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一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7课 形的组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一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7课 形的组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07 21:4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名 《形的组合》 教师姓名 张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几何图形分割和组合的一些规律,初步感受图形设计之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立体主义(形状的解构重组)初步感受形状分解、组合的奇妙,在此基础上学习用简单的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组合,创造出新的不同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形的组合的乐趣,能运用形的组合装饰生活,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太强,又初次接触到设计类的课,如果按照常规思维通过欣赏分析,然后把圆形、方形、三角形进行组合,学生就会感到很乏味,很难把他们的想象力发挥出来。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重点:让学生通过欣赏及创作,尝试形状组合的美感,能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来进行形的组合。
难点:让学生能合理运用多种形进行组合,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00’16”
-0 1’39” 以多啦A梦的返程导入本课,展开一趟未来之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课之前,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一看他是谁呢?你能帮多拉A梦将要回到未来的22世纪去吗? 仔细观察,看到多啦A梦,融入本课故事情节。 使用“聚光灯”工在小的镜头中展示多拉A梦的局部,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揭示课题
01’41”
- 04’21” 初步了解本课学习要点,揭示“形状”这一主题。 多啦A梦从口袋掏出各种动物或形状组合成狮子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踏上回程。原来我们到了形状的王国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一学形的组合。
跟随故事情节看到各种动物,并协助老师用图形组合成狮子。 本环节多次使用“遮罩”的方式,用白色半圆形代替多啦A梦的神器口袋遮罩住大猫以及各种形状,将这些形状移动拖拽的时候给学生造成从神器口袋拿物品的假象,紧抓学生的注意力。
深入探究 解决问题 1、复习形状
04’44”
- 05’55” 复习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圆圆的世界》、《方方的物》、《找找三角形》,回忆最基础的形状。 这个国家都是形状组成的,在刚刚看到的动物身上你都找到哪些形状了? 找出圆形、方形、三角形……
作为故事的一部分,在出现的动物身上找形状,复习前一阶段学习过形状的相关知识,带领学生层层深入。
2、合作探究 第一次练习
06’00”
-16 ’20”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初步学习用移动、旋转的方式组合图形。 穿越了森林,我们继续往前进,面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大家能不能试试这些形状可以组成什么,带我们越过海洋呢?学习将形状通过移动、旋转的方式组合成新的图形。
小组讨论后,请2-3位同学上讲台演示用形状组合新的图形。
小组合作组合图形,难度相对来说低一些,但合作意识浓,趣味性强。在小组合作得出方案后,白板“移动”直观的实现了形状的移动、旋转及组合,便于学生大胆创作。
3、深入学习

16’25”
- 24’42” 通过故事情节中橙子切割后可以看到完整表面,感受立体主义创作方式,紧抓美术核心素养来教学,并通过用切开的橙子组成悉尼歌剧院,大风车等让我们了解到直观的了解到“分割”可以帮助我们需要的形状组合成新的图形。
海洋的尽头有一座城堡,当门打开了,有一位老爷爷对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使用分割的方式改变形状,丰富“形的组合”。并感受立体主义的造型特点。了解毕加索及作品《格尔尼卡》、《戴帽子的女人》、《三个音乐家》等。
跟随老师用现有的形状进行分割得出新的图形,开动脑筋,学习分割组合的方式。 “显示与隐藏”将门打开,以立体主义(形状的解构重组)为切入点,初步感受图形设计之美。白板中“移动”功能方便学生学习用简单的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切割得出新的形状,再利用移动、旋转等方法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不同图形。
4、生活发现

24’43”
-27 ’25” 找一找高楼大厦中的图形,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了世界著名建筑,拓宽视野。且从生活中学习形状的相关知识,并为今天的给多啦A梦设计新家的作业做好铺垫。 老师来考考大家,你能找一找躲在这里的形状吗?原来他们躲到了高楼大厦里,同学们找到了吗?
在世界著名建筑中寻找形状。 展出场景,利用“显示与隐藏”的方式,让学生在高楼大厦中找一找形状,了解通过形的组合可以设计出千变万化的作品。既复习学过的各种形状知识,又为作业打下基础。
实践阶段 大胆创作

27’25”
-37 ’40” 作业,分割图形,并结合所学移动、旋转的方式组合新的图形,为多啦A梦设计一个新家。
未来的城市处处充满着新奇,你能给多啦A梦设计一个新家吗?邀请形状小伙伴进入作品;根据需要,把形状进行切割,旋转、移动到合适的位子,任意改变形状,,让你设计的房子与众不同。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用拟人的语气来进行作业布置,更贴近低年级学生。展示作业,点评作业。
评析阶段 体验成功
37’40”
-39 ’00” 进行作业点评,自评与师评结合。
请同学们把作品张贴在这块板上。
(黑板上布置KT板,学生张贴 肯定学生作业优点,指出需改进的地方,以便学生下一步的提高。
拓展阶段 联系生活
39’00”
- 39’22” 总结本课,联系生活进行拓展,由平面导入立体。 立体的造型其实也能做出各种各样的新奇的建筑,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学习,解决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