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张PPT)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基础达优】
一、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戎马
戒律
诸多
储蓄
竞争
竟然
唯一
困难
道:①道路;②说;③方向,途径;④方法;
⑤量词,用于长条状的东西。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
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3.雷雨过后,一道彩虹悬于天际。(
)
4.他能说会道,是一名出色的导游。(
)
5.我们有共同的理想,我们是因为志同道合才聚到一起的。(
)
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
④
·
·
·
·
·
⑤
②
③
【能力培养】
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尝:
,
折枝:
,
竞走:
,
信然:
,
曾经。
压弯树枝。
争着跑过去。
的确如此。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
3.面对树上的李子,诸儿和王戎各有怎样的表现?
,
李树长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1.王戎七岁,尝与诸(zhch道)小儿游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
zhe
zhe)枝。
3.诸儿竞(
JIng
In)走取之。
课弓巩固
【基础达优】
看拼音,写词语。
lu
tan
yI
shang
dou
fu
a
ti
Wei
xIao
辨字组词
蹄
虹(
稍
陈(
红(
梢(
阵
唯(
竟(
难(
戎(
诸(
戒(
储((共8张PPT)
26
西门豹治邺
【基础达优】
一、给下列字注音。
pài
chū
xí
fu
yān
mò
(
)
(
)
(
)
gān
hàn
tú
dì
(
)
(
)
派出
媳妇
淹没
干旱
徒弟
人烟(
)(
)
提(
)吊(
)
田地(
)(
)
面如(
)(
)
1.形容居住的人很少的词语是(
)。
2.“胆战心惊”的近义词是(
)。
3.我们常用成语“(
)”描写人害怕时的表情。
二、
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填一填。
稀
少
心
胆
荒
芜
土
色
人烟稀少
提心吊胆
面如土色
1.老百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改为“被”字句)
,
2.西门豹破除了迷信。
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
三、按要求写句子。
漳河的水被老百姓引到田里。
西门豹不仅破除了迷信,还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
【能力培养】
四、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
1.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
A.西门豹嫌官绅头子年纪大了,办事太慢。
B.西门豹说官绅们人多办事快,要他们去催一催。
C.西门豹表面上对官绅们说客气话,实际上是要把他们投进漳河里去。
C
2.用“
”画出描写官绅们的句子,并说一说他们为什么会吓成这样。
,
因为他们害怕自己被扔进漳河里。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3.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为什么?
,(共7张PPT)
核心阅读能力培养
简要复述文章
徐文长智取礼物
盛夏的一天,9岁的徐文长和五六个本家的孩子正在一起玩。
伯父拿了两个装水的小木桶来找他们,笑着说:“你们想不想伯父送礼物给你们?”
“想!”孩子们齐声喊。
“好,你们谁通过了伯父的考试,谁就能得到伯父送出的礼物。”
伯父把这群蹦蹦跳跳的孩子领到一座又矮又小的
竹桥边□说□你们谁能把这两桶水提过去□并且双脚不沾到水□这个礼物就归谁了□
大家一看,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桥身很软,几乎贴近水面。
“我提醒你们一下,这座桥只能承受比你们的身体多出五六斤的重量,超出了就会浸到水里……”伯父说。
几个小朋友还没听完就争着过桥,可是刚走一小半,水就淹没了双脚。这下没有孩子敢试了。
这时,徐文长走了出来。他找来一根绳子拴住两
个水桶的手柄,先把一桶水放在水里,又把另一桶水放在桥的另一边水里,两桶水都浮在了水面上。徐文长牵着绳子过了桥,脚一点都没有湿。
“好哇,好哇!”孩子们都拍手称赞。伯父也面带笑容连连点头。
伯父的礼物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挂着呢。竹竿足有两米多长,伯父说:“你不能把竹竿横过来拿,也不能站在高处拿。”
徐文长从伯父手中接过竹竿,走到井边,慢慢地把竹竿放进井里。等竹竿完全落进井里时,礼物也刚好落到了徐文长的手里。
1.在短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伯父把这群蹦蹦跳跳的孩子领到一座又矮又小的竹桥边□说□你们谁能把这两桶水提过去□并且双脚不沾到水□这个礼物就归谁了□
2.徐文长得到伯父的礼物了吗?伯父考验了徐文长两次,你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两次考验吗?
,
,
,
:
“
,
,
。
”
得到了。第一次是提着两桶水过软桥,脚没湿;第二次是智取竹竿上的礼物。
3.根据文中画线的内容,完成下面两题。
(1)这一自然段是对徐文长
的描写,我能在句中圈出所有表示这种描写方法的词语。
这时,徐文长走了出来。他找来一根绳子拴住两
个水桶的手柄,先把一桶水放在水里,又把另一桶水放在桥的另一边水里,两桶水都浮在了水面上。徐文长牵着绳子过了桥,脚一点都没有湿。
(2)从这些描写中,我能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
徐文长过桥非常小
心谨慎,而且很会想办法
4.短文中的徐文长是个_____________的孩子。
聪明、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