.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两个“一会儿”读出作者爬山时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历尽艰辛克服各种困难。
朗读指导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奋力”读时要加强语气,读出充分鼓起劲来,尽所有的力量爬。
新知探究
2.“终于”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到怎样的心情?
“终于”意思是“最终”,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新知探究
例句: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分析:“爬呀爬”写出 我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艰难,“终于” 写出我们爬上天都峰的喜悦心情。
仿写:走呀走,几个小时后,我和妈妈终于来到县城的火车站。
读例句,体会情感,仿写句子。
新知探究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2.老爷爷和“我”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
细读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
新知探究
鲫鱼背
鲫鱼背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
新知探究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新知探究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我”
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老爷爷
影响
老爷爷
“我”
影响
2.老爷爷和“我”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
脉络梳理
爬天都峰
爬之中
战胜困难的勇气、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爬之后
爬之前
主题交流
课文写在假日里,“我”、爸爸还有一位老爷爷去( ),“我们”( ) ,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爬上了天都峰的事情。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 ),要善于从别人身上( ),要善于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爬天都峰
互相鼓励
勇气和信心
汲取力量
知识拓展
天都峰
【宋】范成大
维帝有下都,作镇此南国。
孤撑紫玉楼,横绝太霄碧。
晶荧砂窦红,夭矫泉绅白。
晴云无尽藏,竟日袅幽石。
诸峰三十五,离立侍傍侧。
会稽眇小哉,请议职方籍。
1.( )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2.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一只可爱的小鸟( )落在我的肩上。
3.看那表情,他( )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4.虽然老师有病,但( )坚持给我们上课。
一、选词填空:
果然
居然
显然
课后点拨
仍然 居然 果然 显然
仍然
手脚并用 ( ) ( ) ( )
二、照样子写词语。
白发苍苍 ( )( )( )
得意洋洋
金光闪闪
昂首挺胸
笑呵呵 ( ) ( ) ( )?
风尘仆仆
扬眉吐气
笑嘻嘻
笑眯眯
摇头晃脑
乐滋滋
课后点拨
课后点拨
A.课写如何“爬”的文字并不多,而用了大量笔墨去写天都峰的特点。
B.写小妹妹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C.课文第六自然段讲的是“我”勇攀天都峰。
D.课文直接、明显地写出老爷爷爬天都峰的思想变化及攀登天都峰的具体过程。
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