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游戏》
【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认识中国画工具,尝试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出不同的笔墨效果。学会表现、观察比较浓淡、干湿等不同的笔墨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图片欣赏分析笔墨的粗细、干湿、浓淡层次。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尝试掌握点、线、模块的不同表现方法,在游戏中学会控制毛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体验、探索、游戏中认识并感受水墨画独特的艺术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水墨工具,了解水墨画的特征。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出不同的笔墨效 果。
难点:掌握和控制水和墨的量,学会毛笔的控制方法,掌握表现出笔墨中干 、湿、浓淡、粗细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PPT、水墨画工具、名家范画、四尺生宣八张
?学生:笔(兼毫大、中、小号各一支)、墨、生纸、水桶、抹布、废报纸(擦去笔上多余水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跟我做”游戏吧。(一分钟)
(贯穿整节课,方便组织纪律。)
2.师:今天老师带同学们玩另一个有趣的游戏,叫做“水墨游戏”。
板书课题:水墨游戏
3)游戏三:找找水墨画工具(笔墨纸砚)
(出示彩铅、水彩笔、毛笔、国画颜料等日常绘画工具让学生找出水墨画工具)
师:水墨画是我国的国粹,它是以水和墨为主用点、线、面表现出来的画面,要完成一幅水墨画,可少不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小朋友们,你准备好了吗?
初步探究,引发思考。
闻一闻墨汁(颜色、气味)
墨汁——香、黑
教师将墨汁给表现很棒,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的学生闻一闻,以此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想想宣纸和其他纸有什么不同?
宣纸——薄、容易晕染
3、比较毛笔和平常画笔的区别
毛笔——柔、软
介绍毛笔结构:笔杆、笔头(笔尖、笔肚、笔根)
观察比较,深度探究。
游戏四:水与墨的融合
(学生观察,墨加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师生合作示范)
总结: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墨与水的游戏:“一滴墨滴在水里,墨汁沉淀,你发现他有什么变化吗?用毛笔的笔尖轻轻搅拌一下墨色散开,又有什么变化呢?”
(板书:浓淡)
纸的游戏:“顽皮的纸,也迫不及待的想加入到他们的游戏中,我们来看看,他们之间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用宣纸拓印墨汁在水里呈现的花纹,并进行展示。)
笔与纸的游戏:
(1)游戏五:拉根线条去散步(教师示范不同的线条表现方法,笔尖、笔肚,中锋、侧缝可以画出不同的线条)
学生一次作业:只能蘸一次墨,看谁的线条可以画的最长。欣赏作业,并引导学生发现墨色的变化,干湿的变化。
(2)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刚才的实践游戏,观察自己的作品,总结出墨与水的变化关系。
墨多——色浓、湿
墨少——色淡、枯
游戏六:模仿大师吴冠中《春如线》
四、领悟设计,构思创想。
1.欣赏大师作品:吴冠中《春如线》
五、消化知识,提升技能。
1、教师示范:听一段音乐,用墨点、墨线、墨块来表现。
2、欣赏学生作品。
六、学生作业。
1.教师讲述作业要求(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A用大大小小的点、粗粗细细的线、深深浅浅的墨色来表现画面。
B根据音乐的节奏、律动来创作。
C同学们在画画的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卫生。
七、展示作业,共赏互评。
投影仪展示
A 教师挑选学生作品在投影上展示给学生观察。
B 学生自己介绍想画的内容。
C 学生说一说喜欢哪一张,评出最佳作品进行奖励
八、拓展延伸,感知升华
欣赏生活中具有水墨元素的书、海报、电影。
【作业设计】
1. 大胆运用手中的毛笔,运用各种不同的用笔方法画出各种不同的笔触。感受线条的粗细、点的大小、墨迹的干湿等笔触的变化。
2.在一张大纸上随意涂鸦,看看谁的墨色、笔触的变化最丰富。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