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刮大风
单元主题 大自然的奥秘
单元要点 围绕“自然”的主题,运用形、色和肌理等美术语言进行有主题的创作。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愿望。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课 时 1课时
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课前相关经验准备 课件、刮风的声音、图片、
录像、音乐、油性笔、彩色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形成的原因以及因刮风引起周围环境变化的特点;能用线条、色彩表现刮大风的情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看、想、体验来感受刮大风的情境;在探索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要点 重点:观察、表现刮大风时周围环境变化的特点。
难点:如何表现有个性的刮大风场面。
兴趣点:通过多种方式体验刮大风的感受。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能用线条或色彩表现刮大风时的感受。
较高要求:能用不同的表现方法画出刮大风的情境。
个性探究:能画出有创意刮大风作品。
教材分析:
以“自然”为主题的种类课题中,“风”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子。它是自然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却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有“风”的体验。无论是在校园里、上学放学的路上,还是在野外,我们都能感觉到它各种各样的存在方式。
风有微风、阵风、强风等区别,不同程度的风会带来周围环境的不同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风的特点所在。课程的教学本质是引导学生作画,既要细心观察因刮大风而引起的情景,考虑表现“风”的方法,又要鼓励学生发挥其想像力,画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课本中提供了三幅画家作品,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考察:第一,这些作品在绘画材料、题材和表现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画家是如何应用线条、色彩及笔触来表现刮风的情景,是如何传达个人思想感情的。第二,结合作品欣赏的美术创作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美术学习活动,其课程教学可以用“欣赏、评述、创作”的模式来操作。这个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课程融合了大量的社会文化信息,这样的美术学习就不仅仅是学习一些技能技巧,而是综合了许多文化内涵的美术综合学习。小博士栏目内容可视为一个探究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风的产生、形成及变化,增强科学意识。另外,课本中的“学生作品”表现手法多样,风格独特,异想天开,为开启学生创作思路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一、感受体验
??? 1、播放刮大风的声音,引导学生把听到的感觉用动作表达出来。
??? 2、出示刮大风的图片,再一次引起学生对刮大风的感受,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变化和人物的动态和表情。
边听声音边做动作。
细心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刮大风感受。
课堂发展 二、知识渗透
??? 用小博士形式介绍风的形成以及产生大小和方向的原因。
三、欣赏体会
(一)欣赏大师的作品。
??? 1、欣赏《西风烈》。思考:画家通过画什么的变化来表现风的存在?人物的动态与表情是怎样的?
??? 2、欣赏《阵风》。思考:画家用什么的色彩来表现刮大风?构图怎样?(简单地示范怎样构图)
??? 3、欣赏《风》。思考:画的色彩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用笔什么样??
(二)欣赏学生作品。
??? 1、引导学生说出对作品的感受。抓住物像的变化、人物的动态表情、色彩的运用来引导学生观察。
??? 2、讨论:如果让我们来画,怎样去表现刮大风?引导学生之间分享构思。
全班同学齐读小博士的话。
欣赏范作,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观察学生作品,从中找出表现刮大风的方法。
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渗透相关知识。
通过欣赏不同作品,以达到解决重难点。
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作业要求 四、想像创作
??? 1、用线条、色彩表现刮大风的场景。
??? 2、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表现刮大风的情境。
??? 3、出示作业评价标准:
??? ①线条流畅,色彩艳丽。
??? ②构图饱满,主体突出。
??? ③内容丰富,大胆想象。
认真听作业要求,准备好作画工具。
明确作画要求,激励学生创作欲望。
学生创作 播放音乐,舒缓情绪。
在巡视过程中留意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独立创作表现刮大风的场景。 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大胆创作。
展示评价 1、选取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学生自评,他人评价,教师点评。
??? 2、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我遇到的问题或困难? 自己介绍创作心得。评价别人作品。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回答。 通过评价展示自我,提高表现能力和交流能力。
学会总结,学会找问题。
课外延伸 了解风的分类、作用以及危害性。 通过多种方法收集相关资料。
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