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一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14课 像什么呢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一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14课 像什么呢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08 12:3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像什么呢》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海绵基础上学习平面造型,它有别于学生课堂中用画笔直接作画,是指导学生根据已经准备好的海绵,通过观察它印出来的大小、形状等,进行想象,看看并说说它像什么,然后进行画外添画、画内添画、内外组合添画以及添加背景完成自己的作品,更加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脑能力,也更加富有趣味性。
二 学生情况
一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不高,如果单纯地并直接的让学生在脑海中搜索各种事物之后再在海绵上进行修剪,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略有挑战,并且也耗费大量时间,而让学生根据海绵印出的大小、形状进行想象并添画就轻松很多,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会得到一定的开发,也有利于后续教材中想象画的完成。
三 教学手段
本课的教学各环节设计以轻松自然、生动有趣的谈话方式为主,谈话教学时师生双方发问解答、双向交流思想的活动。史蒂文斯认为,有效课堂提问是形成有效教学的核心,也就是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欣赏感知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所感知获得创意;讨论体验式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拓展思维大胆想象;多次尝试创作,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经验,掌握方法。
四 教学具
教具:课件、海绵、印泥、范画
学具:海绵、印泥、画笔、勾线笔
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海绵印出的图样中想象添画。
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海绵的大小及形状,进行想象和添加,制作一幅海绵添画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先印再想象,最后添画
难点:根据海绵的大小、形状大胆想象,添画。
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观察寻找” ——趣味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放的是关于什么的歌曲啊?
生:是天上的云朵。
师:真棒,小朋友们,天上的云朵每天都会出现,但是你有仔细观察过这些云朵吗?它们像什么呢?
生:第一个像爱心,第二个像小狗…
生: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呢,但是老师今天想给你们增加点难度,所以今天带来了和天空中的云一样软绵绵轻飘飘的,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海绵宝宝,它可有话跟小朋友们说呢。
哦,原来它想让小朋友们帮个忙,他也有好多的兄弟姐妹呢,他的兄弟姐妹们长得也各不一样呢,你们看,有三角形、正方形,还有一些不规则形状的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个海绵家族的宝宝,这些海绵宝宝都想变变装,我们给他们卸个妆,它们都认为自己最优秀,自己的形状可以让小朋友们想象变化出最多的事物,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帮它们,看看它们究竟都《像什么呢》谁是百变之王呢?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心理比较单纯,思维比较直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白云导入课题,难度适中,同时海绵宝宝是孩子们看过的卡通形象,更加具有亲切感,学生更容易将自己代入课堂,课题切入的顺其自然,开门见山。)
“体验尝试” ——自我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1利用形状 想形象
师;首先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观察海绵宝宝,我们请来了印泥朋友,将海绵宝宝卸个妆,将海绵放在印泥里按一按洗个澡,翻过来看看,是否都沾上了印泥,如果没有,就再按几次,印完后,将海绵宝宝放在作业纸上不能移动,一只手放在海绵上方,另一只手叠放在这只手上,按压几次,最后将海绵宝宝放在我们的纸袋里。(设计意图:虽然仅仅是一个小视频,但是就足够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做,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也为接下来的作业打下基础。)
师:老师刚才的这只海绵宝宝印好了,你们看,它像什么呢?能说一说吗?
生:我觉得像一把伞。
生:略。
师:海绵家族实在是太大了,我又印出了两个海绵宝宝。看看这只海绵宝宝像什么呢?
生:像一座房子,上面像屋顶。
师:那它还像什么呢,老师播放个声音,你就能猜出像什么了。(播放铃铛的音效。)
生:是铃铛。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太厉害了,铃铛上窄下宽,左右摇动,发出清脆的声音,有了前两个经验,你能说说老师的第三张海绵宝宝像什么吗?为什么,哪里像?
生:像狐狸,因为狐狸的脸是三角形的,坐着时也是三角形的。
师:夏天时,小女生还喜欢穿连衣裙,这个海绵宝宝还有点像小朋友的连衣裙,正说着,有个海绵宝宝已经迫不及待的像让别人帮他变化了,它跑到了一个小女孩的身边,小女孩有上面三种选择,你觉得小女孩会把它变成什么呢?
生:变成水壶,因为海绵多出来的部分有点像壶嘴,海绵的长方形部分有点像水壶的壶身。
师:刚才为什么我们一看到海绵的样子,就能知道它像什么呢?因为我们想的东西和海绵的样子很像。我们还有一种说法叫看形状(引导学生说出形状二字)
2 变换方向 想形象
师:有的同学可能会问,老师我要是印完之后看不出海绵宝宝像什么,该怎么办呢?那就请海绵家族里面最调皮的海面宝宝来告诉大家吧,它也有安分的时候,它直直站立的样子像什么呢?
生:像熊老虎和扎着头发的小女孩。
师:有时候它又很调皮,玩起了倒立,它又像什么了呢?
生:像小汽车和桃子。
师:小海绵不仅会倒立,它最大的本领是单手支撑,看看它又像什么了呀!
生:我觉得有点像乌龟和电话。(课件展示乌龟等)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并不是很多,如果仅仅是一个方向思考,会比较局限,老师在课件上直接转动方向,会让学生有不一样的体验,学生作业时,如果某个方向想象不出像什么,可以自己变换角度,重新思考。)
师:通过刚才这个调皮的海绵宝宝,转来转去,改变了方向,我们想出了好多漂亮的形象。如果海绵宝宝印出来,我们想象不出它像什么,那我们可以把它转一转,换个方向想一想,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老师在课前也印了个海绵宝宝, 我把它变了三个方向,添画成了下面的三幅图,你能找出老师是根据上面哪个方向的海绵添画成的吗?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帮老师连连线,下面四个角度分别对应哪一幅添画。(课件出示四个角度同一形状的海绵印记,下方出现四个被打乱的用以上不同角度添画的不同事物。)
生:略
师:海绵宝宝知道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很厉害,但是不知道我们的合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怎么样?海绵宝宝想测试一下大家,用老师桌上引有海绵的作业纸,进行添画,哪组添画的多哪组获胜。
师:刚才我们为这个小海绵变化了好多种事物,有个小海绵不高兴了,它也想变一变,你们看看,它像什么呢?像个吃冰淇淋的女孩,可以外面添画,里面添画,也可以添加适当的背景。我们刚才印出的都是几个海绵,一个海绵进行添画叫独立添画。
3 组合造型
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伙伴,海绵宝宝也有,虽然小海绵在这次谁是百变之王争霸赛中,你争我斗,但是平时它们还是很友好的相处呢,不信你们看!(课件出示两个不同形状的小海绵在一起)它们在一起时,又像什么呢?再来看看这组小伙伴,他们又像什么呢?
生:略
师;今天有两位小伙伴一起组团来变一变的,也有三个小伙伴一起组团的,你们看,这三个海绵宝宝待在一起又像什么呢?像这种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海绵宝宝进行添画,叫做组合想象。
小结:海绵添画,可以单独想象,也可以组合起来想象。
师:海绵宝宝看见不仅可以一个海绵可以想象添画,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都可以,所以它又想来考考大家了。(课件展示一幅印有两个红色圆圈的海绵印记)老师左边添画成了花瓶里放花朵,另一边变成了房屋的屋顶,你们觉得,哪种添加想象更合适呢、为什么?
生:花朵,因为海绵的印出来的圆圆的样子和花朵的样子有点像。
师:真棒,所以不管是单独想象还是组合想象,都要根据它的形状来想象,像什么,就添画成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连线题,让小朋友们知道同一种形状可以有不同的联想,变化角度后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也为学生的作业提供更多可能性,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
4 试一试
师:海绵宝宝喂了更加放心地让我们变变海绵宝宝,决定来个终极考验,既考考老师,也考考你们。下面这三个海绵宝宝,你觉得像什么呢、(课件展示两个单独海绵的想象,一个组合想象造型)
1教师说一说第一幅图像什么,哪里像,并且在黑板上示范画一画。
2请小朋友说说另外两个像什么,哪里像,让小朋友说说像什么,并且请她上台板演,板演完后,问问其他同学有什么需要添加的,让另一位同学帮忙完善。
3老师印出的两个海绵宝宝,一时间看不出到底像什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转一转,变化方向。
师:真厉害,我们刚学的内容就能灵活运用了呢,老师把它转了转,像一辆卡车,老师加上轮子,驾驶舱,方向盘、再给它添加点货物,一辆卡车就完成啦!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画内添画,画外添画,加背景需要通过直接的画面教授,否则无法理解,而且让学生上台板演,一方面检验小朋友的对之前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吸引学生注意力,抓住学生视线。)
三 欣赏学生作品
师:学习完老师的设计方法了,如果想变出更多的事物,那还得学习学习我们同龄人作品,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如何变的吧。(课件展示:独立的、组合的)
(设计意图:利用播放同龄人的作品,一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内外添画再加背景,另一方面,他们会有一种好胜心,会觉得自己会画的更好,也有利于作业的呈现。)
三、“大胆创作” ——自主探究,关注学生的创造过程:
师:上课一开始老师就说今天大家正当百变之王,老师刚才也印出了一些,剩下的大军其实在小朋友的手里,你们身边的小海绵好像等不及了呢,也想让你们赶紧设计添画呢,也想争当今天的百变之王呢!下面就请大家跟着音乐先用印泥按一按印在老师发给大家的纸相框里再进行添画吧。(课件播放音乐,并出示作业要求:利用组合想象,画内添画,画外添画,内外组合添画完成作品,并添加背景,涂上颜色。 )
四、“展示分享”——体验成功,促进学生的多元评价:
学生大胆表达自己以及他人作品的看法,说出作品的独特之处,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师进行总结评述。
自评:夸一夸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会想到添画成这个事物。
互评: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说说为什么;给一些作品提中肯的建议,说说怎样想或者怎样画,效果会更好,教师可以适当添加,给予指导。
师评:展评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
“知识牵引”—— 拓展延伸,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用海绵进行添画的方法,知道了添画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对想象添画的方法进行总结)其实添画的方法还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利用其它材料完成的作品吧!这些是撕纸添画,我们在上手工课时剩余的卡纸会被扔掉,为了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我们可以用卡纸进行添画。更有果蔬想象、手指添画。
师: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了想象和创造,希望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给他们带来惊喜与快乐吧!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创作出更多有特色的作品。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