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僵硬(jiānɡ) 依赖(lài) 船舶(bó) 屋檐(yán)
B.哲学(zhé) 喧闹(xuān) 潜水(qián) 蝙蝠(biān)
C.气氛(fèn) 家雀(què) 画框(kuànɡ) 洋溢(yì)
D.锐利(ruì) 荧屏(yínɡ) 震撼(hàn) 杠杆(ɡànɡ)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豌豆 即使 虚弱 腾云架雾
B.苍蝇 恐怕 联系 无线电波
C.证明 舒适 按照 呼风换雨
D.奥密 曾经 耐心 出乎意料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经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他发生了呼风唤雨的变化。
B.赛前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夺冠当然是出乎意料的事。
C.弟弟一声不响地坐在房间的角落。
D.汽车在公路上横七竖八地奔驰着。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B.她感觉到了那金色的、温暖的阳光。
C.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D.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5.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下面的名句中没有强调“问”的重要性的一项是( )
A.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B.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C.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板桥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6.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初冬的早上,太阳像个红气球, 升起来,发出 光。雾 飘荡着,像一 条无比宽大的白纱巾。雾 散了,近处的田野、树林也看得清了。
A.慢慢地 轻轻地 渐渐地 淡淡的
B.慢慢地 淡淡的 轻轻地 渐渐地
C.渐渐地 淡淡的 慢慢地 轻轻地
D.渐渐地 慢慢地 轻轻地 淡淡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B.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C.“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
D.“好问则裕”的意思是:遇到疑难请教别人,就会变得富裕。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她的学习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据全班之冠。
B.他很早就对于天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C.一个人能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有良好的读书习惯。
D.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二、填空题
9.看拼音写词语。
kǒng pà jiāng yìng nài xīn gǎi shàn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zhé xué chāo guò yú kuài shū shì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10.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____)七(____)八 (____)声(____)响 呼(____)唤(____)
(____)动(____)动 腾(____)驾(____) 五彩(____)(____)
(1)院子里______地堆放着各种家具。?
(2)他沉默了许久,然后______地离开了。
11.根据语境,给“主”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新字填入括号中。
1.我全神贯(____)地观看魔术表演。
2.我扶着一位(____)着拐杖的老人过马路。
3.谎言像一只心灵的(____)虫,将人的心咬得面目全非。
4.地质勘探队员把露营地(____)扎在离村子200米远的地方。
12.比一比,再组词。
适(________) 即(________) 证(________) 唤(________)
括(________) 既(________) 征(________) 换(________)
13.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填序号)
探:A伸手摸取。B打听。C看望。D向前伸出(头或上体)。
1.有个绿东西从窗玻璃旁边探出头来,它是什么呢?(______)
2.你先探探他的口风。(_____)
3.他做这件事很容易,犹如探囊取物。(______)
4.每到节日,家属们都会来余队探亲。(______)
改:A改变。B修改。C改正。^
5.我们有错误就要改。(_____)
6.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_____)
7.这扇门太大,得往里改一下。(________)
14.选词填空。
洞察 洞悉
1.她是个敏感的人,能从对方的表情(______)他的内心世界。
2.(______)神奇的大自然,你会受益无穷。
一边……一边…… 因为……所以…… 无论……都……
3. _____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______飞机在夜里飞行 也十分安全。
4.蝙蝠______飞,______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5.夜里,蝙蝠______怎么飞,______不会跟其他东西相撞。
15.将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射到 绳子 登上 奥秘
滑落 裂缝 潜入 愿望
系着 空中 探索 深海
钻进 地上 寄托 月球
三、信息匹配
16.日积月累。(结合语境填名言警句)
妹妹是个“小问号”,不管做什么,总喜欢问“为什么”。妈妈有时候被她搅得心烦:“你怎么有这么多‘为什么’呢?”我笑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听了我的话,妈妈无奈地笑了。
在学习时,我们要多思多问,正如汉代王充所说:“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多思多问,才能取得成功。
做学问,一定要广泛地、多方面地学习,还要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切实地力行,这使我想起了《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笃行之”。
1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阅读的时候我们要动脑筋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______)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重点描写了第五粒豌豆用它的勃勃生机给一个虚弱的小女孩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与力量。 (______)
《蝴蝶的家》一文中,女孩的一番话使作者知道了下雨时蝴蝶的藏身之处,从而使作者不再为弱小的蝴蝶感到担忧。(______)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是生出来就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诫我们要虚心学习。(______)
四、语言表达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被装进玩具枪之前,它们从小孩的手中滑落到地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左右才到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蝴蝶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蝴蝶的________,________;蝴蝶的_______, ________。(将句子补充完整)
19.综合展示厅
有人说:“科学技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它的利大于弊。”也 有人说:“科技的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孩子沉迷网络,弊大于利。”你是怎么认为的? 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20. 阅读理解
人人都能成为“蜘蛛侠”
在一面白色的墙壁上,一位男性稳稳地贴在墙面上,而且他完全没有借助任何绳索和梯子,却能像蜘蛛一样在墙壁上肆意“走动”。要知道,在地面上,他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现在他竟然能攀登这面垂直的墙壁!是什么让他实现了“蜘蛛侠梦”呢?
原因在于他身上那套特殊的装备。这套特殊装备实际上是科学家们“偷师”大自然的成果。
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壁虎、蜘蛛等动物为什么可以在墙上跑来跑去而不会坠落?我们是否可以复制这种能力?于是科学家们决定先行研究壁虎。他们发现,在壁虎的脚趾上,有成千上万的微小绒毛突起。当壁虎攀爬墙壁或天花板时,这些突起会和它们发生紧密接触,产生范德华力,这样,壁虎就能贴在墙壁上,甚至在墙上走动或奔跑了。但即使是纳米级的仿壁虎脚趾,也远没有壁虎的“高超技艺”。
怎样才能让仿壁虎脚趾和墙壁更加紧密地接触呢?科学家们想到了压力。他们制造了带有许多绒毛的吸盘,加入了可以抽出空气的活塞,活塞通过脚部的马镫控制。当脚部的马镫下降时,活塞就可以从吸盘里抽出多余的空气,吸盘外的压力比吸盘内的压力大,吸盘受到挤压,吸盘上的“毛”就会贴近并紧紧抓住墙壁,激活范德华力。
这种吸盘和活塞的结合适用于较为光滑的平面,如果是凹凸不平的墙壁,反倒显得毫无用处了。对此,科学家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种动物身上——蜘蛛,希望能“偷学”蜘蛛爬行的“秘籍”。在观察蜘蛛在不平整的墙壁上爬行的过程时,科学家们发现蜘蛛身上有许多极为巧妙的向下的钩刺,当蜘蛛不小心悬空时,这些钩刺可以抓住墙壁的表面,保证蜘蛛不往下坠落。蜘蛛的巧妙结构让科学家们惊叹不已,他们将这个微型钩刺和磁铁结合,研制出了可以攀爬凹凸表面和金属材料的平面的设备。
壁虎和吸盘、蜘蛛和磁铁的结合几乎征服了所有材料和形状的表面,也许在未来,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蜘蛛侠”。
文中所提到的攀爬设备是科学家们从_______和_______身上得到启示而发明的。
文中画“ ”的句子起到的作用,不对的一项是( )。
A.承上启下 B.激发阅读兴趣 C.引发读者思考 D.总结全文
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几乎”一词能去掉吗?判断状状和成成的说法的对错。
状状:不能去掉。“几乎”一词说明这种设备并不能征服所有材料和形状的表面,只是征服 了大部分材料和形状的表面。 (________)
成成:可以去掉,对文章的内容没有影响。 (________)
下列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选一选。
A.短文内容 B.短文题目 C.描写手法 D.联系生活
我们小学生也能成为“蜘蛛侠”吗? (________)
短文中描写的这种攀爬设备可以应用在哪些地方呢? (________)
为什么蜘蛛可以在墙上跑来跑去而不会坠落? (________)
文中多处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________)
读完短文后,请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1.习作
你一定很了解班里的同学吧,性格温和的小明就像一只绵羊,脾气暴躁的小刚就像一头狮子……如果把你的班级想象成一个“动物园”,你周围的同学和哪些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
题目:班级“动物园”
要求:(1)选择3~5位同学作为描写对象,写出人物某个方面的特点。
(2)内容具体,语言通顺,不少于350字。
(3)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D
6.B
7.D
8.D
9.恐怕 僵硬 耐心 改善 哲学 超过 愉快 舒适
10.横 竖 一 不 风 雨 一 不 云 雾 缤 纷 横七竖八 一声不响
11.注 拄 蛀 驻
12.合适 即使 证明 呼唤 包括 既然 征途 交换
13.D B A C C A B
14.洞悉 洞察 因为 所以 一边 一边 无论 都
15.
16.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17.√ √ × √
18.它们滑落到地上。 放学后是谁接我回家呢?是我的妈妈。 他走了半个小时左右才到家。 翅膀是那样美丽 不能沾一点儿水 触角是那样纤细 飞行时我们很难看到
19.我认为利大于弊。科技的发展,使许多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电脑、汽车、洗衣机等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便利。火箭、卫星让我们可以探索宇宙的奥秘。当然,我们同时也要处理好科技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我们人类。
20.
壁虎 蜘蛛
D
√ ×
B D A C
这种装备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坏处?
21.范文:
班级“动物园”
我们的班级就像一个动物园,我的兄弟们就是动物园的主人,他们就是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
首先要说我的兄弟之一周豚哥,名副其实的海豚学霸级人物。老师出的题,周腾哥能以0.00秒的速度算出来,还能举一反三。每次考试稳坐前三名的宝座,我真服了他了。
接下来就要说说我的兄弟张狐狸。他做起事来像狐狸,玩游戏时像狐狸,休息时也像狐狸,什么时候都像狐狸,它就是一只名副其实的狐狸。
然后就来说一说八卦小达人——白鲨哥。只要一有同学凑在一起说话,白鲨哥就像箭一样飞快地跑过去凑热闹,然后又像箭一样跑回来告诉我们“第一消息”。你不觉得很像白鲨在捕捉自己的食物吗?
最后就要说一说段树獭了。老师让他做一件事,他总是要迟钝好几秒,写作业是最慢的,下楼站队也是最慢的,这不正符合树獭缓慢的特征吗?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动物园,一个温馨的动物园,一个快乐的动物园。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