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宋·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探 究 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找出这首诗中所含的成语。
朗 读 指 导
《己亥杂诗》朗读时第一句要语气坚定,读出磅礴之势;第二句语气低沉,要读出痛心之感;后两句要表达出渴望之情,“重抖擞”“不拘一格”要重读,朗读时语调要稍高。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找出这首诗中所含的成语。
万马齐喑 不拘一格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恃:依靠。 喑:沉默。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诗意: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诗意: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抖擞:振作精神。
拘:拘泥。 格:格局,规格。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诗中“风雷”“万马齐喑”具体指什么?
“风雷” 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改革。
“万马齐喑” 比喻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
“万马齐喑究可哀”,“哀”字有什么含义?
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用一“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希望打破死板、 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
表达作者愿望的句子是哪一句?
诗人在诗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寄寓了诗人期盼社会变革、社会进步;期待人才辈出,各展才华,报效国家,造福黎民。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看谁说的最好。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2.同样是表达爱国,本课三首古诗的写作手法有何不同?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这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在这首诗中,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表痛心,急切地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
《示儿》以“悲”写情,诗人在临终时还关心着国家的统一;《题临安邸》以“怒”写情,国家破碎当政者却苟且偷安,整日纸醉金迷;《己亥杂诗》以“盼”写情,期望着国家早日振兴。
2.同样是表达爱国,本课三首古诗的写作手法有何不同?
《己亥杂诗》是诗人龚自珍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表 ,急切地希望 迅速到来。
痛心
巨大的社会变革
己亥杂诗
现状
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
渴望
天公抖擞
降下人才
解放人才
变革社会
关于希望报效祖国的古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朝廷的军队向北进军收复失地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表达了诗人收复失地、雪洗国耻、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2)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 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汴州。表达了诗人对“游人们”的辛辣讽刺和严厉批判。
(3)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表达了诗人渴望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