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第一章
地
球
课堂引入
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裹着蔚蓝色面纱的成员——地球。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对于地球,我们了解多少呢?它是什么形状?它有多大呢
······
课堂引入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搭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顺利升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站在太空这个高度观看我们生存的家园。
今天,我们借助于科技的手段,能够轻松地认出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但古人们由于活动范围的限制,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一、地球的形状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天圆地方
月食
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古人是凭直觉和臆想提出“天圆地方”的。
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景象推测: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成圆弧形。证明地球是球体或近球体。
一、地球的形状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20世纪中期人类进入太空,拍摄地球卫星照片,终于能够真实目睹地球全貌。
一、地球的形状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结合教材,查阅资料,小组讨论: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哪些阶段?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有哪些呢?
答案提示:
1.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经历了:
直觉猜想→现象推测→实践证明→科学验证
2.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主要有:
(1).登高望远
(2).远望海上船只靠岸和离岸
(3).月全食的形状
(4).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球是一个球体
一、地球的形状
伟大的实践----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小组活动:
运用地球仪模拟麦哲伦的航行路线。
知识链接1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如果不能正常播放,请在
平台下载“【知识解析】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mp4”)
一、地球的形状
“太空第一人”——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从阿波罗17号飞船上发回的地球照片
1961年4月,苏联“东方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随着人类进入太空,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照片,人类终于目睹到地球的全貌。
知识链接2
一、地球的形状
在海边眺望驶来的帆船,会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为什么呢?
答案提示:远望海上来船,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
原因:海面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圆形的曲面。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大地是一个曲面。
知识链接3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如果不能正常播放,请在平台下载“【知识解析】海边远望归船.mp4”)
一、地球的形状
诗句“登高望远”恰是地球是球体的证明。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词赏析
一、地球的形状
答案提示:
1.由于探索科学真理;求真、求实的精神。
2.还需携带:指南针、地图、通讯设备、GPS······
问题思考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
读图并结合教材内容,你能用哪些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答案提示: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1
探究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大小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送瘟神》
想一想:地球上什么地方能“坐地日行八万里”呢?
答案提示:赤道
拓展视野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表面积相当于多少个长105m、宽68米的足球场大?
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绕地球赤道行驶一圈需要多久?
答案提示:
约792亿个
答案提示:
约17天
地球的大小
1
感受地球之大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比较赤道半径、极半径,你对地球形状有什么新的发现?
答案提示:
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
极半径为6357千米;
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
说明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
地球的大小
1
探究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大小
事实上,地球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地表起伏也较大。例如大陆上最高的山峰和大洋底最深的海沟相差近2万米。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短以外,经过精密的测量,科学家还发现地球的南、北半球不对称,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约长40米。但这种差异对于庞大的地球来说是微不足道。因此,在日常学习中我们通常把地球看成是一个正球体。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真实形状
2
地球的真实面貌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棋盘似的正方体
B.倒扣的盘子
C.球体
D.圆形
2.人类首次得到的能够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
)
A.人们发现太阳或月亮是球体
B.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的
C.麦哲伦船队成功的环球航行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3.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A.正圆形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
C
C
C
当堂练习
4.下图说明(
)。
A.地球是一个正方体
B.通过卫星照片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通过观察海平面上船只的出没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D.通过月亮表面的变化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5.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关系是(
)
A.前者长于后者
B.后者长于前者
C.一样长
D.极半径是赤道半径的2倍
B
C
当堂练习
咸蛋超人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的家。据此完成5~7题。
5.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为(
)
A.5.1亿千米
B.6
371千米
C.40
000千米
D.12
742千米
6.两个超人很久没有见面,忽然兴起要进行飞行比赛,他们选择了赤道作为比赛线路。你知道他们要飞行的距离吗(
)
A.400千米
B.4
000千米
C.40
000千米
D.400
000千米
7.两个超人在沿赤道飞行的过程中,发现地球污染严重、满目疮痍,他们就兴起给地球做衣服的想法,他们要给地球做的衣服至少得多大呢(
)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C.5.1亿立方千米
D.5.1平方千米
D
C
A
再
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
案
教学目标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大小。
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大致过程。
2.利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大小。
【教学难点】
利用相关自然地理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裹着蔚蓝色面纱的成员——地球。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对于地球,我们了解多少呢?它是什么形状?它有多大呢
······
师:今天,我们借助于科技的手段,能够轻松地认出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但古人们由于活动范围的限制,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板书)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展示系列图片资料和文字说明,表现人类在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中出现过的几个重要阶段,帮助学生大致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师:结合教材,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哪些阶段?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有哪些?
生:(可能的答案)
1.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经历了:直觉猜想→现象推测→实践证明→科学验证
2.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主要有以下几个:
(1)登高望远
(2)远望海上船只靠岸和离岸
(3)月全食的形状
(4)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知识链接1】:
伟大的实践----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播放视频资料《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展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等图文资料。
小组活动:运用地球仪模拟麦哲伦的航行路线,感悟麦哲伦勇于探究科学的精神。
【知识链接2】:
1961年4月,苏联“东方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随着人类进入太空,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照片,人类终于目睹到地球的全貌。
【知识链接3】:
播放视频资料《海边远望归船》,提问:在海边眺望驶来的帆船,会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为什么呢?
生:(可能的答案)1.远望海上来船,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原因:海面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圆形的曲面。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大地是一个曲面。
【诗歌赏析】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诗句“登高望远”恰是地球是球体的证明。
【问题思考】
生:(可能的答案)
1.由于探索科学真理;求真、求实的精神。
2.还需携带:指南针、地图、通讯设备、GPS······
(板书)二、地球的大小
1.地球的大小
【探究地球大小】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读下图,用数据描述地球大小:
生:(可能的答案)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拓展:“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送瘟神》
想一想:地球上什么地方能“坐地日行八万里”呢?
生:(可能的答案)赤道
【感受地球之大】
算一算,议一议,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
地球表面积相当于多少个长105m、宽68米的足球场大?
2.
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绕地球赤道行驶一圈需要多久?
生:(可能的答案)1.约792亿个。
2.约17天。
(板书)2.地球的真实形状
【揭秘地球真貌】
比较赤道半径、极半径,你对地球形状有什么新的发现?
地球半径有赤道半径和极半径之分,其中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说明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
【说明】事实上,地球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地表起伏也较大。例如大陆上最高的山峰和大洋底最深的海沟相差近2万米。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短以外,经过精密的测量,科学家还发现地球的南、北半球不对称,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约长40米。但这种差异对于庞大的地球来说是微不足道。因此,在日常学习中我们通常把地球看成是一个正球体。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棋盘似的正方体
B.倒扣的盘子
C.球体
D.圆形
2.人类首次得到的能够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
)
A.人们发现太阳或月亮是球体
B.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的
C.麦哲伦船队成功的环球航行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3.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A.正圆形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
4.下图说明(
)。
A.地球是一个正方体
B.通过卫星照片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通过观察海平面上船只的出没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D.通过月亮表面的变化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5.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关系是(
)
A.前者长于后者
B.后者长于前者
C.一样长
D.极半径是赤道半径的2倍
咸蛋超人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的家。据此完成6~8题。
6.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为(
)
A.5.1亿千米
B.6
371千米
C.40
000千米
D.12
742千米
7.两个超人很久没有见面,忽然兴起要进行飞行比赛,他们选择了赤道作为比赛线路。你知道他们要飞行的距离吗(
)
A.400千米
B.4
000千米
C.40
000千米
D.400
000千米
8.两个超人在沿赤道飞行的过程中,发现地球污染严重、满目疮痍,他们就兴起给地球做衣服的想法,他们要给地球做的衣服至少得多大呢(
)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C.5.1亿立方千米
D.5.1平方千米
【参考答案】1.C
2.C
3.C
4.C
5.B
6.D
7.C
8.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