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08 16:0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含两个内容: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
教材以导图所创设的物理情景为背景,由问题出发,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所以选择水作为探究物质,通过实验观察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各种特征,使学生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形状和体积的不同特点,并在活动中学会使用酒精灯。在此基础上,教材列举出一些生产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并引导学生讨论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教师可适当补充介绍学生平常少见的如气态的铁和液态的氧气等。最后通过归纳得出物质三态的概念,并初步认识物质的三态是可以变化的。教材中以水的三态及相互转化为例,再推广到一般的物态及其变化的概念。这种处理方法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也容易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合适的情景。
温度的测量是学习本章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温度”作为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学生很熟悉,但又很难理解其本质内涵,因此教材没有给温度下定义,而是突出了温度计的使用。学生首先观察温度计的构造,通过阅读说明书的形式学习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学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练习使用温度计。通过阅读使用说明书学会使用家用电器和其他仪器设备,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应具备的素质,教材这样设计,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如何使用测量工具。
最后“生活·物理·社会”中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并尝试让学生对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不同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能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学会使用酒精灯。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温度计的使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及特征,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法学法
本节设计试图通过学生观察、实验、设计、讨论等学习形式突出自主性与探究性,教师作用重在对课堂的组织和指导。
教学流程:
(
引入新课:利用五幅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水的状态,从而发现生活中的三种物态。
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实验器材,制造云和雨,实验过程中观察水的三种物态的相互转化,得出水的三种形态、物态变化的概念及转化条件。
学生感受两杯水的温度,得出温度的定义。之后根据经验估测水温(
教师:大家说的准确吗?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
学生提出温度计,教师使用
PPT
介绍常见的温度计,并提出液体温度计。
由学生观察,调研资料,归纳液体温度计的构成,原理,单位等。
学生阅读教材,总结温度计使用的方法
方法
实战训练:
测量水
的温度,记录三组数据,并请学生代表上来分析。
师生共同归纳本节课的小结。
随堂练习。
)
教学过程:
[课前启航]
1如何使用酒精灯?酒精灯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2你知道水有哪些状态吗,它们分别叫什么?
3通常物质的状态有:


三种,这三种状态有什么特征?
4这些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需要什么条件?
5什么是温度?温度的单位是什么?物理上用什么仪器测量温度?
[课中击浪]
问题1水的三态有什么特征?
(1)阅读
“信息快递”如何使用酒精灯,请同学谈一谈。
(2)想一想:水有哪些状态?
问题2其它物质也有三态吗?
(1)读一读
谈一谈:你知道哪些物质的不同状态?
(2)物理的三态都是通常能出现的吗?为什么?
问题3什么是摄氏温标,用什么仪器测量
(1)你知道温度是表示什么的?用什么仪器测量温度?
(2)温度的单位是什么样?
(3)请你谈一谈:温度计的知识(请读P31“读一读”)
问题4怎样使用温度计?
(1)阅读
“练习使用温度计”,请问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是什么?
(2)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请同学谈一谈
(3)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如下图所示,你认为正解吗?若错误,错在何处?
问题5你知道温度计还有哪些种类?
(1)谈一谈:你知道哪些不同的温度计?
(2)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有什么不同?
问题6什么是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1)阅读教科书“生活物理社会”,请同学谈一谈你的认识。
(2)你知道温度对我们人类的影响吗?请谈一谈
本课小结
[课后遨游]
课课练P20
科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本上内容看上去不多,其实与之相关的拓展内容比较多。比如,在学习温度计构造时,玻璃管细有什么好处?体温计是拓展的内容,涉及物理知识也很多,并且需要和普通温度计作对比,而学生刚才接触到温度计的有关知识,对体温计也只是懂得些皮毛,所以给对比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由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学习的,而老师还要对使用方法分析点评,让学生不仅要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这些都需要和学生一起详细分析。所以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本节内容,教参上建议的一课时显然不够。所以我作如下改进。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只分析基本知识,如物质的三态、温度计的原理、使用,摄氏温标的规定。对于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和联系,“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可以要求学生先阅读,查阅资料后放在第二课时再总结。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先易后难,先基础后应用;又使学生养成遇到问题独立思考,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很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