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章
相似性单元检测(1)-2020-2021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沪科版)
一、单选题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CB延长线上一点,且BE:CE=2:5,途接DE交AB于F,则△ADF与△BEF的面积之比为( )
A.9:4
B.4:9
C.3:2
D.25:4
【答案】A
【解析】【分析】
由题意可证△ADF∽△BEF可得△ADF与△BEF的面积之比=()2,由BE:CE=2:5可得BE:BC=BE:AD=2:3,即可求△ADF与△BEF的面积之比.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BE:CE=2:5,
∴BE:BC=2:3
即BE:AD=2:3,
∵AD∥BC,
∴△ADF∽△BEF,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是本题关键.
2.若,则相似比等于(
)
A.
B.
C.
D.周长:周长
【答案】D
【解析】【分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得.
【详解】
∵△ABC∽△A′B′C′,
∴相似比k=AB:A′B′=△ABC周长:△A′B′C′,
k2=S△ABC:S△A′B′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等于对应边的比,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
3.在三条线段,,中,的一半等于的四分之一长,也等于的六分之一长,那么这三条线段的和与的比等于(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
依题意可得,设=k,继而可根据比例的性质得出答案.
【详解】
由题意得:,
设=k,则有a=2k,b=4k,c=6k,
所以=3:1,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身高为米的某学生想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她沿着树影由向走去,当走到点时,她的影子顶端正好与树的影子顶端重合,测得米,米,则树的高度为(
)
A.米
B.米
C.米
D.米
【答案】B
【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
如图:∵BC=4,
AC=2,
∴AB=2+4=6,
∵CD∥BE,
∴△ACD∽△ABE,
∴AC:AB=CD:BE,
∴2:6=1.5:BE,
∴BE=4.5m,
∴树的高度为4.5m,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只要是把实际问题抽象到相似三角形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树的高度,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5.如图,在中,,分别与、相交于点、,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
由DE∥BC,可得△ADE∽△ABC,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DE:BC的值.
【详解】
∵DE∥BC,
∴△ADE∽△ABC,
∴,
∵EC=1,AC=3,
∴AE=AC?EC=2,
∴.
∴.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6.如图,△ABC中,点D在线段BC上,且△ABC∽△DBA,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AB2=BCBD
B.AB2=ACBD
C.ACBD=ABAD
D.ABAC=ADBC
【答案】B
【解析】【分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进行判断,要注意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详解】
∵△ABC∽△DBA,
∴==,
∴AB2=BCBD,ACBD=ABAD,ABAC=ADBC,
故选:B.
7.如图,在△ABC中,若DE∥BC,AD=3,BD=6,AE=2,则AC的长为( )
A.4
B.5
C.6
D.8
【答案】C
【解析】【分析】
已知DE∥BC,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代入数值即可求AC的长.
【详解】
∵DE∥BC,
∴,
∵AD=3,BD=6,AE=2,
∴,
∴AC=6.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一组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截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
8.如图,,若,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ADE∽△ABC,AD:DB=3:4
∴AD:AB=3:7,
∴DE:BC=3:7,
故选:C.
【点评】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9.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周长和是,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是(
)
A.和
B.和
C.和
D.和
【答案】A
【解析】【分析】
先设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是x、y,根据题意可得关于x、y的方程组,解即可.
【详解】
设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是x、y,
那么有x+y=40①,
②,
解关于①②的方程得
x=16,y=24,
故选:A.
【点评】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0.如图,直线与交于点,且与,,分别交于点,,,,,,则下列比例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内容是:一组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的线段对应成比例,根据以上内容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故本选项正确;
B.,
∴,故本选项正确;
C.,
∴,故本选项正确;
D.,
∴,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一组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的线段对应成比例.
11.如图,已知△ABC中,P是边AC上的一点,连接BP,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P∽△ACB的是(
)
A.∠ABP=∠C
B.∠APB=∠ABC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
已知了△ABP和△ACB中有一个公共角,那么可再找出一组对应角相等或夹公共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即可得出△ABP∽△ACB的结论.
【详解】
解:由图得:∠A=∠A,
∴当∠ABP=∠C或∠APB=∠ABC或时,△ABP∽△ACB.
故选:D
【点评】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2.如图,已知,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根据上述分析,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
故选D.
【点评】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
二、填空题
13.如图,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DE=,EF=,AB=1,则AC=_____.
【答案】
+1.
【解析】【分析】
由l1∥l2∥l3,可得,可得,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l1∥l2∥l3,
∴,
∴,
∴AC==+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4.若的三条边长的比为,与其相似的另一个的最小边长为,那么的最大边长是________.
【答案】24cm
【解析】【分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A′B′C′的最小边长与最大边长的比,然后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设△A′B′C′的最大边长是xcm,
∵△ABC的三条边长的比为3:5:6,△ABC
∽
△A′B′C′,
∴12:x=3:6,
∴x=24,
故答案为:24cm.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知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是解题的关键.
15.若,且对应高线的比为,则它们的面积比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ABC∽△DEF,对应高线的比为2:3,
∴它们的相似比为2:3,
∴它们的面积比为()2=.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的性质.
16.已知:???,若,??,则与???的相似比为________,它们的面积比为________.
【答案】1:2
1:4
【解析】【分析】
本题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
【详解】
∵△ABC∽△A?B?C?,
∴△ABC与△A?B?C?的相似比为AB:A′B′=1:2;
它们的面积比为AB2:A′B′2=1: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包括对应边、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等)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7.假期,爸爸带小明去A地旅游.小明想知道A地与他所居住的城市的距离,他在比例尺为1∶500
000的地图上测得所居住的城市距A地32
cm,则小明所居住的城市与A地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_km.
【答案】160
【解析】【分析】
设小明所居住的城市与A地的实际距离为x
km,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得x的值即可.
【详解】
设小明所居住的城市与A地的实际距离为x
km,
根据题意可列比例式为,
解得x=160.
∴小明所居住的城市与A地的实际距离为160km.
故答案为:160.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定义,熟知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是解题的关键.
18.已知,,且,则___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可以求得两条线段的比.
【详解】
解:∵△ABC∽△DEF,∠A=∠D,∠C=∠F,
∴
∵AB:DE=1:2,
∴EF:BC=2:1,
故答案为:2:1.
【点评】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
19.如图,五边形与五边形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若五边形的,面积为,那么五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
直接利用位似图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ABCDE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
∴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与五边形ABCDE的面积比为:1:4,
∵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
∴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5.
【点评】考查位似图形的性质,位似图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0.如图所示,,分别在的边、上,与不平行,当满足________条件时,有.
【答案】或或
【解析】【分析】
由于∠D≠∠B,∠DAE=∠CAB,则∠ADE=∠C或∠AED=∠B,可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ABC∽△AED;当时,可根据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ABC∽△AED.
【详解】
解:∵DE与BC不平行,
∴∠D≠∠B,
而∠DAE=∠CAB,
∴当∠ADE=∠C或∠AED=∠B时,△ABC∽△AED.
当时,△ABC∽△AED.
故答案为∠ADE=∠C或∠AED=∠B或.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常用的判定方法有:
(1)平行线法: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三边法: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两边及其夹角法: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两角法: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在矩形中,厘米,厘米,点在线段上,从点开始沿边以厘米/秒的速度向点移动.点为线段的中点,点从点开始,沿以厘米/秒的速度向点移动.如果、同时分别从、出发,写出出发时间与的面积的函数关系式,求出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析】【分析】
△BPQ的面积=BP×BQ,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注意得到的相关线段为非负数即可.
【详解】
∵PB=6﹣t,BQ=BE+EQ=6+t,∴S=PB?BQ=PB?(BE+EQ)=(6﹣t)(6+t)=﹣t2+18,∴S=﹣t2+18(0≤t<6).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所求的三角形的面积的等量关系,注意求自变量的取值应从线段长度为非负数考虑.
22.如图,和是否相似?为什么?
【答案】和相似
【解析】【分析】
相似,根据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即可证明.
【详解】
△AEB和△CEF相似.理由如下:
∵EF:AE=24:32=3:4,EC:BE=21:28=3:4,∴EF:AE=EC:BE.
又∵∠CEF=∠AEB(对顶角相等),∴△AEB∽△FEC(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记各种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题目比较简单,是中考常见题型.
23.如图,若,和相交于点,和相交于点,,,,求.
【答案】.
【解析】【分析】
先求出的相似比,根据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出.
【详解】
解:∵,
∴,
∴,
解得.
【点评】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
24.已知,在△ABC中,三条边的长分别为2,3,4,△A′B′C′的两边长分别为1,1.5,要使△ABC∽△,求△中的第三边长.
【答案】2.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应用两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分析作答即可.
试题解析:已知在△ABC中,三条边的长分别为2,3,4,△的两边长分别为1,1.5,可以看出,△的两边分别为△ABC的两边长的一半,因此要使△ABC∽△需两三角形各边对应成比例,则第三边长就为4的一半即2.
25.如图,△ABC中,A、B两点在x轴的上方,点C的坐标是(-1,0).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作△ABC的位似图形
,并把△ABC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设点B的对应点
的横坐标是2,求点B的横坐标.
【答案】-2.5
【解析】解:过点、分别作⊥轴于,⊥轴于,
.
……………………1分
∵的位似图形是,
∴点、、在一条直线上,
.……………………2分
.
3分
.………………………4分
又∵,
.
又∵点的横坐标是2,点的坐标是(-1,0)
,
,
.…………………………………………5分
.
∴点的横坐标为.…………………………………………6分
26.如图,已知点在上,且,点是延长线上一点,,连接与交于点,求的值.
【答案】.
【解析】分析:过点F作FE∥BD,交AC于点E,求出,得出FE=BC,根据已知推出CD=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出,代入化简即可.
详解:过点F作FE∥BD,交AC于点E,
∴,
∵AF:BF=1:2,
∴,
∴,
即FE=BC,
∵BC:CD=2:1,
∴CD=BC,
∵FE∥BD,
∴.
即FN:ND=2:3.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应用,注意:平行线分的线段对应成比例,此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一定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
27.如图所示,,分别是正方形的边,上的点,且,以为边作正方形,与交于点,连接.
(1)求证:;
(2)若是的中点,求证:为的中点;
(3)连接,设,,,在(2)的条件下,判断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详见解析
【解析】【分析】
(1)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D=DC,∠ADE=∠DCF=90°,再由SAS即可证出△ADE≌△DCF;
(2)先证出,再证明,得出比例式,证出,即可得出结论;
(3)先证明△AEQ∽△ECQ,得出△AEQ∽△ECQ∽△ADE,得出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再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证明:由,,,得;
(2)证明: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
所以,所以.
又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因为是的中点,所以,所以
因为,所以,即是的中点.
(3)解:成立.
理由:因为,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所以,即.
【点评】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需要多次证明三角形相似才能得出结论.
28.如图,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它的边BC=18cm,高AD=12cm,现在要把它加工成长与宽的比为3:2的矩形零件EFCH,要求一条长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求矩形EFGH的周长.
【答案】矩形EFGH的周长为30cm.
【解析】【分析】
直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进而得出EH,EF的长,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矩形EFGH中,EH∥FG,EH=GF,
∴△AEH∽△ABC,
又∵AD⊥BC,
∴AM⊥EH,
∴,
设EH=3x,则MD=EF=2x,AM=12﹣2x,
∴,
解得:x=3,
∴EH=3x=9,EF=2x=6,
∴矩形EFGH的周长为:2×(9+6)=30(cm).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正确得出相似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29.(1)已知,求的值;
(2)已知2x=3y=4z,求的值.
【答案】(1);(2)8
【解析】【分析】
(1)可设比值为k,然后表示出x、y、z,再代入比例式计算即可得解;
(1)可设比值为k,然后表示出x、y、z,再代入比例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1)设=k(k≠0),
则x=2k,y=3k,z=4k,
所以
==;
(2)设2x=3y=4z=k≠0,
则x=,y=,z=,
所以==8.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分式的化简求值问题,利用“设k法”求解更简便.
30.如图所示,,,,点从点出发,沿向点以的速度移动,点从点出发沿向点以的速度移动,如果、分别从、同时出发,经过多少时间,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恰与相似?
【答案】经过秒或者经过后两个三角形都相似
【解析】【分析】
设经过y秒后相似,由于没有说明对应角的关系,所以共有两种情况:△CPQ∽△CBA与△CPQ∽△CAB.
【详解】
设经过秒后,,此时,,
∵,,,,
∵,
∴,
∴,
∴;
设经过秒后,,此时,,
∴,
∵,
∴,
∴,
∴,
所以,经过秒或者经过后两个三角形都相似.
【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章
相似性
单元检测(1)-2020-2021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沪科版)
一、单选题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CB延长线上一点,且BE:CE=2:5,途接DE交AB于F,则△ADF与△BEF的面积之比为( )
A.9:4
B.4:9
C.3:2
D.25:4
2.若,则相似比等于(
)
A.
B.
C.
D.周长:周长
3.在三条线段,,中,的一半等于的四分之一长,也等于的六分之一长,那么这三条线段的和与的比等于(
)
A.
B.
C.
D.
4.如图,身高为米的某学生想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她沿着树影由向走去,当走到点时,她的影子顶端正好与树的影子顶端重合,测得米,米,则树的高度为(
)
A.米
B.米
C.米
D.米
5.如图,在中,,分别与、相交于点、,若,,则的值为(
)
B.
C.
D.
6.如图,△ABC中,点D在线段BC上,且△ABC∽△DBA,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AB2=BCBD
B.AB2=ACBD
C.ACBD=ABAD
D.ABAC=ADBC
7.如图,在△ABC中,若DE∥BC,AD=3,BD=6,AE=2,则AC的长为( )
A.4
B.5
C.6
D.8
8.如图,,若,则等于(
)
A.
B.
C.
D.
9.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周长和是,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是(
)
A.和
B.和
C.和
D.和
10.如图,直线与交于点,且与,,分别交于点,,,,,,则下列比例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如图,已知△ABC中,P是边AC上的一点,连接BP,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P∽△ACB的是(
)
A.∠ABP=∠C
B.∠APB=∠ABC
C.=
D.=
12.如图,已知,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如图,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DE=,EF=,AB=1,则AC=_____.
14.若的三条边长的比为,与其相似的另一个的最小边长为,那么的最大边长是________.
15.若,且对应高线的比为,则它们的面积比为________.
16.已知:???,若,??,则与???的相似比为________,它们的面积比为________.
17.假期,爸爸带小明去A地旅游.小明想知道A地与他所居住的城市的距离,他在比例尺为1∶500
000的地图上测得所居住的城市距A地32
cm,则小明所居住的城市与A地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_km.
18.已知,,且,则________.
19.如图,五边形与五边形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若五边形的,面积为,那么五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
20.如图所示,,分别在的边、上,与不平行,当满足________条件时,有.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在矩形中,厘米,厘米,点在线段上,从点开始沿边以厘米/秒的速度向点移动.点为线段的中点,点从点开始,沿以厘米/秒的速度向点移动.如果、同时分别从、出发,写出出发时间与的面积的函数关系式,求出的取值范围.
22.如图,和是否相似?为什么?
23.如图,若,和相交于点,和相交于点,,,,求.
24.已知,在△ABC中,三条边的长分别为2,3,4,△A′B′C′的两边长分别为1,1.5,要使△ABC∽△,求△中的第三边长.
25.如图,△ABC中,A、B两点在x轴的上方,点C的坐标是(-1,0).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作△ABC的位似图形
,并把△ABC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设点B的对应点
的横坐标是2,求点B的横坐标.
26.如图,已知点在上,且,点是延长线上一点,,连接与交于点,求的值.
27.如图所示,,分别是正方形的边,上的点,且,以为边作正方形,与交于点,连接.
(1)求证:;
(2)若是的中点,求证:为的中点;
(3)连接,设,,,在(2)的条件下,判断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8.如图,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它的边BC=18cm,高AD=12cm,现在要把它加工成长与宽的比为3:2的矩形零件EFCH,要求一条长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求矩形EFGH的周长.
29.(1)
已知,求的值;
(2)已知2x=3y=4z,求的值.
30.如图所示,,,,点从点出发,沿向点以的速度移动,点从点出发沿向点以的速度移动,如果、分别从、同时出发,经过多少时间,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恰与相似?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