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教案(2课时35+4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教案(2课时35+4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8 22:15:51

文档简介

14
圆明园的毁灭(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殿、珑”等10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毁灭、辉煌、众星拱月”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因此它又有“万园之园”之称。但这个华丽辉煌的“万园之园”却在某一天被两个强盗给毁灭了。我们引以为傲的圆明园到底经历了些什么,竟然变成了如今的废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遭受的苦难。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2.请三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思考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3.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概括阐述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部分(2-4):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雄伟壮丽。第三部分(5):写圆明园毁灭的经过。4.生字我会写。(1)出示生字:毁




殿








奉(2)识记字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加一加:“火+皇=煌”换一换:“凌”把“冫”换成“阝”就是“陵”。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估、拱、煌、境、统、销”——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唐”——半包围结构,被包围部分要写紧凑。重点指导“毁”,学生练写。“毁”左上部是“臼”,不要写成“白”,左下部“
”的末笔变提。(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5.理解本课重点的词语。毁灭
饱览
境界
流连
瑰宝
宏伟
销毁
奇珍异宝
金碧辉煌
不可估量
众星拱月玲珑剔透(1)认读形式灵活多样。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煌、拱、玲、珑”为后鼻音,“览”为边音。(2)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流连:舍不得离开。瑰宝:珍奇的宝物。宏伟:伟大而壮丽。奇珍异宝:十分稀有的珍宝。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不可估量:没有办法估计。本课用来形容损失非常惨重。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明澈。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6.再次巩固字词。7.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5分钟)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5分钟)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3.布置作业。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在学习生字词和读课文,我引导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词,了解词语的意思,为读懂课文打下基础,然后通过师生交流,随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复习旧知巩固字词(5分钟)
1.复习生字词。2.回顾上节课的内容。3.齐读课文,引导学生围绕“毁灭”这个词来学习全文。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
1.指名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出示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两个“不可估量”说明圆明园的毁灭对我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来说损失大得无法计算。)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体会到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情感。)2.指名读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1)默读第2~4自然段,在脑海中想象圆明园毁灭前的画面。师提问:谁能说一说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抓住“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这些词语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因为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有无数珍贵的文物。)(2)出示句子:“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圆明园的景观可分为哪几类?(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景物;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西洋景观。)本文的标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要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它昔日的辉煌?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作者这样安排可谓匠心独运。越是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越能衬托出帝国主义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我国曾经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这样写能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出示句子:“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句话是个什么句子?(过渡句)有何作用?(承上启下,前半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圆明园建筑的特点。下半句引出下文: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很珍贵。)3.指名读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1)出示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凡是、统统、任意”说明了什么?(“凡是、统统”说明他们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表现了侵略者的贪婪和无耻。“任意”则写出他们的野蛮与疯狂。)(2)出示句子:“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这句话与文章中的哪句话相呼应?(第1自然段)圆明园中化成灰烬的是什么?(建筑艺术的精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华民族的尊严。)(3)从圆明园的毁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更感受到了我国曾经饱受屈辱的苦难。今天,我们要努力学习,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积累方法指导写作(5分钟)
文章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同时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使文章内容紧密联系,更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被毁灭这一巨大损失的痛惜之情。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5分钟)
圆明园的毁灭让我们多么心痛啊!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我们祖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以此来激励我们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通过抓重点句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了学习,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共35张PPT)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看到这些散落的石堆,你能想象出它们过去的辉煌吗?它又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样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走进圆明园,走进它曾经的辉煌!
圆明园的毁灭
14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圆明园: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毁于1860年。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
火烧圆明园:历史上圆明园遭到劫掠的事曾发生过两次,第一次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第二次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入侵北京,为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而再次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4个词语。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能结合相关资料,读“阅读链接”,体会其与课文表达的情感的相似之处。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殿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殳
笔画:13
笔顺:
猫头鹰专吃毁坏庄稼的田鼠。
毁灭
毁坏
诋毁
毁于一旦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亻
笔画:7
笔顺:
最近几天估计不会下雨。
估计
低估
评估
不可估量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扌
笔画:9
笔顺:
天上的那道彩虹犹如一座七色拱桥。
拱门
拱桥
拱手
众星拱月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
笔画:12
笔顺:
绚丽的晚霞辉映着大地。
光辉
辉煌
辉映
日月同辉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火
笔画:13
笔顺:
节日里的广场灯火辉煌。
辉煌
煌煌
金碧辉煌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殳
笔画:13
笔顺:
这座宫殿看上去很雄伟。
殿后
宫殿
殿堂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阝
笔画:10
笔顺:
这一带是丘陵地带,到处冈峦起伏。
丘陵
陵园
陵墓
组词:
造句:
结构:上下
部首:见
笔画:9
笔顺:
他经常去阅览室看书。
阅览
浏览
展览
博览群书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土
笔画:14
笔顺:
这儿环境优美,景色迷人。
处境
环境
境界
困境重重
组词:
造句:
结构:上下
部首:宀
笔画:7
笔顺:
王伯伯对待他人总是宽宏大量。
宏伟
宏图
宏观
宽宏大量
组词:
造句:
结构:半包围
部首:广
笔画:10
笔顺:
唐朝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
唐突
唐朝
唐诗
荒唐
组词:
造句:
结构:半包围
部首:门
笔画:6
笔顺:
我很喜欢他这股勇于开拓的闯劲。
闯荡
闯关
闯劲
走南闯北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纟
笔画:9
笔顺:
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统治
统一
统计
笼而统之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钅
笔画:12
笔顺:
这本书很畅销。
销售
开销
销毁
销声匿迹
组词:
造句:
结构:上下
部首:一
笔画:8
笔顺:
老师把他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奉劝
奉献
奉承
无可奉告
安澜园
玲珑
剔透
殿堂
宏伟
武陵
灰烬
奉献
估量
辉煌
挑战一下
原文示例
星球碰撞时所爆发出的能量
是难以测量
的。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能量)
(测量)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的损失。



喧闹

热闹
?
冷清
下课的铃声响了,霎时操场上热闹起来。
下课的铃声响了,霎时操场上喧闹起来。
上课的铃声响了,霎时操场上冷清起来。
热闹
喧闹
冷清
?
一起读一读




烧掉,毁掉。
伟大而壮丽。
(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没有代价地消耗或失去某些东西。
珍奇的宝物。
十分稀有的珍宝。
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
销毁:
宏伟:
精华:
损失:
瑰宝:
奇珍异宝:
金碧辉煌:




没有办法估计。本课用来形容损失非常惨重。
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无数星星围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不可估量:
玲珑剔透:
众星拱月:
1.圆明园的珍贵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根据默读指导,默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默读本文时速度要快,不要指读,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试着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形象。
1.圆明园的珍贵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建筑宏伟、收藏的文物珍贵众多。
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走能带走的,毁掉不能带走的,最后火烧圆明园。
饱览
销毁
殿堂
辉煌
玲珑
宏伟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
3.布置作业。










圆明园的毁灭



殿
览(共41张PPT)
圆明园的毁灭
14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景观辉煌的圆明园被侵略者毁了,我们中华儿女一定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强烈的使命感学习这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想一想:作者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两个“不可估量”说明圆明园的毁灭对我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来说损失大得无法计算,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损失到底有多大呢?圆明园被毁前到底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2-4自然段,找一找。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地理位置
历史地位很高
圆明园的用途
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捧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把圆明园比作月亮,把小园比作星星,描述了圆明园的总体格局。
众星捧月
比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排比句
建筑种类多样
这是个什么句子?说明了什么?
金碧辉煌的殿堂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买卖街
山乡村野
请你仿照课文,用“有……有……有……有……”的句式,写一句话。
例:动物园里,有活蹦乱跳的金丝猴,有威风凛凛的“森林之王”狮子,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有姿态优美的丹顶鹤。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这段话介绍了圆明园景观的什么特点?圆明园的景观又可以分为哪几类?
建筑风格
仿各地名胜
根据诗情画意
西洋景观
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
蓬岛瑶台
武陵春色
风格各异
安澜园
狮子林
平湖秋月
蓬岛瑶台
武陵春色
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对园内汇集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作者由衷地赞叹。
园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承上启下
上文的总结:圆明园建筑宏伟。
引出下文:圆明园内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我们知道了圆明园建筑宏伟,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不仅珍贵而且种类繁多。
青铜礼器
名人书画
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博物馆
艺术馆
如此宏伟又珍贵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坏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5自然段,寻找答案。
英法联军
(侵入北京
闯进圆明园)
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
拿不动的用大车、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园内放火
贪婪无耻、野蛮疯狂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请同学们思考,文章最后一句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与文章开头照应,所以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同时也激发着我们记住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以及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它昔日的辉煌?
反衬。曾经那么辉煌壮丽的建筑,几天之间只剩下一片灰烬。这样写更能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2.从圆明园的毁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
1.文章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作者希望人们不忘国耻,要牢记振兴中华的责任和使命。
1.文章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从圆明园的毁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
我感受到了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更感受到了我国曾经饱受屈辱的苦难。今天,我们要努力学习,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如果你是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的大臣,如果你是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
面对英法联军火烧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想,再和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文章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同时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使文章内容紧密联系,更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被毁灭这一巨大损失的痛惜之情。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揭露了侵略者的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
,激发了我们
的强烈意识。
野蛮行径
热爱之情
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毁灭
损失不可估量
辉煌的过去
众星拱月的布局
风格各异的建筑
珍贵异常的文物
毁灭的经过:掠



振兴中华
勿忘国耻
中国古代的宏伟建筑
秦始皇陵
京杭大运河
敦煌莫高窟
万里长城
北京故宫
都江堰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①因为第一自然段作者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有必要再现圆明园辉煌的往昔;②把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侵略者的强盗暴行进行对比,一扬一抑,一美一丑,把美的东西毁掉,这就是一个悲剧,这样写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③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叙述侵略者的暴行能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发愤图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1)“先秦”至“明、清”的时间跨度上巧妙地指出圆明园中收藏的文物数量之多、历史之悠久及价值之巨大。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对它的毁灭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惋惜。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1860年10月6日”“10月18日和19日”只有短短的十几天,野蛮的侵略者用最简单、最粗鲁、最残暴的方式,毫不吝惜地毁坏了这个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的园林,从这几个时间词中不难感受到毁坏圆明园所用的时间之短,同时也感受到圆明园被破坏之严重及损失之巨大。这也更让我们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更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感到愤怒。
结合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作者直抒胸臆,写出了圆明园的毁灭给我国乃至世界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是说损失巨大,无法计算。圆明园无论在布局上和建筑上,还是在它所收藏的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数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所以说它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