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知道笔、墨、纸、砚被称作“文房四宝”。知道中锋、侧锋是中国画两种用笔方法。初步了解毛笔、生宣纸的性能。
技能:会执毛笔。能用水调出深浅不同的墨色。会用毛笔画出有变化的线条。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游戏式的体验学习,初步了解笔、墨、纸的性能,学习中国画的毛笔执笔方法和调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运用笔、墨、纸、水等材料开展游戏活动,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工具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毛笔的执笔方法。了解毛笔和生宣纸的性能,以及深浅墨色的表现。
教学难点:表现出有变化的墨色。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准备上课 准备上课
教学导入
1.欣赏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元代大画家赵孟頫的画。(PPT出示图片《秀石疏林图》)请同学们欣赏。提问:这是一幅什么画?主要用的那些工
具?
教师小结:中国画简称 “国画”,也叫水墨画。笔、墨、纸、砚是中国画的主要工具,这节课我们就来体验水墨游戏的乐趣。
2.板书课题----水墨游戏(一) 欣赏教材中的名家作品图片。
《秀石疏林图》。作者:赵孟頫。是一幅国画,用具有毛笔和墨汁,在生宣纸上完成。
感受作品带来的美感。认识新的绘画形式-----国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明确本课教学内容。
学习新知 1.认识文房四宝。
(1)介绍文房四宝。
出示文房四宝的图片。
笔、墨、纸、砚又称文房四宝,是我国古代文人书房必备的四样宝贝。我们初步认识一下它们。
(2)认识毛笔。
①毛笔由笔杆和笔锋两部分组成。笔锋又分笔根、笔肚、笔尖。
②材质:笔杆多用竹,也有其他材料。
笔锋有羊毫、狼毫、猪鬓等多种材质,不同材质性能也不一样。谁来介绍一下你自己带的笔?
(3)对于墨的知识你们又有哪些了解?
教师小结:墨分为墨块和墨汁。有松烟和油烟两种。过去人们使用使用墨时一般多以墨块在砚中研制而成。现在的人们多数都喜欢用墨汁,它比较方便使用。如今的砚台更多的是具有收藏和欣赏的作用。
(4)宣纸你们又知道多少呢?
教师小结:宣纸是供毛笔书画的独特的手工纸。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持久,有生宣、熟宣和半熟宣之分。
2.体验发现。
(1)PPT出示执笔方法学生自学方法,并演示。
(2)水墨变化游戏。
方法:毛笔先沾水再蘸墨在纸上任意划线会出现什么变化。
结果:笔中水分多时纸湿的面积大。水分少时纸湿的面积小。墨色有浓淡的变化。执笔的快慢力度轻重等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教师小结:这些中锋、侧锋、浓淡、干湿都是国画中用笔、用墨的方法。 听老师介绍。观看实物,动手触摸。
观看,识记。
介绍自己带的毛笔的笔杆和笔锋等。
展开思路,介绍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了解宣纸的用途及分类。
根据要求进行游戏,在过程中体验水墨游戏的乐趣。 知道什么是文房四宝。
了解砚台的用途。
感受生宣纸的性能。
感受墨色的变化,学习调墨方法。感受毛笔的性能。
欣赏探究
欣赏画家及学生作品。1.P27中如何通过大胆联想和适当添加,形成有趣的形象?
例如:《飞翔》墨块为主,有浓有淡,适当添加几条线就构成一只小鸟;《金鱼世界》以线为主,直、曲线、粗细、墨色变化丰富,水墨淋漓。
2. 小组合作:欣赏其他班级学生作品。以什么为主题,希望你们和他们画的一样好。
教师小结:我们的国画追求的是神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变现。 欣赏并思考,交流自己的认识。 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充分体验线条与墨块变化带来的趣味性。
艺术实践 1.作业内容:
用笔墨随意画出线条或墨块。通过大胆联想和适当添加,构成形象,形成有美感的画面。
2.作业要求:
①用笔墨随意画出线条或墨块,注意线条、墨色要有变化。
②通过大胆联想和适当添加,构成有趣的形象。
3.巡视指导:
(1)辅导重点:执笔姿势,调墨,行笔。
(2)辅导办法: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1.实践的方式:小组实践。
2.注意事项:(1)执笔姿势。(2)笔中蘸墨不宜过多。(3)环境卫生 。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展示评价 1.欣赏:学生发表游戏感受,对于其他组的作品提出看法及建议。
2.教师综合评价。
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寻找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对作品进行积极的评价。
3.小结:
今天我们感受到了笔、墨在宣纸上的魅力,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利用这些绘画方法描绘美丽的生活。 1.按规矩下座位直观欣赏同学作品。
2.发表自己的游戏感受,提出欣赏其他同学作品的看法及建议。 有趣的展览形式,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课后拓展 PPT出示几幅名家作品。
找一找你所看到的笔墨变化。 欣赏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热爱。
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自评:结合自己的作品及游戏活动过程,谈谈自己对笔墨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互评:观看别人作品谈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对同学的作品提出建设性意见。
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作品及学习活动的过程进行综合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自身发展的快乐。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小游戏来进行,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水墨的快乐,激发孩子们对水墨画的兴趣,我选择了较易表现的游戏作为尝试练习,很好的减少了大家的“畏难”心理,孩子们也能较好的完成。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自由创造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建构意义。最后我用语言表述,学生尝试用水墨线条表达,培养学生对水墨线条的感受力。 无论学生的水墨涂抹是什么样的效果,只要表现出了墨迹的“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等变化,教师就应让学生认识到他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使其充分感受水墨游戏的快乐和墨迹变化呈现的美感,让他们在自由的水墨空间中愉快地散步。通过画面的展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水墨的浓淡干湿和线的曲直粗细,并抒发了自己快乐和愉悦的心情。每个学生的点滴创造不单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卫生问题,课堂上教师还要强调卫生问题,整理学习用品,这是好习惯,也是一种能力?。
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