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散文诗二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2.熟读背诵两首诗歌。
3.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
4.学习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领悟诗歌情感,掌握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2.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自读批注方法:
1.初读,边读边用符号批注。段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生字难字“●”、生词用“〓”、有疑问处“﹖”、容易写错、读错的字“△”、承上启下的句子“_”、文中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后,他(她)做了哪些事用“()”圈出。
2.默读,用文字批注:在文中标出生字的拼音、生词的语境意义;在文后批注这首诗写了什么?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散文诗。
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2.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美丽。
3.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1)而惟独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2)在没有看到《飞鸟集》之前,冰心初期的诗作只是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受到《飞鸟集》的影响,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这就是《繁星》《春水》。
二、预习任务
1.查阅资料,了解作家及其作品。
2.诵读课文,体味清新雅致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情感。
3.默读课文,完成文中的四处批注。
三、预习检测
(一)《金色花》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⑴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笑,却一声儿不响。
⑵我要悄悄地开放花bàn(
)儿,看着你工作。
⑶走到做dǎo(
)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
)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⑷我便突然地再落(
)到地上来,有成了你的孩子。
《金色花》作者
(国名),193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诗集
。
3.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项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4.“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朗诵时应读出“妈妈”的
语气。
“我不告诉你,妈妈。”
朗诵时应读出“孩子”的
语气。
《金色花》结尾"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品味这一句的妙处。
答案;1.(1)匿
(2)瓣
(3)祷
xiù
(4)luò
2
.印度
《新月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
等。
3.D
4.爱怜,责怪
调皮,撒娇
5.
妈妈称他为“坏孩子”的“坏”是调皮、淘气的意思,是贬义褒用。那孩子故意不告诉妈妈自己在哪里。母子和谐生活的情趣,令人陶醉;孩子的娇憨之态可掬,令人爱不自禁。
(二)《荷叶·母亲》
1.填空。
冰心原名________,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______文学家。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在她的《______》《______》等许多作品都表现了对“母爱、童真、自然”的歌颂。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并蒂(
)
花ruì(
)
菡萏(
)
qī斜(?
)
荫蔽(
)
Zǐ妹(
)
3.简答题。
(1)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一句?其表达方式是什么?
(2)作者心情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3)品读课文,理清层次。(填段落序号)
送莲(1)——忆莲(
)——看莲(
)——悟莲(
)
答案:1.谢婉莹
儿童
《繁星》《春水》
2.dì
蕊
hàn
dàn
攲
yìn
姊
3.(1)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抒情议论
(2)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3)送莲(1)——忆莲(2、3)——看莲(4—7)——悟莲(8、9)
【课中导读】
《金色花》
一、诗文朗诵
1.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明确:——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
2.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示例: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二、感知诗意
1.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明确:写了“我”(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
2.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
请用“当妈妈
时,我就
”的句式来说一说。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明确: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第一次嬉戏(1~4):“我”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第二次嬉戏(5~6):“我”在妈妈读诗时,将影子投射到书页上。
第三次嬉戏(7~9):“我”在妈妈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她身边,恢复了原形。
看似是孩子与母亲嬉戏,表达的是孩子对母亲的:喜爱、依恋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明确: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4.妈妈见到孩子说“你这坏孩子”?妈妈真的是在骂他吗?
明确: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到了孩子,又惊又喜,这是嗔怪的语气。
嗔怪(chēn
guài)表面上是责怪,但其中包含爱或者撒娇的成份多一些。
5.体会下面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明确:这是我的撒娇,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明其妙才好。
三、深入探究
1.泰戈尔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呢?
明确:①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
②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
他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方便和妈妈捉迷藏。因为金色花的树枝、花瓣、花香、树影,可以和妈妈所有的日常活动接触,无时不在地提醒她注意我。金色花的圣洁也可以代表孩子的纯真。
2.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
明确:表现了家庭的天伦之爱,表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圣洁。
美在构思新奇巧妙,充满童趣;
美在想像丰富;
美在文风活泼调皮;
美在语言清新;
美在托物抒情。
●想象美
《金色花》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天真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与妈妈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人性美
故事虽短,但是有完整的情节,情节发展有波澜。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的性格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的性格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两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善良、善意是母子两人性格表现的主旋律,而“我”的“诡谲”与母亲的“受骗”则与主旋律“不和谐”,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创造出特殊的意趣。
●构思美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诗人借助想象,设计了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嬉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四、读后感悟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
的孩子,一位
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交流点拨】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附:泰戈尔经典语录
1.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2.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
3.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4.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5.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
6.天空不曾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五、随堂练习
1.品读全诗,借鉴本诗的手法写作,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现对父母的爱。
2.如果哈里·波特送你一次魔法,你可以变成任何一样东西,去感恩母爱,那么,你会变成什么?
用“妈妈,假如我变成了______,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回答。
示例(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康乃馨,我要放在妈妈的床头,让她的梦也有香味。
示例(2)假如我变成了一只小鸟,我要时刻飞在妈妈的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她听。
明确:
⑴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⑵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⑶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伞,我要为妈妈遮风当雨……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椅子,我要让妈妈下班后坐在椅子上消除一天的疲劳……
《荷叶·母亲》
一、朗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闭上眼睛,静心去听,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和情感)
2.自由朗读。(用舒缓、柔和的语调,带着浓浓的情感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品读课文,理清层次。
明确:送莲(第一自然段)——忆莲(第二、三自然段)——看莲(第四至七自然段)——悟莲(第八、九自然段)
2.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明确: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图画中包含了红莲、荷叶;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因此,要读出感情,语速要稍慢,读出温馨和深情。
3.课文的重点是写红莲。文章四次写看到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的形态如何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的?
天气情况
红莲的样子
一看红莲
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开满了,亭亭玉立
二看红莲
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
左右攲斜,无依无靠
三看红莲
雨势并不减退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动摇
变式题:作者看了几次红莲?其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交流点拨】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时的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
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烦闷”是因为半夜的雨让白莲凋谢了,白瓣儿像小船一样散漂在水面上,开得正艳的红莲会不会遭遇白莲的命运呢?
“不适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红莲被打得左右攲斜,“我”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散尽”是因为母亲唤我回屋的同时,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正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母亲保护女儿的同时荷叶正保护着红莲(暗示母亲像荷叶)。
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花本无情人有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那么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
【小结】将情绪寄托于具体的景物。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为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设置生动的情景。写母亲是抒情,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三、文本解读
1.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埋下伏笔。
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荫庇下的幸福。
2.作者因何烦闷?
明确:①天气: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②白莲: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3.而此时出现在作者眼帘的红莲又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开满了,亭亭地立在绿叶间。(红莲盛开,显示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情境)
4.红莲的盛开,相较于白莲,似乎是让人欣喜的一幕,它有没有缓解作者烦闷的心情呢?为什么?
明确: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作者担心红莲的命运会和白莲一样。
5.红莲有没有步入白莲的后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红莲却不摇动了。
6.看到此幅情景,作者的感受是?
明确:
作者看到这一幕,想到了母亲就是那荷叶,而“我”就是那个躲在母亲身下的红莲。
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花本无情人有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那么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
7.文章题为“荷叶母亲”,哪一句话写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段。
(这也是作者表达心灵感受的句子,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其表达方式是抒情、议论。)
明确: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明确: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
(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明确: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3)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曲终见主旨,总结宕开一笔,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自然界的雨点是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涉及面广,内容纷繁。谁来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高潮。
四、深层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赏莲呢?
明确:(1)因为自家院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我”是风吹雨打下的红莲,而母亲是替红莲抵挡风雨的荷叶。写红莲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既充满了爱意,又顺理成章地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温馨感人。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激之情。
(2)红莲是全文着力描写的对象。课文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
(3)在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之前,作者先从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写起,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2.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试着从写景、意境、感情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明确:文章美在三处:一是场景美,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二是意境美,作者被美景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幻化出“荷叶母亲”如诗如画的美好形象;三是情感美,母亲是纯洁的,总是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量;母亲是无私的,她将永远荫蔽着你,伴随你一生。
五、语言赏析
作者借助圣洁美丽的景物赞美了世上至善至美的亲情,美丽的景和感人的情是通过优美的语言传达给我们的,你认为哪句话写得美?找出来赏析一下。
①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明确:运用比喻,写出了花瓣的颠簸、飘摇不定。
②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明确:“开满”和“亭亭”写出花开得很精神抖擞的样子,富有生命力。
③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明确:“繁密”写出了雨下得急,“攲斜”写出了红莲不堪风雨侵袭,楚楚可怜的样子。
④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无力的水珠”象征了什么?
明确:象征着在母亲的保护伞下,一切的困难阻碍只不过是如此脆弱的水珠而已。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荷叶为保护红莲而显示的勇敢坚强精神,也让人感到在荷叶的保护下,红莲安全了。
六、写法探究
作者是借助荷叶来歌颂母亲,这种写法叫什么?
明确:触物生情、借物喻人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
,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
,文中将“我”
比作
“风吹雨打的荷花”
;将母亲
比作“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
,歌颂了母亲对子女无私奉献的爱。
七、随堂练习
1.这首散文诗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你也可以用这种手法写一句话表达对母亲的爱。
示例:母亲,如果我是红莲,你就是荷叶,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如果我是________,你就是__________,心中的_雨点来了,除了你,谁___________________?
(水滴
大海
是我广漠奔流中的依靠)
2.用“母亲是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句话,赞颂母爱。
示例: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
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
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八、拓展阅读
让我怎样感谢你(汪国真)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课后导练】
一、阅读《金色花》,回答问题
假如我变成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哪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金色花》的写作主旨是什么?是借助什么抒发的?
表现孩子对母亲的爱。金色花。
2.你认为诗中塑造的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一个怎样的孩子?
充满母爱的伟大的母亲,热爱母亲的顽童。
3.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词句。
(1)文中“笑嘻嘻”“摇摆”“跳舞”表现了孩子的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活泼、天真、快乐、可爱。
(2)“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的什么心理?为什么?
孩子不想让妈妈知道。他不图妈妈的夸奖,只求妈妈生活得更加快乐、温馨,所以就瞒着妈妈。
(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4.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
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二、阅读《荷叶·母亲》,完成练习题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922年7月21日
1.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第二、三段交代八九年前的作用是(?D)(2分)
A.说明我喜欢莲花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B.抒发自己对故乡园院中红莲的思念之请,借以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C.写一段趣事,丰富文章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D.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揭示设下伏笔。
3.文章展示了作者的心情变化,请写出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 受了感动
4.根据上下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中的“不宁的心绪”指什么?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2)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而深受感动,这是为什么?
因为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红莲,无畏地为红莲遮蔽大雨,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作者的内心被深深触动,感受到母亲为自己的付出,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母亲无私地帮助自己。
(3)从文章中摘取一个词语概括“荷叶·母亲”的形象。
勇敢慈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散文诗二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2.熟读背诵两首诗歌。
3.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
4.学习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领悟诗歌情感,掌握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2.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自读批注方法:
1.初读,边读边用符号批注。段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生字难字“●”、生词用“〓”、有疑问处“﹖”、容易写错、读错的字“△”、承上启下的句子“_”、文中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后,他(她)做了哪些事用“()”圈出。
2.默读,用文字批注:在文中标出生字的拼音、生词的语境意义;在文后批注这首诗写了什么?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散文诗。
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2.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美丽。
3.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1)而惟独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2)在没有看到《飞鸟集》之前,冰心初期的诗作只是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受到《飞鸟集》的影响,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这就是《繁星》《春水》。
二、预习任务
1.查阅资料,了解作家及其作品。
2.诵读课文,体味清新雅致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情感。
3.默读课文,完成文中的四处批注。
三、预习检测
(一)《金色花》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⑴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笑,却一声儿不响。
⑵我要悄悄地开放花bàn(
)儿,看着你工作。
⑶走到做dǎo(
)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
)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⑷我便突然地再落(
)到地上来,有成了你的孩子。
《金色花》作者
(国名),193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诗集
。
3.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项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4.“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朗诵时应读出“妈妈”的
语气。
“我不告诉你,妈妈。”
朗诵时应读出“孩子”的
语气。
《金色花》结尾"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品味这一句的妙处。
(二)《荷叶·母亲》
1.填空。
冰心原名________,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______文学家。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在她的《______》《______》等许多作品都表现了对“母爱、童真、自然”的歌颂。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并蒂(
)
花ruì(
)
菡萏(
)
qī斜(?
)
荫蔽(
)
Zǐ妹(
)
3.简答题。
(1)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一句?其表达方式是什么?
(2)作者心情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3)品读课文,理清层次。(填段落序号)
送莲(1)——忆莲(
)——看莲(
)——悟莲(
)
【课中导读】
《金色花》
一、诗文朗诵
1.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明确:
2.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_______________)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孩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感知诗意
1.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明确:
2.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
请用“当妈妈
时,我就
”的句式来说一说。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第一次嬉戏(1~4):“我”在妈妈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嬉戏(5~6):“我”在妈妈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嬉戏(7~9):“我”在妈妈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似是孩子与母亲嬉戏,表达的是孩子对母亲的:______、________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明确:
4.妈妈见到孩子说“你这坏孩子”?妈妈真的是在骂他吗?
明确:
5.体会下面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明确:
三、深入探究
1.泰戈尔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呢?
明确:
2.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
明确:
美在________________;
美在________________;
美在________________;
美在________________;
美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美
《金色花》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天真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与妈妈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________美
故事虽短,但是有完整的情节,情节发展有波澜。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的性格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的性格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两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善良、善意是母子两人性格表现的主旋律,而“我”的“诡谲”与母亲的“受骗”则与主旋律“不和谐”,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创造出特殊的意趣。
●________美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诗人借助想象,设计了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嬉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四、读后感悟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
的孩子,一位
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交流点拨】
附:泰戈尔经典语录
1.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2.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
3.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4.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5.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
6.天空不曾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五、随堂练习
1.品读全诗,借鉴本诗的手法写作,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现对父母的爱。
2.如果哈里·波特送你一次魔法,你可以变成任何一样东西,去感恩母爱,那么,你会变成什么?
用“妈妈,假如我变成了______,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回答。
示例(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康乃馨,我要放在妈妈的床头,让她的梦也有香味。
示例(2)假如我变成了一只小鸟,我要时刻飞在妈妈的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她听。
明确:
《荷叶·母亲》
一、朗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闭上眼睛,静心去听,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和情感)
2.自由朗读。(用舒缓、柔和的语调,带着浓浓的情感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品读课文,理清层次。(文中标记)
2.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明确:
3.课文的重点是写红莲。文章四次写看到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的形态如何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的?
天气情况
红莲的样子
一看红莲
二看红莲
三看红莲
三、文本解读
1.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2.作者因何烦闷?
明确:
3.而此时出现在作者眼帘的红莲又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
4.红莲的盛开,相较于白莲,似乎是让人欣喜的一幕,它有没有缓解作者烦闷的心情呢?为什么?
明确:
5.红莲有没有步入白莲的后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
6.看到此幅情景,作者的感受是?
明确:
7.文章题为“荷叶母亲”,哪一句话写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明确:
(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明确:
(3)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四、深层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赏莲呢?
明确:
2.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试着从写景、意境、感情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明确:
五、语言赏析
作者借助圣洁美丽的景物赞美了世上至善至美的亲情,美丽的景和感人的情是通过优美的语言传达给我们的,你认为哪句话写得美?找出来赏析一下。
①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明确:
②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明确:
③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明确:
④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无力的水珠”象征了什么?
明确:
六、写法探究
作者是借助荷叶来歌颂母亲,这种写法叫什么?
明确: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
,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
,文中将“我”
比作
“风吹雨打的荷花”
;将母亲
比作“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
,歌颂了母亲对子女无私奉献的爱。
七、随堂练习
1.这首散文诗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你也可以用这种手法写一句话表达对母亲的爱。
示例:母亲,如果我是红莲,你就是荷叶,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如果我是________,你就是__________,心中的_雨点来了,除了你,谁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母亲是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句话,赞颂母爱。
示例: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
八、拓展阅读
让我怎样感谢你(汪国真)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课后导练】
一、阅读《金色花》,回答问题
假如我变成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哪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金色花》的写作主旨是什么?是借助什么抒发的?
2.你认为诗中塑造的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一个怎样的孩子?
3.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词句。
(1)文中“笑嘻嘻”“摇摆”“跳舞”表现了孩子的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的什么心理?为什么?
(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4.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二、阅读《荷叶·母亲》,完成练习题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922年7月21日
1.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
,全文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三段交代八九年前的作用是(?
)(2分)
A.说明我喜欢莲花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B.抒发自己对故乡园院中红莲的思念之请,借以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C.写一段趣事,丰富文章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D.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揭示设下伏笔。
3.文章展示了作者的心情变化,请写出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下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中的“不宁的心绪”指什么?
(2)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而深受感动,这是为什么?
(3)从文章中摘取一个词语概括“荷叶·母亲”的形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