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冀教版(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冀教版(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0 12:14:04

文档简介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一、课标中对单元内容的要求。
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的运算”的内容。《标准》在第二学段对本单元知识的要求是:能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二、单元内容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及连乘的基础上安排的。这是本套教材最后一次安排整数除法的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两个知识模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
本单元教材的设计思路:一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二是通过多种方式呈现现实的问题情境;三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计算。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会口算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会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说明结果的合理性。
4、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情具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
四、单元教学重点
会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五、教材的整合
这部分内容教材中安排了两课时进行: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这两节内容比较简单,都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所以我把这两课时进行了整合,安排在一课时内完成。
五、本课承载的课标内容。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
六、教学设计说明: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商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笔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索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方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
教学重点:会笔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经历自主探索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口算练习开火车
40
×3=???
150
÷
5=????
?90
×
8=????
5
×
60=??????
320÷4=
630÷9=???
?50
×
8
=???
??80÷4=????
??540÷9=?????
??70
×3=
【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内容为学生自己出的关于三位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或整十数乘一位数,为下面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尝试小研究:
尝试小研究一:
口算。
25÷5=??????
250÷5=??????
250
÷50=???
1、说说25÷5的算法?
2、说说250÷5的算法?250÷5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为什么?
2、试着说一说250÷5是怎样计算的?
250
÷50的商在(??
)位上,为什么?
尝试小研究二:
1、红星小学师生258人去参观航天博物馆。博物馆规定,每批参观的人数不得超过50人,全校师生至少要分几批参观?
(1)列式为:
(2)先估一估,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3)自己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4)商应该写在(??
)上,为什么?
?
2、我的发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
)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
)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并且每次除得的余数比除数(??
)。
尝试小研究三:
如果每60人分一组,那么最多够分成几组?
?
【设计意图:尝试小研究一中的1题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2题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两道题是进行几百几十除以两位数(接近整十数)笔算方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目的是让学生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探究新知。3个尝试小研究层层递进,体现了尝试小研究的层次性。说一说你的算法,体验了开放性和算法的多样性:列表法、加法、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口算。尝试小研究二是教材例题中的关于参观航天博物馆的问题情境,为了让知识之间的衔接更顺畅,我把这道题中的数据进行了更改。变成了258和50。并提出了估算的要求,体现算法多样性。尝试研究二、三中的两道题都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一位数,并有余数的除法,但是问题却略有区别:第一题最后的结果是要加余数部分的,而第二题是舍余数部分的。体验尝试小研究要深思考的原则。】
三、小组合作探究。
组内交流尝试小研究。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交流建议的给出使小组交流有序进行,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
四、班级展示提升。
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2、引向深入,总结方法。
尝试小研究一: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多少个十,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尝试小研究二、三: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
)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
)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并且每次除得的余数比除数(??
)。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3、互相纠错。
同桌或者同组内的同学检查一下,尝试小研究中的题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加以改正。
【设计意图:这也保持了学生做尝试小研究的积极性,可能他的问题没能在全班展示,在在小组内得到了交流和重视。】
五、挑战自我
1、对号上车。(选取课本7页4题中其中的4道小题)
【充满童趣的题目,让学生在玩中巩固口算方法】
2、竖式计算
266÷40=???????
570
÷80=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
3、填上合适的数。
30×(??
)=150??????????
50×(???
)<297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4、教材9页第2题
王大爷的果园收获苹果358千克,梨270千克,李子196千克。算一算;装这几种水果,各需要多少个纸箱?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六:反思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是怎样学到新知识的?你对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反思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
七、课下作业
在一行长为18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20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第三单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四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自主探索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调商的方法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挑战性和乐趣。
教学重、难点:计算时,试商、调商的方法过程,并会正确计算。
教学突破: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情境理解计算方法。
一、复习旧知,孕伏新知
1、说说下面各题分别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试商结果是几?
210÷42
274÷29
450÷63
362÷48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唤醒学生三位数除以非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
师:今年光明小学的同学响应希望工程的号召,向山区的小朋友发出了援助之手,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2、学习新知
(出示课件)师:这就是同学们捐书的情境,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有三个同学在包裹书;
生2:光明小学总共捐赠图书196本,多少本包一包,正好包完呢?
师: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来探讨第一个方案:
(1)20本包一包,怎么样?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同桌交流讨论。
学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们觉得合适吗?
生:还剩下16本没有全包起来,不合适。
师:真不错,既然每包本数是整十数都行不通,我们一起来试试第二个方案:
⑵如果每22本一包,可以吗?
学生理解题意,列算式:196÷22。
a
、试着估算
师:
先估一估得数大约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生1:把22看作20:,196里面最多有9个20,所以估计大约9包。(大部分学生用这样的估算方法)
生2:我想22×10=220本,但实际只有196本,所以一定比10小。(少数学生采用)
生3:196看作190,我觉得9辆太大,因为22×9比196多,好像只要8包。(个别学生这样思考)
师:你们同意他们的估法吗?他们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
生:把除数不是整十数的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计。
(设计意图:这里渗透估算主要让学生借助已有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经验来合理、灵活地思考问题,从不同的估算结果,为正确商确定了有效的估计范围。由于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不同,呈现不同的估算方法,而这些方法背后透视出学生不同思维的层次,为本节课调商埋下了伏笔。完成目标1的学习)
B、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板演不同算法。
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试商的过程,有部分学生可能不会调商,师不急于指导,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检查自己的答案。
讨论:(a)你在试商时遇到什么新问题?
(b)为什么初商9会偏大?
(c)怎样解决初商偏大的问题?
师:
请同学们结合情景22×9=198本,198本多于196,商9大了,再商8试试。
(设计意图:教师有意识呈现了学生不同的算法和错误,并以此作为课堂中的资源组织学生辨析、沟通,学生在比较中深刻理解算法。而对于“为什么初商9偏大”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仅要关注商的大小,更要从计算的整体上思考,发现其中“变”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真正体会“被除数相同,除数变小,导致商变大”的本因。完成目标2的学习)
师:非常好,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针对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觉得也不合适,因为还剩下20本,也不好。
师:你觉得这196本书,多少本包一包合适呢?
学生交流讨论,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但老师想28本包一包,你能帮老师计算一下合适吗?
那我们就一起讨论方案三
⑶每28本包一包,能正好包完吗?
学生尝试计算,师巡。指名板演。
让板演的学生讲是怎样做出来的
生:我把28看做30,商6后,得数为168余,28,余数和除数一样大,所以得调商,改商7,最后结果是7.
3、小结:利用估算试商,有时候会出现商大了或商小了的情况,同学们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调商,往上或往下调1即可。
(设计意图:同学们已经有了如果商大了就将商往下调1的学习经验,所以当遇到商小了怎么办?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同桌讨论,自己探索规律。培养同学们合作、探索的学习态度,提高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兴趣和效率,实现试商的又快又准。完成目标2的学习)
三、巩固练习
1、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说出各题准确的商。(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交流时请同学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2、解决问题。(请同学们认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试着解答再交流,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试商的。)
3、填一填。(请同学们读懂图表,先用竖式计算再填空。)
4、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是几,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