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
1.
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2.
白天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 )
A.
叫邻居不装修房子
B.
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
C.
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关闭
D.
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3.
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B.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仍能听见音乐,说明水能传声
B.
江泉高架路两旁建有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发声的音色不同
D.
医学上用超声波粉碎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5.
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歌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乐音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从环保角度看,乐音振动总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D.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6.
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 )
A.阅览室内的窃窃私语
B.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
C.夜深了,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D.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
7.
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关于该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室外噪声不再产生
B.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
8.
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所示样式,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
9.
“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
10.
2018年5月29日,南宁市获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________产生的.
11.
小林在客厅里听着流行音乐高兴地跳舞,而在书房里做作业的哥哥却关闭了房门。这是因为流行音乐对小林来说是________,但对哥哥来说是________。
12.
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搅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调小音量减小了声音的________。
13.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它手弹奏电吉它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
14.
人们以__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其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
15.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标志。如图甲所示,噪声监测仪的示数可以反映当时环境中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它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如图乙所示,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6.
如图所示是示波器上的波形图,甲是音叉发声的波形图,乙是电锯切割木头时发声的波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它表明发声体在做____________振动。
人教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
1.
【答案】D 【解析】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隔音走廊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环境质量监测仪可以检测噪声的大小,但是不能减弱噪声,故选D.
2.
【答案】C 【解析】叫邻居不装修房子,是不现实的,A选项错误;把音响声音开到最大只会增大噪声,不会减弱噪声对学习和休息的影响,B选项错误;将门窗关闭,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选项正确;噪声监测装置只会检测出噪声的分贝,不会减弱噪声,D选项错误.故选C.
3.
【答案】D [解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错误。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与音调无关,B错误。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是由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错误。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D正确。
4.
【答案】C 【解析】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仍能听见音乐,说明水能传声,A正确;控制噪声采取的措施是: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高架路两旁建有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正确;声音的大小用响度来表示,其影响因素是振幅、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的振幅不同,则声音的响度不同,不是音色不同,C错误;医学上用超声波粉碎结石,利用了超声波具有能量的特性,D正确.故选C.
5.
【答案】D
6.
【答案】B [解析]
阅览室内的窃窃私语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属于噪声;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不属于噪声;夜深了,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属于噪声;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听课,属于噪声。
7.
【答案】C [解析]
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室外噪声照样产生,噪声音调没有大幅降低,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也没有减小。
8.
【答案】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
9.
【答案】声源 传播过程 【解析】调小音量是使喇叭发出来的声音响度变小,故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关闭门窗是使噪声反射回去及门窗吸收部分噪声,从而使声音在传播途中减小.
10.
【答案】传播过程中 振动 【解析】大量的树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声音都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律的.
11.
【答案】乐音 噪声
12.
【答案】声源处 响度 [解析]
把电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调小音量即减小声音的响度。
13.
【答案】音调 空气 声源处 【解析】琴弦越长发声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反之音调越高.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空气可以传声,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在听音乐时,手机铃声影响人们欣赏音乐,是噪声源,关机或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4.
【答案】分贝 dB 0 90 50
15.
【答案】响度 不能 声源 [解析]
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不能减弱噪声,测量的是声音的响度。图乙是禁止鸣笛标志,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6.
【答案】乙 无规则 [解析]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对比甲、乙可知,甲波形很有规律,属于乐音;乙波形杂乱无章属于噪声。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