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5单元《红河谷》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5单元《红河谷》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8-07 15:1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红河谷》教学计划

课 题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美洲乐声》 教学内容 红河谷
教学领域 歌唱 第 1 课时 执教教师 韩燕妮
教 学

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积极的态度感受,体验美洲音乐,喜爱并乐于参与探究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知识与
技能 能用中等的速度、平缓的呼吸、整体统一的声音用两个声部演绎歌曲《红河谷》
过程与
方法 合作、体验、实践、聆听、感悟
教学重点 用二声部来演唱歌曲《红河谷》,并在演唱中准确把握音准、节奏、做到声音的和谐
教学难点 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歌曲的演绎进行创编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钢琴









合作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分配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新课时,学生接触美洲民歌
师弹钢琴引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二声部演唱进行学习
师生合作完成对歌曲合唱效果的演绎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提问:你对加拿大这个国家有些什么了解?
2、视频展示加拿大一带美丽风光,背景音乐播放《红河谷》

学生听、看、讲 图片展示,引起注意,学生互动,激发兴趣,作铺垫
2分钟

二、聆听与感受
1、聆听歌曲第一遍(随音乐律动身体)
设计问题:a歌词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b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2、分析歌曲结构
设计提问: a歌曲是几几拍?(用指挥手势打出来)
b.歌曲的旋律特点是怎样的?
3.歌曲是以怎样的演唱演唱方式呈现的?
4.复听歌曲划4/4拍指挥手势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
用《红河谷》的双声部旋律作为发声练习曲
5 4丨3 -丨3 2丨1 -丨
Wu
3 2丨1 -丨1 7丨6 -丨
2、歌曲两声部学唱
第二声部唱谱:先跟着钢琴唱熟第二声部的歌谱。再带入歌词演唱第二声部
第一声部唱谱:跟着钢琴演唱第一声部的歌谱。再带入歌词演唱第一声部。
教师演唱一遍歌曲,强调歌曲需要换气的地方,让学生标记换气记号。
3、整合两个声部
a老师演唱第一声部歌谱,学生演唱第二声部歌谱,再交换声部进行唱谱
b 把学生分为两个声部,用唱谱的方式完成合唱
c把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带入歌词完成合唱
4、配合指挥
a. 老师边指挥边唱歌曲,同学们通过老师指挥手势来了解歌曲的情绪起伏以及强弱变化b.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指挥合唱歌曲
四、演绎歌曲
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对歌曲的表演内容进行创编
五、成果展示
请各小组上台表演合唱歌曲《红河谷》
六、课程结束 移居北美红河一带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的美好情景。
优美抒情
4/4拍。
旋律平稳
以合唱的方式呈现
学生分成两个声部来进行发声练习。
感受正确的发声方法。
唱熟两个声部的歌谱。

要求:用手打节拍,节奏要正确,音准要准
要求:自己声部的旋律要唱准,不被其他声部影响。
通过老师的指挥手势感受歌曲情绪上的强弱变化
要求:人人出创意,人人要展示
初听让学生对歌曲旋律有整体感受;再听从旋律,节奏两方面进行分析,发散学生的思维,对歌曲的情绪进一
步把握。理解了歌曲为学生学唱歌曲打下基础。
通过用歌曲的两个声部的旋律进行发声练习,可以让学生初步熟悉歌曲二声部旋律并对两个声部的音响效果有一定概念
第二声部的学习难度大于第一声部,所以先学习第二声部。
分声部唱歌谱,有助于学生对歌曲音准的掌握,为后面的两声部同时演唱打下基础
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合唱唱谱可以让学生对合唱的音响效果有更好的感知。
通过自己的视唱来进行声部整合,参与性更强,记忆更深刻。
可以更直观的理解合唱时指挥的作用
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更深刻的体验歌曲的情感。
3分钟
3
分钟
12分钟
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板 书

计 标题
四拍子指挥图示
换气记号
教 学

思 优点: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学生在课堂上状态积极
小组合作模式完成的作品,虽有不足,但具有创意
不足:学生演唱时的细节处理还不够,
演唱时没有照顾到部分处于变声期的男生的声音
留给小组合作创编的的时间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