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件(共18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件(共18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8 21:43:02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东西,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把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的“万园之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惊骇hài
瞥见piē
箱箧qiè
制裁cái
赃物zānɡ
晨曦xī
给予jǐ
洗劫jié
野蛮mán
琉璃liúlí
读一读,写一写
内容梳理
巴特勒
雨果
写信目的
炫耀远征中国的行为
信的主要观点
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
写信时的情绪
得意
批判火烧圆明园的恶劣行径
赞美圆明园,
批判掠夺者。
激愤
得到雨果的赞誉
维克多·雨果
(1802.2.26—1885.5.22),
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作者简介
雨果是法国“极少数的真正受到民众欢迎的作家之一,可能是唯一的一位”。
(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萨特评)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评)
“雨果是一位超越国境的天才”。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评)
阅读第3段,选择最能表达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的语句,从词语、修辞、写作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进行朗读设计。
赞美圆明园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
铺陈、排比
富丽堂皇、奇迹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类比
回信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远征中国的看法,雨果为什么要先赞美圆明园?
极力渲染描写,突出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和崇高地位,唤起人们对圆明园的无限遐想,反衬出侵略者的罪恶行径,更能表达出作者对英法联军的强烈批判。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诵读第4自然段
赞誉英法联军的词?
更彻底,更漂亮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批判侵略者
更丑陋
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反语—辛辣的讽刺
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小组讨论
1.真切的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勇于承担错误
2.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人类的
3.抛弃民族狭隘主义,站在世界人民角度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严重。着火位置位于圣母院顶部塔楼,大火迅速将圣母院塔楼的尖顶吞噬,很快,尖顶如被拦腰折断一般倒下
观点表达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集体研讨
二次备课
辅备人
年级
语文
备课组全体老师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观点,理清作者思路,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2.理解本文在写作上善于铺陈、类比,以及运用反语的特点。
学习重点
把握作者观点,理清作者思路,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学习难点
理解本文在写作上善于铺陈、类比,以及运用反语的特点。
学习方法
讨论法、点评法
学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看着插图,举步其中,步履沉重;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回眸一瞥,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把特勒上尉的信》。介绍圆明园
背景资料
二、内容梳理默读文本,完成下列表格。
作为一个上尉,巴特勒在自认为体面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想要得到雨果的赞美?作者简介:维克多·雨果(1802.2.26—1885.5.22),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地位:雨果是法国“极少数的真正受到民众欢迎的作家之一,可能是唯一的一位”。
(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萨特评)“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评)“雨果是一位超越国境的天才”。(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评)三、探究学习【任务一:赞美圆明园】阅读第3段,选择最能表达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的语句,从词语、修辞、写作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进行朗读设计。明确:铺陈、排比、类比
富丽堂皇、奇迹回信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远征中国的看法,雨果为什么要先赞美圆明园?极力渲染描写,突出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和崇高地位,唤起人们对圆明园的无限遐想,反衬出侵略者的罪恶行径,更能表达出作者对英法联军的强烈批判。出示圆明园复原图。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任务二:批判侵略者】生诵读第4自然段,关注赞美词。可否替换为:更丑陋!
罪恶滔天!明确:反语
辛辣的讽刺小组讨论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明确:1.真切的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勇于承担错误2.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人类的3.抛弃民族狭隘主义,站在世界人民角度五、观点表达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严重。着火位置位于圣母院顶部塔楼,大火迅速将圣母院塔楼的尖顶吞噬,很快,尖顶如被拦腰折断一般倒下出示两种观点:天道轮回,不同情。巴黎圣母院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是全人类的损失。你更赞同哪一种?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