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凤阳花鼓
教学目标
1、我能初步认识花鼓,感受安徽民歌的风格。
2、我能学会歌曲《凤阳花鼓》并且能熟记歌词。
3、我可以完整演绎《凤阳花鼓》并为其创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凤阳花鼓》,并积极参与演唱和编创活动。
教学难点:能够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词部分,尤其是能够唱好一字多音处;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衬词部分。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互动
一、互动
1、学生欣赏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2、师生互动(学生跟着老师做动作)。师:同学们,下午好!欢迎走进音乐课堂,很高兴见到你们。师:刚才的音乐好听吗?(学生回答)
师:那谁能告诉大家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请学生回答)
师:它又是什么地方的民歌?(请学生回答)
师:那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地方的民歌?(请学生回答)
活动2【讲授】引入新课
二、新课导入
1、了解并认识花鼓
师: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出示课件)。
师: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它唱好呢!(学生回答)师:首先我们看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一遍。带着对这些任务的追之心,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随音乐走进安徽来了解一下《凤阳花鼓》的产生和它的由来(播放课件)老师随课件讲述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但是在这里却有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凤阳花鼓",(点击凤阳花鼓的图片)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口唱小调。歌词都是较为悲切的内容,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
师:花鼓也是一种鼓,也有它自身特有的打击方法,下面我们再来观察几组图片,看看花鼓是如何打击的?(播放课件花鼓图)。师: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小花鼓一般是左手拿鼓,右手拿鼓棒,它的打击动作随舞蹈动作而定。
活动3【讲授】学唱新歌
三、学唱新歌
1、学习新的节奏型
师:了解了花鼓的打击方法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里面的几个新的节奏型。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己练习
(3)师生一起做节奏练习
2、下面我们就怀着喜悦的心情唱唱这首新《凤阳花鼓》
(1)播放课件学生齐读歌词。
(2)教师范唱,学生听音乐律动。
(3)好,同学们整体感知了这首歌喜欢吗?(学生回答)
(4)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来学唱歌曲,老师教一句,你们学一句。
(5)为了让同学们将歌曲演唱的更加流畅,请同学们用“u”和“La”音哼唱歌谱各一遍。(教师为学生伴奏)
(6)跟琴演唱歌曲:学生自己学唱。
(7)师生共同演奏歌曲。
(8)巩固歌曲:跟伴奏带唱歌曲。
活动4【活动】创编活动
三、创编活动
师:现在又到了你们展示才艺的时间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出的题目是用肢体语言来表演歌曲(学生自由表演)
活动5【活动】音乐欣赏
四、欣赏黄梅戏(师生跟音乐律动)
活动6【讲授】小结
五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凤阳花鼓》,高兴吗?
活动7【作业】作业
六、作业:请将这首好听的歌带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