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三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5.12 刮大风

文档属性

名称 岭南版三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5.12 刮大风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08 08:3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刮大风
教学目标
1.了解风来时需要场景变化和人物特点来感受刮大风。
2.知道能运用丰富的线条绘画刮大风时的场景和人物。
3.掌握场景的变化,人物的动态和风的方向来描绘刮大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刮大风时场景和人物的变化特点。
难点:如何表现刮大风时场景的变化和人物的动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核心素养的渗透
课前准备
美术学习常规培养,
三字经:小组合作。
学生齐读,培养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习惯及常规培养养。互学习,互帮助。进入上课状态。
声音导入
听:播放音乐导入课程。
问:谁来了?风来了。
揭示课题:刮大风。
板书:刮大风
1.关闭灯光,聆听声音。
2.坐姿端正,举手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用声音联想、 情节设定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然后用问答模式调动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热情。
课堂发展
一、问答感观
1.你都知道什么类型的大风?(学生回答)
看图观察不同类型的大风 。
2.风来了,周围什么在变化?(学生回答)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重点:场景
板书:场景
二、引导启发
1.除场景以外还有“谁”在变化?
板书:人物
2进行小组讨论:你在刮大风里会有什么样子的表现?
3.表演:
学生和老师进行分角色扮演,场景故事虚拟设定,表演在大风中人物的变化。
1.进行排比,归类内容,逐步总结。
2. 鼓励学生联想生活中现象,并积极回答。从天、云、房屋、树木、窗、旗等回答。

学生表演,老师配合。生动形象。从头发、衣服、手势、动态上来回答。
[设计意图]
1.在问答模式和图像识别中,引发学生思考,分析刮大风加深课题印象。
2.让学生观看刮大风时的场景,使学生直观感知刮大风中景物的变化。
[核心素养]
通过表演模式,增加了学生的艺术表达方式。体现了美术表达的创意实践。
深化认知
尝试练习
三、探究体验
1.来找茬。(找出图片中错误的地方。)
板书:方向。
2了解和知道了刮大风时场景、人物、方向。风能看的到吗?摸得着吗?能感受的到吗?
板书:看不到
摸不着
感受的到
3.欣赏画家和学生作品。
4.教师示范引导。
大风的表现画法:
勾线笔:线条
水彩笔:线条
油画棒:轻涂
作业:选择你最敢兴趣的场景,增加上人物的变化来创造刮大风。
1.引导分析错误,了解正确画法。
2这幅作品从场景、人物、方向上去回答刮大风的特点。
[设计意图]
1.以观看图片找对错的形式,分析和了解正确的绘画方法。
2.引导学生,巩固本节知识点。
4.多种技法描绘对刮大风的理解。
[核心素养]
对风文化理解和图像识别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画家笔下创造的美。


展示评价
归纳总结
四、创作展评
1小组代表展示本人的作品。
2.自我总结。
3教师总结。
在同学们的描绘下,老师看到许多风中的场景、人物。
学生展示作品,讲解创作,描述了怎样的刮大风。
[设计意图]
学生和老师评述作品。讲绘作品中,从场景、人物、风的方向等细节方法。让学生们了解一张作品应该有构图、表现手法、故事性。
[核心素养]
能感受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形成基本的美术表现。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