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了解年画的特点、意义,感受中国传统的年文化。
2、学习用流畅的线条、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等年画特点,创作一副年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3、能随时代的变迁,创作具有时代感的年画,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以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表现年画艺术。
教学难点:年画特征的恰当表现
解决难点的方法:提供各种年画图片欣赏,找出特征,启发思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传统和现代年画的图片、红色卡纸、描线笔。
学具准备:红色卡纸、描线笔、油画棒等。
为教师示范教学做准备,方便学生把握年画的色彩特点进行创作。
课堂
导入
过年情景图片导入欣赏
提问:从图片中是哪个中国传统节日?人们在过节前会做哪些准备?
通过欣赏,感受过年喜庆的节日气氛,感知中国传统节日和年画习俗。
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发展
导入课本图片欣赏,板书课题《年画》,进一步了解年画作用与意义
设问:你知道年画的来历吗?
传统年画和现代年画对比欣赏,从中找出内容、造型、色彩上的区别。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年画特征:造型夸张、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线条流畅。
绘制年画
引导学生选择年画创作的内容。
教师示范年画的创作方法。
提出作业要求,布置作业。
赏一赏:欣赏课本图片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感知年画特征。
师生共同了解背景
议一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传统与现代年画的不同,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理性认识的层面分析年画特征。
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内容创作年画,你想用什么形式表现年画。
看一看:观看教师的示范学习表现方法。
想一想:读懂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表现方式。
通过多看、多赏。让学生感知年画的特点。
激发探究意识
在学生先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再总结,培养学的探究意识。
通过直观示范教学,解决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的美术技能。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创作能力。
展示与评价
组织学生展示作业。
引导学生从构图、形象、线条、色彩等几个方面评价作业,选出优秀年画。
将完成的作业展示出来,体验成就感。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用美术词汇,积极、大胆地参与评价活动。介绍自己的作品,评一评他人作品,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对学习活动的看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学会用简单的美术词汇进行作业评价,培养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课后延伸
课后了解北方和南方年画的特点,以及贴年画的风俗各有什么不同。
拓宽知识面,并将自己了解的知识在课后与同学分享。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乐于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