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一)
说课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小数加减法》(一)是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二位小数,学会比较简单的小数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教学有着坚实的旧知基础,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了小数的混合运算等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小数的加减法》教材主要安排了2个例题,本课时是第一课时不进位、不退位小数加法的教学。本课时主要让学生明确小数加法的意义,理解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当把相同数位对齐后再相加的道理。
(2)学情分析
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整数加减法会计算)。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3)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确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经历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索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4)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总结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位小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5)教法、学法
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本着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重视情景的创设,采取愉快教学法,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计算的内需。
2.大胆放手,重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索。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采用类推、迁移法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在深钻教材的前提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处于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位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的一般方法。
2.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看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说教学过程:
初步感知
课始,通过去菜市场买肉和菜这一生活情景,引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小数的加减法(一),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2.探究新知
在学生读懂情境图的同时,让学生自主提问,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及时捕捉,引出小数的加减法问题并列式。接着通过小组合作探索算法,体现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时,先通过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即把以元为单位的数,转化为以角为单位的数)来解答,然后迁移、类推整数的计算方法到小数的计算,最后得出相同的结果。在学生的交流汇报、讨论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这样灵活地使用教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巩固应用
(1)课本第83页试一试,完成竖式计算。
4.归纳总结
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通过经历自主尝试解决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过程,知道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
通过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这部分内容我先创设了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第一个问题是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一位小数加一位小数,引导学生把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小数中来.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第二个问题是探索一位小数减一位小数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有了小数加法的基础,我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交流。再组织学生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讨论在计算时的注意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和归纳计算方法。
5.说板书
08255一位小数加减法(一)
例1:
6.5+3.4=9.9(元) 6.5-3.4=3.1(元)
6.5??????????? 6.5
? +3.4?????????? - 3.4
3.1
答:买蔬菜和肉共用去9.9元,买蔬菜比买肉少用3.1元。
一位小数加减法(一)
例1:
6.5+3.4=9.9(元) 6.5-3.4=3.1(元)
6.5??????????? 6.5
? +3.4?????????? - 3.4
3.1
答:买蔬菜和肉共用去9.9元,买蔬菜比买肉少用3.1元。
457200-3843020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在设计板书时遵循了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