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磁钉、平均数练习纸
四、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教师课前在磁性黑板上摆好“磁钉”: 第一排放8个,第二排放4 个,第三排放3个(注意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地摆齐)。
谈话引入: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排的磁钉同样多。
2.感知。
(1)看着磁钉静静地想一想,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2)反馈,请同学上黑板操作。
(3)操作结束后教师引导:在刚才这个移多补少的过程中,有一个什么数量没有变?(总数量没有变)。现在每排有几个个磁钉了?(5个)这个“5”是什么数呢?
(如果有学生说出用计算的方法得到平均数,就顺势教学这种方法,如果没有就在第二环节再进行教学用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
(4)像这样几个不同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我们把得到的这个相同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板书:不相同的数 移多补少 相同的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实际操作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五、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课件出示(出示书本主题图)
(1)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2)你对“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是怎样理解的?(假设每人收集的同样多,这个数量是多少)
(3)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
预设方法有:①移多补少,数量较少时使用比较方便。
②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14+12+11+15)÷4
=52÷4
=13(个)(为什么用总个数除以4)
(4)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平均数。数目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目多的时候,用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也就是先合后分的方法计算比较方便。
(5)师追问:平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句话的?(可以比13个多,也可以比13个少,也可以刚好是13个。)
2.区分“平均分”和 “平均数”。
(1)把52个矿泉水瓶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2)每人分到13个和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两个“1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一个是实实在在的量,一个是虚拟的量)
3.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移多补少 ,数量较小时使用比较方便。
(2)总数量÷总份数 =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4.我的收获。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比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
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
5.联系实际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小明去学游泳,碰到了难题:游泳池水深120厘米,小丽的身高是140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游泳会有危险吗?为什么?
师: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0厘米高,可能比120厘米深,也可能正好是120厘米,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设计意图: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和辨析的能力。]
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判断对错”,并说说为什么 ?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小强身高120厘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一定安全。( )
(2)向阳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3)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2.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七、全课小结: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了什么?(平均数)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三方面回答:①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②求出的平均数应当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③平均数反映的是整体成绩)
2、其实在我们生活的中,平均数无处不在,请你读一读下面的话:
1.春节期间佳县旅游人数平均每天为1000人。
2.佳县旅游收入平均每天为50万元。
3.佳县今年三月份平均每天气温是13摄氏度。
4.我校三年级学生平均年龄是9岁。
5.我校三(1)班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6.老师家2013年平均每月用电80度。
7.西部最缺水的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只有3千克。
课后请你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数?明天带来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