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4.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07 21:3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知识点1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1.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 酒精 并产生
二氧化碳
。可以利用酵母菌来制作 馒头 或 面包 ,在制作过程中,酵母菌产生的 二氧化碳 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制品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 酒精 会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
2.乳酸菌:体内的酶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 乳酸 。可以用来制作 酸奶 、 泡菜 。?
3.醋酸菌:用来制 醋 。?
4.霉菌:用来制 酱 。?
知识点2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5.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 细菌和真菌 引起的,这些生物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腐败。?
6.食品保存的关键—— 防腐 。?
7.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 杀死 或 抑制 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8.常见的保存食品的方法:
知识点3 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9.有些 真菌 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 抗生素 。?
10.科学家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
 细菌 内部,使其能够生产药物。例如,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 大肠杆菌 内,对其进行培养,使之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胰岛素 。?
知识点4 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11.清洁能源: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甲烷菌能利用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和禽畜粪尿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氢,和 二氧化碳 结合生成 甲烷 ,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12.环境保护:城市里的污水处理厂利用 细菌 来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归纳总结
米酒制作中各项操作的目的
(1)将糯米蒸熟的目的:高温灭菌,同时蒸熟后有利于快速发酵。
(2)将蒸熟的糯米饭用凉开水冲淋并冷却至30
℃左右的目的:保持酒曲中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活性,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等微生物。
(3)在糯米饭中间挖一个凹坑的目的:在保证开始时酵母菌等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迅速繁殖。
(4)将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为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活提供适宜的温度。
思维拓展
(1)酒精发酵的原理:
(2)常见食品的制作与所利用的菌种:
①馒头、面包——干酵母
②酿酒——啤酒酵母
③酸奶、泡菜——乳酸菌
④制醋——醋酸菌
⑤制酱、豆腐乳——霉菌
知识点1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1.下面是制作酸奶的几个步骤:①牛奶煮沸后冷却;②放到常温环境中1天;③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④密封瓶口;⑤将容器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B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③④②
C.⑤③①②④
D.③②⑤①④
2.小林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下列食品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B
)
A.米酒——酵母菌
B.泡菜——霉菌
C.食醋——醋酸菌
D.酸奶——乳酸菌
知识点2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3.许多方便面里配有一小包干蔬菜,这些蔬菜采用的保存方法是(
C
)
A.冷藏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D.巴氏消毒法
4.日常生活中人们运用各种方法保存食品,下列食品的保存方法不合理的是(
C
)
A.常用低温冷冻的方式来保存鲜肉
B.常用干燥处理的方式来保存香菇
C.常采用真空包装的方式来保存薯片
D.常采用冷藏的方式来保存水果、蔬菜
【解析】采用气调包装方式保存薯片(
真空包装会压碎薯片
)。
知识点3 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5.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
B.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
C.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D.抗生素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
知识点4 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6.利用细菌净化污水的原理是(
C
)
A.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
B.污水中的无机物可以被细菌分解成有机物
C.无氧环境下,一些杆菌和甲烷菌可以通过发酵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起净化污水的作用
D.有氧条件下,一些细菌可以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
1.下列各项食品的制作过程中,在通常情况下运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是(
D
)
①苹果醋、酸奶 ②火腿肠、腊肉 ③葡萄酒、泡菜
④豆腐花、咸鸭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酸奶制作与白酒酿制的过程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
A.需要以有机物为原料
B.需要接种不同的单细胞真菌
C.需要将实验装置做密闭处理
D.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解析】酸奶制作中利用的是乳酸菌,属于细菌;白酒酿制中利用的是酵母菌,属于真菌。
3.下列生活实例与其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
B
)
A.利用冰箱储存食物——冰箱内温度低,能够抑制细菌繁殖
B.制作泡菜时必须密封——缺氧条件抑制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C.将水果制成果干储存——果干缺少水分,细菌和真菌难以生存
D.发面时要放入酵母菌——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多孔
4.“王致和”豆腐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发酵食品之一。下列与发酵技术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条件之一
B.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C.发酵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D.蒸煮豆腐后马上加入菌种
5.如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储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6.下列与转基因技术无关的是(
C
)
A.奶牛分泌人乳蛋白
B.玉米产生细菌的抗虫蛋白
C.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
D.大肠杆菌产生人胰岛素
7.在处理生活污水中,最常用的微生物是(
C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甲烷菌
D.青霉菌
8.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生物兴趣小组用消毒过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按如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请据表分析:
(1)本实验中包含 2 组对照实验。甲瓶和丙瓶成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有无微生物 。?
(2)一段时间后,最先腐败的牛奶应该是

瓶,可见牛奶的腐败是由于空气中的
细菌和真菌
引起的,其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该组实验之所以最先腐败,是为其提供了
适宜的温度

(3)请就豆腐保鲜提一条合理建议:
 密封(
或冷藏或容器清洁或煮沸等
) 。?
9.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的含量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浓度为7%的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白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制作泡白菜所利用的细菌是 乳酸杆菌(
或乳酸菌
) 。?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 设置对照 ;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 控制无关变量 。?
(3)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 先上升后下降 ,并在第 3 天均达到最大值。?
(4)分析比较4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 食醋能抑制泡白菜亚硝酸盐的产生;3组食醋浓度中,浓度为0.6%的食醋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下降 。?
(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
 制作泡白菜时可适当添加食醋 。?
10.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该过程工序如下: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挖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
℃,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煮熟。
(
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 ④→⑥→③→①→②→⑤ (
用序号表示
)。?
(2)将糯米饭冷却到30
℃的目的是 30
℃是酵母菌生活的适宜温度,并防止温度过高,将酵母菌烫死 。?
(3)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整个过程中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这一现象。请联系酵母菌的呼吸特点说明原因: 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后进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
(4)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 Q 。?
(5)有一名同学按工序制作米酒,几天后,却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制成功,原因可能是 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 (
写出一条即可
)。?
(6)在米饭中间挖一个凹坑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霉菌等在开始生长时有 充足的氧气 ,能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