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本
课
程
开
发
案
例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案
例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案
例
家乡的节日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传统节日(十月半)的含义,知道家乡节日的习俗。
2.学习制作家乡节日装饰物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制作技巧及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耐心的品质。
教学重点:
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家乡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使主题突出,构思新颖。
教学准备
家乡节日的装饰图片,实物。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1.猜谜引入,吸引注意。
(1)教师出示谜语(有关大公鸡或莲花等)。
(2)学生猜后,结合谜语文字出示彩灯让学生观察。
(3)引出课题:不同的风俗节日有不同节日文化。如:春节帖春联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点灯笼等等。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大力宏扬。下面我们集中了解一下十月半节日文化。(渗透绿色科技教育)
2.观看录像,走向生活,走进十月半。
(1)观看各种各样的家乡节日的热闹场面。
(2)请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3)交流生活中看到的家乡节日的特点及蕴含的含意。
(4)教师小结。
3.欣赏范作,加强体验。
(1)学生欣赏范作。
(2)讨论范作:造型种类、艺术价值、制作方法、创意等。
(3)教师小结。
4.探讨做法,学生实践。
(1)结合以前的知识,进行节日活动场景绘画设计。
(2)创作建议:可同桌或小组合作设计;选用各种合适的绘画材料;画面力求要观赏性强、漂亮、有趣。
(3)学生进行绘画。
6.作业讲评,课外拓展。
(1)师生共同评价作业。
(2)参观有关展览,互相观摩提高。
第二课时
1.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学生提出有关创作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2)教师提示注意点:设计图完善;材料的优化组合;创意;安全、时间控制等(学生用不同的角度画出家乡节日的特点)。
2.交流作品,展示创意。
(1)学生展示作品。
(2)分析作品的创意。
(3)教师总结评价。
3.修改作品,力求完善。
(1)根据原有的作品做相应的修改。
(2)思考:怎样使作品更漂亮?
4.举办展览,拓展主题。
(1)收集一些谜语挂在装饰品上。
(2)猜谜会,学生观摩、猜谜。
(此活动可以与班队、儿童节等活动结合起来,也可以再独立安排一课时,看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