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新课标版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综合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4
一、选择题
1.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C.[H]+O2→H2O;线粒体内膜
D.H2O→O2+[H];囊状结构薄膜
2.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代谢过程,图中①~⑦代表各种物质。有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
A.在有光的条件下,图中物质⑥可由⑤分解而来
B.图中④代表的是细胞生命活动可直接利用的一种能源物质
C.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则图中①→②→①的循
环不能进行
D.进入相应结构的物质⑦中可能包含有图中的物质⑥
3.将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绿色植物叶片的哪种色素提取液上,可获得该吸收光谱(图中的暗带表示溶液吸收该波长的光后形成的光谱) ( )
A.类胡萝卜素 B.叶黄素 C.胡萝卜素 D.叶绿素a
4.证明生物酶具有催化性、特异性、高效性实验,选用的对照条件分别是 ( )
A.化学催化剂,同一物质,自然条件
B.自然条件,不同物质,化学催化剂
C.自然条件,同一物质,化学催化剂
D.化学催化剂,不同物质,自然条件
5.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叶绿体色素与ATP的合成有关
B.叶绿体色素参与ATP的分解
C.叶绿体色素与O2和[H]的形成有关
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
6.右面是植物细胞内的部分物质代谢简图,由b过程生成物质A所需的物质条件是
A.酶、CO2 B.酶、CO2、ATP
C.酶、NADPH、ATP D.酶、CO2、NADPH、ATP
7.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同种相似植株放在不同的钟罩内,以下关于本实验的目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 )
A.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大 B.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
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 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
8.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龙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B.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故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9.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3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
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水
10.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②酶的活性与pH有关 ③酶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 ④酶之所以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提供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⑤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 ⑥温度过高和过低对酶活性影响的原理相同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⑤ ①产生的[H]和①③⑥
11.如图,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
1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①②⑤ B.②④③ C.②③⑤ D.②④⑤
13.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 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14..下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1、S2、S3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S1+S3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B.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
C.若土壤中缺Mg,则B点右移,D点左移
D.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
15.如图甲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改变(其他条件不变),水稻对CO2的吸收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叶肉细胞中的某种生理过程。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叶绿体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f
B.A点时,反应ADP+Pi→ATP需要的酶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光照在CD之间时,反应ATP→ADP+Pi只发生在细胞叶绿体的基质
D.光照在CD之间时,d的移动速度较快
1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
B.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
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 胞中进行
17.下表为一项实验设计方案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对结果的解释,合理的是 ( )
步骤 操作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1 加2%淀粉液 2 mL 2 mL 2 mL
2 加稀释唾液 2 mL 2 mL 2 mL
3 保温5 min 37℃ 100℃ 0℃
4 滴碘液 2滴 2滴 2滴
5 记录结果 淡黄色 淡黄色 淡黄色
A.唾液淀粉酶在37℃时活性最高
B.温度对酶活性影响不明显
C.碘液对淀粉的显色反应不明显
D.保温前酶已催化淀粉水解
18.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
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B.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C.a、b、c表示底物的浓度,则a>b>c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a>b>c
19.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A中合成ATP的部位是在基粒类囊体薄膜上
B.B中的ATP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
C.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相同
D.D中能量的去向是用于耗能的生命活动
20.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分别属于 ( )
A.自变量和因变量 B.无关变量和因变量
C.无关变量和自变量 D.因变量和自变量
二、填空题
21.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种子从萌发到幼苗形成再到发育成为成熟植株,在分子、细胞、个体水平上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了研究小麦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应选择根尖分生区处于有丝分裂 期的细胞进行观察,找到分生区的依据是 。
(2)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一种生物膜及其所完成的一个生化反应。①、②和③三种物质中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 ] 。该生物膜上还能产生ATP,该处产生的ATP的作用是 。
(3)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mg/100 cm2叶·小时(用CO2吸收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依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措施提高小麦产量。
②请在图乙中用虚线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4)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强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促进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请自选实验用具完成以下实验以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及高度均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成两组。
第二步: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观察两组幼苗的高度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40℃时,植物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________(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_____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________℃最佳。
(5)在图甲和图乙中绘制下列有关曲线:①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请改用O2的吸收量(mol/h)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并在图甲中再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②在图乙中再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
23.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种子从萌发到幼苗形成再到发育成为成熟植株,在分子、细胞、个体水平上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了研究小麦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应选择根尖分生区处于有丝分裂 期的细胞进行观察,找到分生区的依据是 。
(2)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一种生物膜及其所完成的一个生化反应。①、②和③三种物质中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 ] 。该生物膜上还能产生ATP,该处产生的ATP的作用是 。
(3)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mg/100 cm2叶·小时(用CO2吸收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依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措施提高小麦产量。
②请在图乙中用虚线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4)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强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促进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请自选实验用具完成以下实验以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及高度均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成两组。
第二步: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观察两组幼苗的高度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图是研究种子萌发的实验装置,两个瓶内的种子在实验前都经过适当的福尔马林溶液的冲洗消毒,乙图表示两个保温瓶内的温度在6天中的变化。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X瓶内的温度从第4天起基本不再上升,这是因为 。
(3)该实验设计对照组Y瓶的目的是 。
(4)假若Y瓶内的种子没有经过福尔马林溶液的冲洗,下列曲线图中,能正确显示瓶内温度变化的是 ,理由是 。
(5)某实验小组对青蛙与小鼠在不同温度中氧气的消耗量进行研究,结果如图,该图有几处错误,请列举出来。
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巴斯德效应”的发生是因为发酵容器中存在氧气,并参与有氧呼吸过程,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而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有氧气参与,并与[H]结合产生H2O,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2.B
3.D
解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色素主要吸收了红光和蓝紫光,所以该色素为叶绿素a。
4.B
5.B
解析 叶绿体色素参与光反应,主要是吸收和传递光能,光解水,同时产生O2、ATP和[H]。
6.C
7.A
8.D
9.D
解析 图中①→②表示光合作用过程,②→①表示有氧呼吸过程,②→④表示无氧呼吸过程。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被光解为[H]和O2,在暗反应阶段[H]用于C3的还原,故A正确;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水,需要氧气的参与,故B正确;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乳酸或酒精和CO2,故C正确;在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都产生[H],[H]和O2结合产生水,这里的[H]并不都来自水,故D错误。
10.A
解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机理在于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温度过高会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
11.B
解析:酶可以有效降低活化能,以保证细胞内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高效地进行。酶降低的活化能=没有酶催化所需的能量-有酶催化所需的能量。
12.D
13.D
14.D
15.C
16.B
解析 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进行的条件及物质变化。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物及氧气,同时储存能量,但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与光合作用相反,是活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理活动。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只有B选项符合要求。
17.D
18.B
解析 本题考查反应物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在同一反应时间内,a中反应物的量最低,c中反应物的量最高,则可能是a中酶浓度高,c中酶浓度低。
19.C
解析:图中A是光反应,B是暗反应,C是细胞呼吸,D是ATP的利用,A中合成ATP所需能量来源于光能,C中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葡萄糖。
20.C
二、填空题
21.(1)中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 (2)② 蛋白质 为暗反应(或C3的还原)提供能量 (3)①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0 CO2浓度 施加有机肥、合理密植(有一项即可得分)
②(如图)
(4)实验步骤:第二步:对照组:给予适宜的可见光光照一段时间 实验组:给予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光照相同的时间 第三步:测量两组植株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对照组植株高于实验组,且实验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高于对照组
22.(1)ATP和[H](NADPH) (2)温度 无光(或黑暗) (3)不能 B (4)C 25
(5)如下图
解析:(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还原氢和ATP。(2)在甲图中,A点时无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影响呼吸作用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在图乙中,为排除光照时对气体交换量的影响,可以在无光或黑暗的条件下进行测量。(2)在图丙中40℃时真正光合速率已经很低,而呼吸速率很高,说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较低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较高,使植物体总有机物量减少,不能显示生长现象。在5℃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可用甲图中的B点表示。(4)大棚蔬菜在种植时,白天应在较大光照强度下,以增强光合作用,温度应在真正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时,即图丙中的25℃时最好。(5)在绘制氧气的吸收量曲线时,对应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曲线,找到光照强度为0时氧气的消耗量、光照强度和呼吸强度相等时的B点和最大二氧化碳吸收量时氧气的释放量,绘制出氧气吸收量的曲线。从图乙可以看出D点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释放的CO2为0,在氧气浓度为0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1,两点进行描线即可得到曲线。
23.(1)中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 (2)② 蛋白质 为暗反应(或C3的还原)提供能量 (3)①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0 CO2浓度 施加有机肥、合理密植(有一项即可得分)
②(如图)
(4)实验步骤:第二步:对照组:给予适宜的可见光光照一段时间 实验组:给予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光照相同的时间 第三步:测量两组植株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对照组植株高于实验组,且实验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高于对照组
24.答案 (1)探究(证明)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的变化 (2)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维持在一定水平,产热量不再增加 (3)排除其他自然因素的干扰,证明X瓶的热能只能来自萌发的种子(要说清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三者的关系) (4)A 在开始两天,Y瓶内的温度变化轻微,但随后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等)大量繁殖,呼吸作用逐渐增强,释放大量热能 (5)颠倒表示纵横坐标变量;没有标出氧消耗量的单位;没有标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哪种动物。
解析 (1)从两个实验装置图和坐标图来看,甲图中,Y是X的对照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种子萌发过程中温度的变化。(2)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呼吸速率加快,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速率减慢,呼吸强度逐渐趋于稳定。X瓶内温度从第4天起基本不再上升,说明此时起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基本保持稳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产热量不再增加。(4)若Y瓶内的种子没有经过福尔马林溶液的冲洗,瓶中的微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可以产生热量,开始时微生物的量很少,随后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热量增加,最后趋于稳定,所以对应的曲线图应该为A。(5)在绘制坐标图时,一定要注意标明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含义,单
位以及曲线所代表的含义。在所给的坐标图中氧消耗量没有单位,纵横坐标颠倒,且曲线表示哪种动物也没有标出来。青蛙是变温动物,小鼠是恒温动物,变温动物随着温度的增加,耗氧量增加;恒温动物在温度低时耗氧多,在温度高时耗氧少。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