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玩具
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部分民间玩具,观察民间玩具的特点;
技能目标:尝试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做一个玩具;
情感目标:培养对民间玩具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民族自豪感,并能体会民间玩具中隐藏的一份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欣赏,初步了解民间玩具审美特点,并能用身边的材料做一做民间玩具;
教学难点:探究自己感兴趣的民间玩具的制作方法,并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做一个玩具;
教师准备:部分民间玩具实物:毽子、九连环、拨浪鼓、香包;课件、无纺布、塑料安全针、线、鸡蛋壳、圆形硬纸板、水彩笔、水杯。
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玩具历史悠久,从历史文物中就可以看到不少用木、竹、泥和陶等材料做成的各种民间玩具,洋溢着大自然的神韵,散发着浓郁乡土的气息。中国民间玩具记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同时也闪烁着无数民间艺人的心灵光彩,蕴含着普天下所有的父母对孩子的一份慈爱,宝贵而丰厚。
中国民间玩具线条粗犷奔放,色彩强烈大胆,造型夸张奇诡,品种丰富,教材用三个页面的饱满排版,传达出了中国民间玩具的整体面貌和精神。《中国民间玩具》的造型表现教学,既要让儿童通过欣赏:通过了解欣赏中国民间玩具,使儿童感悟到民间玩具所透显的文化内涵;也要让儿童“学”出来:让儿童实践动手做一次玩具,或画一次中国民间玩具,就是一个消化过程。所以,不断提高儿童的审美素养和对美的感知能力,是本课的教学意义。
学生情况:
如果说玩是儿童天性,是儿童的整个生活,那么玩具就是儿童的天使,它犹如一本教科书,一位儿童的启蒙老师,影响着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儿童的生活中,玩具连着游戏,是不可缺少的文化与生活。因此,本课在教学中应紧扣儿童生活,选取经典民间玩具供儿童欣赏,逐渐提高儿童对民间玩具美的感知能力。
一.导入
同学们,周末的时候,老师去了古色古香的宋城游玩,那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深深吸引了我,老师精心挑选了几个有意思的礼物回来,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吗?你知道它们的玩法吗?谁来挑一个自己会玩的体验一下,老师便把它送给你(教师带来九连环、毽子、布老虎、拨浪鼓等民间玩具)哪位同学来?(喊2-3名学生来玩一玩,玩过后采访最后一位同学的感受)
师总结:同学们,这些都是中国民间传统玩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打开历史的长卷,走进民间玩具的世界,寻找童乐。(板书:中国民间玩具)
【设计意图】对于儿童,让他们上台近距离的看一看、玩一玩,可以启发儿童的思考,更能激起他们对民间玩具的兴趣。
新授
了解民间玩具
民间玩具特指我国传统的儿童玩具。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民间玩具呢?
风筝、九连环、空竹......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老师邀请大家走进淮安民间玩具收藏馆去欣赏一下还有什么民间玩具,有没有你非常喜欢的?(图片播放风筝、面具、编织动物、泥娃娃、风车、皮影、拨浪鼓、布老虎、翻花纸、不倒翁、香包。制作动画连播插音乐),
老师边放图片边介绍部分民间玩具的由来:
风筝: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通讯上;
编织动物:民间草编质朴文雅,带给你一种接近自然的温馨感觉。
布老虎:布老虎是广为流传的儿童玩具,品种繁多,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玩具;
香包:每当端午节,家里的长辈会把这装有香味的药材香包戴在孩子们的胸前,除病求福。
民间玩具是最普及的民间艺术,只要有儿童的地方都会有民间玩具的创作,谁来分享一下你喜欢哪个民间玩具?
不倒翁:因为它永远都不会倒;
布老虎:老虎看着很可爱;你知道布老师是用什么做的吗?
翻花纸:颜色鲜艳,可以翻变各种造型;
风筝:我前几天刚和爸爸放了风筝,而且放得很高;
拨浪鼓:它可以发出咚咚咚的声音。
刚才我们认识了很多民间玩具,还记得这些玩具都有哪些材料做成的吗?(布、泥、草、纸等附上相应材料的照片)
【设计意图】对于现代孩子来说,有的民间玩具就在他们身边,但常常忽略了,所以教师不仅要播放一些图片欣赏,教师还要挑典型的来介绍一下它的特点,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带着儿童步入感悟艺人们生命的活力和创造才能的世界。
2.民间玩具类型:
民间玩具已经流传千年,这些民间玩具大多就地取材,种类繁多,人们还把民间玩具与传统节日中的民风民俗相融合,课前老师也布置大家去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了,谁来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呢?
春节时候的民间玩具最多了,不光风车,还有孩子喜欢的陀螺空竹等有趣的玩具,元宵节可爱的肖形灯,清明节时人们放风筝,
3.民间玩具的特点(重点介绍香包):
有谁知道下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
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身上有什么不同?谁来说一说这个香包有什么特点?(围绕形状、色彩、图案)
生:老师戴的香包是菱形的,黄色的,上面有荷花的图案......
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真仔细,老师的香包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生:鲜艳。
师:这个词语概括的很好,主要以红、黄、蓝、绿这几种亮色为主,除了香包用色鲜艳,其他的民间玩具在色彩上也是如此,瞧!它们的色彩都很鲜艳,老师今天还带了其中的三样(不倒翁、陀螺、香包),每个小组挑一样你们感兴趣的拿下去玩一玩,看一看,知道它是怎么玩的?怎么制作的吗?(提示:可以拆开看看!)
生组1:我们组的不倒翁是鸡蛋壳做的,顶上有一个洞,里面塞了纸,还有一点水......
生组2:我们组是陀螺,在一个圆的硬纸片上画上好看的图案,拿铅笔往中间戳就做好了。
生组3:我们组是香包,用缝的方法......
师:你们会缝吗?
生:不会
师:不要着急,一会老师教大家。
【设计意图】把部分民间玩具发给每个小组,让他们小组合作探究,通过看看拆拆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民间玩具的制作方法,并近距离的观察民间玩具的造型、用色特点,为下面的实践操作奠定基础。
教师示范
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老师也想缝制一个香包送给我的女儿,这是老师第一次做香包,大家愿意和我一起尝试吗?我想做一个小老虎形状的香包给她,因为在中国人心里,老虎寓意健康、强壮、勇敢,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
我首先干什么?然后呢?(学生说步骤,老师操作,重点示范缝针)
下面开始缝针了,看好了哦,老师从红色这一面穿过去,把线拉过去,再从红色的这一面穿过去,谁学会了?上来试一试!(选两位同学上台体验)
师:缝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留一点小口把艾叶填充进去。
师:哪位学生来填充?(让学生来操作填充艾叶)
最后图案的部分,眼睛和“王”字加上后,大家看看老师的小老虎表情上有什么特点?老师用了什么方法啊?(夸张)再添加些图案。
同龄作品欣赏:
感谢大家帮助,老师做好一个非常可爱的老虎香包,有一些和你们差不大的小朋友们,也将身边材料变废为宝,创作成民间玩具了,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呢?说一说你对哪个感兴趣?
学生创作;
同学们,民间玩具都是天下父母对孩子的一份慈爱,每天你的父母忙于工作,非常辛苦,今天我们能不能换一下,你来做一个民间玩具,送给你的爸爸或妈妈,你陪他们一起玩,让上了一天班的爸爸妈妈们也重温一下儿时的乐趣,好不好?
【设计意图】民间玩具洋溢着大自然的神韵,记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同时也闪烁着无数民间艺人的心灵光彩,蕴含着普天下所以父母对孩子的一份慈爱,通过这种爱的转换,让学生制作民间玩具陪父母们玩,包含着孩子对父母的爱,以达到情感的交流。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你感兴趣的民间玩具,具体要求请看屏幕:
六.展示评价
所有手工放在桌子上,先请同学们自评、互评(让学生可以下位置玩玩不倒翁和陀螺),然后师评。
七.拓展
同学们今天开心玩得很开心吧,大家知道这些民间玩具都是由谁发明创做的吗?
对!他们都是由民间艺人和普通百姓们发明创做(播放制作过程的图片)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玩具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可是现在,有很多民间玩具快消失了,如下面的民间捏糖人现在几乎看不到了。(播放捏糖人视频)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走进淮安民间收藏馆,探索其他更多的质朴有趣的民间玩具,也别忘了把这极具乡土气息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设计意图】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了解到很多的民间玩具,但是民间的种类数量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民间玩具随着时间的流逝都逐渐消失了,所以要号召孩子们课后去了解其他民间玩具,除了探究它的制作方法,还要将它们 下去,发扬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