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精卫填海 课件(2课时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精卫填海 课件(2课时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7 21:1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羿射九日等。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它出自《山海经》,故事神奇、有趣,学习后就能感知到神话的特点。
13 精卫填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资料宝袋
说一说这是哪个神话故事:
羿射九日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资料宝袋
“精卫鸟”的来历
本是炎帝小爱女,
春日结伴看海潮。
一个恶浪扑面来,
冤魂化作精卫鸟。
字词乐园

炎帝
造句: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我会认
shào
子曰

yuē
年少
年少时刻要努力读书,长大之后才能报效祖国!
字词乐园
nì ?
溺水

造句:
如果你旅游走到不熟悉的地方,不知道去向了,你可以沿原路返回。
我会认
fǎn
返回
小朋友不能私自下河游泳,做好防范措施,就不会溺水!

字词乐园
指导我会写的字


皇帝
yuē

子曰
只有励精图治的皇帝,才能让百姓过上好生活。

字词乐园
指导我会写中易错生字
“溺”字的偏旁不要写成两点水。


溺水
造句:班主任老师要对学生加强防溺水教育。

字词乐园
指导我会写中易错生字
fǎn

返回
东东返回家中取语文书。
“返”是左下包围结构的字,笔顺是:撇、 撇、 横撇、 点、 点、 横折折撇、捺。

字词乐园
指导易写错的字
“衔”字中间的金属旁不要写成“氵”。
xián

衔着
造句:喜鹊衔着树枝在造巢呢。
字词乐园
氵+ 弱 = 溺
巧记生字
换一换:
加一加:

版 板 饭
字词乐园
大家都来猜一猜
巧记生字
1.三千弱水。( )
2.亮灯的几个走了,毛巾丢在下面。( )


溺爱
识字游戏
返回
炎帝
衔接
子曰
堙灭
摘果子
字词乐园
新知探究
原文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新知探究

同桌小声讨论一下:
1.课文总共有几句话?
2.读一读,试着用“/”断句。
新知探究
指导朗读:

重音: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语气:陈述语气,读出痛惜之情,读出遗憾的口吻。
语速:中速。
新知探究

读一读,试着用“/”断句。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初读感知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炎帝的女儿女娃在东海游泳溺水
死亡,化为精卫鸟,常年衔树枝和石
子填塞东海。
初读感知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
课堂小结
默读课文,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课文先写( ),再写( ),最后写( ),表现了精卫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
女娃是炎帝的女儿
精卫填海的原因
填海的经过
课堂小结
指导初步理解原文内容

这则神话的主题是什么?你觉得我们能从精卫身上学到什么?
这则神话反映远古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和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赞美精卫不畏艰难、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品质。
课堂练习

《精卫填海》选自( )。
A.《山海经》
B.《述异记》
C.《淮南子》
D.《女娲补天》
A
课堂练习
精卫是( )的女儿。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B
课外拓展
《精卫填海》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课外拓展
精卫填海
精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这只精卫鸟是炎帝的小女儿,她的名字叫女娃。
少女:小女儿
课外作业
作业指导
1.回家和父母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2.背诵“精卫填海”原文,搜集神话故事看看,到时候举行“讲故事比赛”竞赛活动!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精卫是炎帝女儿女娃因为在海里游玩,而溺水身亡后的化身,现在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一起去感受精卫那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二课时
新知探究
学生齐读学习第一句,在合适地方画上“/”。
少:此处读( )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shào
新知探究
理解第一句意思
原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意思: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小女儿

新知探究

归纳学法
朗读原文
了解字义
明确句意
新知探究

精卫以前叫什么?为什么变成了鸟?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精卫以前叫女娃,在东海游玩淹死后化为精卫鸟。
新知探究

原 文: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意思: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不能回来,因此她化为精卫鸟。
溺水


返回
因此

新知探究

解释文言文句子意思方法
原文: 女娃 游 于 东海。
释词:(女娃)(游泳)(在)(东海)
译句:女娃在东海游泳。
译法:运用了照搬法、交换法和置换法。
新知探究

体会“常”字表现出
来的精卫的精神品质。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常”表现出精卫坚持不懈,勇敢的精神。
新知探究

小组学习下面句子,在合适地方划上“/”。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新知探究

原 文: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意思:它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它们来填塞东海。
填塞
新知探究

文中哪个词表现了精卫的精神?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新知探究

品读精神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看到精卫不顾一切地填海,此时此刻你想到哪些词语?
宁死不屈、斗志昂扬、坚持不懈、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新知探究

区别古今异义
1.炎帝之少女
少女古义:小女儿。今义:年轻女孩。
2.故为精卫
故古义:所以。今义:旧。
课堂小结

品读主题思想
本文描写了( )的小女儿因为游玩时( ),化为精卫鸟衔来( )填海,表现了精卫(
)的精神。
炎帝
溺水而亡
树枝和石子
不畏艰难、锲而不舍
课堂练习

选择合适的答案
精卫填海表现了精卫( )的精神。(多选)
A.百折不挠
B.有仇必报
C.坚持不懈
D.注意安全
A
C
课堂练习

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
1.“故为精卫”中“故”与“故人西辞黄鹤楼”中“故”意思一样。(??)
?
2.“溺而不返”与“防溺水”中两个
“溺”意思相同。(?? )
×

课外拓展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淮南子·本经训》
后羿射日
课外拓展
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枯死了,老百姓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尧派后羿向天上射下多余的太阳,老百姓们都非常高兴,把尧推举到天子的地位上。
后羿射日译文
课外作业
作业指导
1.背诵“精卫填海”原文和父母说出译文,搜集神话故事看看!
2.温故本文的中心主题,批注在书上。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