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08 07:1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
概念:
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能量、生成ATP的总过程,叫做细胞呼吸。
(又叫生物氧化)
细胞呼吸
VS
呼吸
细胞内
+


+



O2
O2
肺通气
(呼吸的现象)
血液循环
呼吸器官
CO2
气体运输
+
CO2
细胞呼吸
(呼吸的本质)
细胞呼吸类型
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葡萄糖
C6H12O6
生物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实验课题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进行有氧呼吸
产生水和CO2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2、
CO2的检测方法
(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
橙色的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
色。
二、实验假设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
三、实验用具(略)
1、NaOH的作用是什么?
2、酵母菌进行什么呼吸?
3、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作用?
4、如何说明CO2产生的多少?
5、如何控制无氧的条件?
三、实验用具(略)
四、实验结果预测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均产生了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没有酒精生成,不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在无氧情况下,生成了酒精,使重铬酸钾溶液发生灰绿色显色反应。
3、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CO2要多
五、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等量原则)置于A、B锥形瓶
2、组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装置图,放置在25-35
℃、环境下培养8-9小时。
3、检测CO2的产生
4、检测酒精的产生
(1)取2支试管编号
(2)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2毫升注入试管
(3)分别滴加0.5毫升重酪酸钾--浓硫酸溶液,轻轻震荡、混匀.A试管密封,B试管不密封.
六、观测、记录
变混浊/快
无变化
变混浊/慢
出现灰绿色
条件
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时间
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
有氧
无氧
七、实验结果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
有氧呼吸
场所──先在细胞质基质内,后在线粒体内
概念——指生物细胞在氧气的作用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CO2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总反应式:
C6H12O6
+
6H2O
+
6O2
6CO2
+
12H2O
+
能量

1.有氧呼吸过程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C6H12O6

2CH3COCOOH
+4
[H]
+
能量
(丙酮酸)
(少量)
场所: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彻底分解

6CO2
+20
[H]
+
能量
(少量)
场所:线粒体基质

2CH3COCOOH
(丙酮酸)
[H]的氧化

12H2O
+
能量
(大量)
场所:线粒体内膜

24[H]
+
6O2
+6H2O
有氧呼吸
有氧细胞呼吸的过程示意图
1
有氧呼吸过程中,哪个阶段需要H2O?那个阶段产生H2O?那个阶段产生CO2?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如何?
2
有人说我们呼吸时吸进O2,呼出CO2
,是由于O2在体内变成了CO2,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测?
3
大量的能量释放在第几阶段?
4
你是怎样理解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的?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细胞质基质
主要是葡萄糖
丙酮酸[H]
少量
丙酮酸

CO2、[H]
少量
[H]、O2
H2O
大量
有氧呼吸


反应物


释能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
其余1709kJ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1mol葡萄
糖释放能量2870kJ
有1161kJ转移至ATP
能量效率高达40%
可以生成多少ATP?
38个ATP
无氧呼吸
1.苹果储存久了,会有什么气味散发出来?
2.
剧烈运动后上肢和下肢骨骼肌往往会产生什么感觉?
无氧呼吸
1.过程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C6H12O6

2CH3COCOOH
+4
[H]
+
能量
(丙酮酸)
(少量)
场所: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CH3COCOOH(丙酮酸)

2C3H6O3(乳酸)
+
能量
A.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C6H12O6
2CH3COCOOH(丙酮酸)

2C2H5OH(酒精)
+
2CO2
+
能量
B.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无氧呼吸
酶一样吗?
无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均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释放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产生2个ATP)
无氧呼吸
概念——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生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内进行
总反应式
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出的能量要少得多,未释放的能量储存在酒精或乳酸等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酒精能燃烧,说明酒精中还储存有大量的能量。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葡萄糖
丙酮酸
12H2O+6CO2+能量
2C2H5OH
+2CO2+能量
2C3H6O3
+能量



在有氧时
在无氧时
相同阶段
不同阶段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需氧气、酶

H2O

CO2
C2H5OH

CO2或C3H6O3
彻底
不彻底
较多
较少
第一阶段相同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场所
条件
产物
分解程度
释放能量
相同点
联系
实质
四、影响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
影响酶的催化作用
自由水的含量影响代谢强度
细胞呼吸的判断:
有水生成,_________________
有二氧化碳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吸收氧气的量和放出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则该生物进行
________
如不吸收氧气,但放出二氧化碳,则该生物为
_________________
若吸收的氧气的量比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少,
则该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是有氧呼吸
一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
1、能量的释放:通过呼吸作用来完成的。
C6H12O6
+
6O2
+
6H2O
12H2O
+
6O2
+
能量

2、能量的转移:有机物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则转移到ATP中
ADP
+
Pi
+
能量
ATP

3、能量的利用:
ATP作为直接能源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ATP
ADP
+
Pi
+
能量

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
原理: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积累减少。
因此,对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来说,又要设法降
低细胞的呼吸强度,尽可能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等。
粮食储藏
粮食储藏时,要注意降低温度和保持干燥,抑制细胞呼吸,延长保存期限。
例:稻谷等种子含水量超过14.5%时,
呼吸速率就会骤然增加
,释放出的热量和
水分,会导致粮食霉变。
果蔬保鲜
为了抑制细胞呼吸,果蔬储藏时采用降低氧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或充氮气,保持适宜的湿度、降低温度等方法。
例:苹果、梨、柑、橘等果实在0~1℃时可储
藏几个月不坏;荔枝一般只能短期保鲜,但采用低
温速冻等方法可保鲜6~8个月。
农村广泛采用密闭的土窖保存水果蔬菜,也是
利用水果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抑制细胞呼吸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