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 
 战争让无数父母失去了子女,让无数孩子失去了父亲,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一位德国老人,刚刚失去三个儿子,就要离开疯了的妻子上战场,这是怎样的悲惨情景,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那场令人难忘的世界大战。 
 14 在柏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资料宝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法西斯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全球规模的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约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资料宝袋 
作者简介 
 奥莱尔(1873年—1939年)美国女作家,记者。微型小说《在柏林》堪称名篇中的精品。它以二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以极小的篇幅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它那不动声色的叙述后面包含了一股强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 
资料宝袋 
字词乐园 
柏 
柏林 
咔 
bó 
kā 
造句:柏林是德国的首都。 
咔叽 
咔哒 
造句:我那天穿了一身咔叽布猎装。 
我会认 
嗤 
chī 
嚓 
chā 
造句:众人嗤笑他蛮不讲理。 
咔嚓 
啪嚓 
造句:高温的燃烧下,汽车钢铁变形发出的啪嚓声都能清晰入耳。 
字词乐园 
嗤笑 
嗤鼻 
多音字 
bǎi 
bó 
大家都喜欢柏林多姿多彩、气魄雄伟、造型美观的建筑。 
松柏 
柏树 
字词乐园 
bǎi 
柏 
字词乐园 
识字方法 
加一加 
柏 
咔 
木+白=柏 
口+卡=咔 
咔嚓 
识字游戏 
寂静 
柏林 
健壮 
虚弱 
嗤笑 
摘果子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字词乐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他不假思索,就解出了这道题。 
神志错乱;精神错乱。 
神志不清: 
一个神志不清的人躺在地上喃喃自语。 
这篇微型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驶出柏林的( )上,一个在战争中( )的老兵,在重返战场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 )。在车厢里,老妇人奇怪的举动,引起了姑娘的嘲笑。老兵说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 )。 
失去三个儿子 
精神病院 
寂静 
列车 
初读感知 
微型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微型小说的特点是:以小见大。 
初读感知 
根据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列小标题。 
老妇人数数小姑娘嗤笑 
老兵说 
出原因 
车厢一 
片寂静 
新知探究 
默读第1自然段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1.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说明了什么? 
2.老妇人和老头的外貌是什么样的? 
3.老头为什么要和这两个小姑娘计较呢? 
新知探究 
1.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说明了什么? 
战争使健壮的年轻人都失去了生命,现在连年老的都要上战场了,这是为“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作铺垫。这让人感到辛酸:战争给人带来的是痛苦和无奈,战争是残酷的。 
新知探究 
2.老妇人和老头的外貌是什么样的? 
老 头:头发灰白 
老妇人:身体虚弱而多病 
 揭示了残酷的战争对无辜百姓身体、心灵的巨大伤害。 
新知探究 
句中“几乎”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例句: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见一个健壮的男子。 
 不能去掉,“几乎”的意思是“差不多”,车厢里的健壮的男子极少极少,去掉就变成“一个也没有”,与原文情况不符。 
新知探究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序号,找出相关词语。 
思考: 
1.联系上下文,想想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的原因是什么? 
2.两位小姑娘为什么会笑? 
3.如果你是车厢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样? 
表演读第2、3自然段 
新知探究 
1.联系上下文,想想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的原因是什么? 
 三个儿子在战争中牺牲了,老妇人受到了极大的刺激,精神失常了。 
 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痛以及作者对战争的罪恶的强烈控诉。 
新知探究 
悲喜对照 两个天真的孩子根本不懂这个老妇人在干什么所以才笑。突出老妇人一家的悲惨,突出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新知探究 
例 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总结规律,仿写句子。 
解 析:准确地运用动词,能很好地体现人物的品质。 
仿 写: 
男孩子常常爬到树上,举起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钩着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 
新知探究 
如果我是车厢中的一员,开始我看到老妇人在重复数数,我会不理解,也会发笑,当我听了老兵的话后,我深深震撼了:战争是残酷的,它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如果你是车厢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样? 
新知探究 
默读第4自然段 
要求:小组合作,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相关词语。 
思考: 
1.哪一句是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你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新知探究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哪一句是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人们听了老兵的话语之后,心灵被深深震撼,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内悲哀的气氛,也激发读者去思考。 
新知探究 
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 
 平静了 
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 
失去了三个儿子 
轮到我上前线 
寂静 
新知探究 
2.大家为什么不说话?都在想什么? 
 大家都在思考,思考战争的可怕,思考战争的罪恶,思考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新知探究 
 文章以小见大。截取战争中一列火车的一个小画面,叙述老兵在痛失三个儿子以后,把老妇人送进病院,再上战场,体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以及人们对战争的痛恨。 
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新知探究 
老妇人数数 
小姑娘嗤笑 
老兵说出原因 
车厢一片寂静 
在柏林 
珍爱和平 
脉络梳理 
主题交流 
这篇( )叙述了二战时,在一列驶出柏林的( )上,两个小姑娘嗤笑一位重复数数的( ),后来老兵说出原因,人们深思了。反映了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 )和( )的愿望。 
微型小说 
火车 
老妇人 
厌恶 
渴望和平 
知识拓展 
 她总随身带着那盆仙人掌,据说是父亲去年送她的生日礼物。她把仙人掌晒在阳台上,摆在办公桌旁,放在火车窗边,还经常和它聊天……或许父亲去世的噩耗对她打击太大,这些天,她手指上的创口贴越来越多,好友们都担心她:“别拿仙人掌来自残啊!”她没回应,只是低头对仙人掌说:“爸,你的胡碴好扎人。” 
远离战争 
珍爱和平 
知识拓展 
A.神态、语言、动作 
B.总写、分写 
C.概括、具体 
D.颜色、外貌 
一、本文是从( )方面对老妇人进行描写的。 
A 
课堂练习 
A.歌颂老兵一家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B.反映战争必然要有牺牲。 
C.揭露战争的残酷,控诉侵略战争的罪恶。 
D.暗示对青年-代进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对小说主题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课堂练习 
四、从全文看,本文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 
B 
A.对比 
B.以小见大 
C.以物喻人 
D.欲扬先抑 
课堂练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