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 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 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 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 课件(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08 21:54:17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综合应用.
2.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图所示,完成填空.
1.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_____立的,且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侧,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虚像都是_____立的,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_____侧,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

2.
____________是成像虚实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_____像,当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_____像.
一倍焦距






不能
4.
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体从较远处向凸透镜靠近时(物距变小),像到透镜的距离(像距)逐渐_______,像也逐渐_______.
3.
_____________是成放大与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_______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_______的实像.
二倍焦距
缩小
放大
变大
变大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虚实
大小
正倒
u>2f
实像
缩小
倒立
2f
>v>
f
u=2f
实像
等大
倒立
v=2f
2f
>u>
f
实像
放大
倒立
v>2f
u=f
不成像
u<f
虚像
放大
正立
与物同侧
知识点一
判断凸透镜成像时像的变化
复习凸透镜的3种光路图:
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1)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像光路图如图甲(A、B为二倍焦距处,后同)所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可应用于照相机)
凸透镜成像的5种光路图:
(2)当物体在2倍焦距时,成像光路图如图乙所示,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应用于确定焦距)
(3)当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像光路图如图丙所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应用于投影仪)
(4)当物体在焦点时,光路图如图丁所示,不成像.
(5)当物体在1倍焦距以内时,成像光路图如图戊所示,折射光线不能在透镜后会聚成实像,只能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人眼透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可应用于放大镜)
注意:
①由于凸透镜所成的像是通过凸透镜将来自物体的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凸透镜的大小不会影响透镜能否成像.
②像点是所有折射光线会聚而成的,也就是所有折射光线都要过像点.
解析:连接BB′.交主光轴于O,则O点即为透镜的光心;过O点作出凸透镜,如图所示;过B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与透镜相交,连接交点与B′点,与主光轴的交点为F,则F即为透镜右侧焦点;过B′点作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交透镜于另一个点,连接交点与B点,交主光轴于F,则F即为透镜左侧焦点;将图中的所有光线标上箭头,光路图即完成.
我们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像的,能说出它们的原理吗?
知识点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
  照相机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主要构造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照相机
投影仪
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
①如何让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得到更大的实像?
照相机中的凸透镜成实像是利用了u>2f,f<v<2f,若要想得到更大的实像,就要利用“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即在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减小,所成像变大,像距也跟着变大;反之随着物距增大,所成像变小,像距也跟着变小.因此我们要让照相机镜头靠近被照物体(缩小物距),同时加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像距).
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
②如何让投影仪得到更大的实像?
投影仪中的凸透镜成实像是利用了f
<u<2f,v>2f,若要得到更大的实像,利用“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相近像变小”的原理,就要让投影仪的凸透镜靠近投影片(缩小物距),同时加大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增大像距).
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
③如何让放大镜得到更大的虚像
放大镜中的凸透镜成虚像是利用了u<f,若要想得到更大的虚像,就要让放大镜远离物体(增大物距),同时物体的像也会远离放大镜(像距增大),但距离不能大于焦距,若物距大于焦距,则起不到放大镜的作用了.
30cm
>
2f
缩小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f
=10厘米
(1)根据实验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
随物距u
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距v随物距
u的减小而增大
(2)根据实验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L
像与v/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发光体,物高与像高的比值等于物距与像距的比值
物高3厘米
(3)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①根据实验1~3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量Δu与像距变化量Δ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Δu大于Δv
u>2f
(3)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②根据实验1~6的数据,分析物距u变化时,L像、u+v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2f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u减小,像高L像增大,u+v先变小后变大
f
1.
(山东泰安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cm
B.6cm
C.7cm
D.12cm
f<13cm<2f
f<13cm
成放大的实像
f
>8cm
成放大的虚像
8cm<f<13cm
D
1)
2)
2.第一张照片变成了第二张照片,拍照的人是怎样做到的?
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靠近物体,同时使镜头远离底片(增大暗箱长度).
凸透镜成像的5种光路图: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4.一位同学利用类似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
(教材P99“动手动脑学物理”)
解:向左移动.(提示:若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观察图可知,此时物距是大于二倍焦距,则其所成的像的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故应向左移动光屏)
5.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但他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小勇说,光屏上会有指尖的像;小强说,光屏上会出现指尖的影子.你说呢?
解:小勇和小强的说法都不正确,手指指尖触摸到凸透镜时,手指指尖挡住了一部分通过透镜的光线,因此像会变暗,但仍然是完整的像,而手指指尖本身离透镜距离太近,只能成虚像,不能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成实像,因此画面上不会有手指指尖的像.
6.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置只能从观景框中看到城楼的一部分.请你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帮小丽想想办法.应如何做,才能拍摄到天安门城楼的全景?
解:让照相机离天安门城楼远一些,镜头往里缩短一些.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