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数学教案- 自行车里的数学 人教版(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 自行车里的数学 人教版(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0 12:20:56

文档简介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巩固比例知识,了解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做事认真,用数学眼光透视周围事物,增强数学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自行车运动的原理。
教学难点: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3、教学用具
学习单,课件
4、标签
??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通过各种交通。
引出特殊的交通工具——自行车。
2.了解自行车的已学知识
(1)三角形的知识:自行车的车架大多都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而做成三角形。
(2)圆的知识:自行车的轮子是圆形,轮子的轴就在圆心上,轮子里的每根钢铁的长就是半径的长。
(3)师:其实自行车里还蕴含着更为丰富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自行车里的数学。(板书课题)
(二)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1.提出问题。
师:大家知道自己的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2.分析问题。
(1)直接测量
误差较大。
(2)计算方法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看看蹬一圈,车轮转几圈,再用车轮转的圈数乘车轮的周长。
师:蹬一圈是谁转动了一圈?车轮转动的圈数实际是谁的圈数?下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单来研究自行车蹬一圈的路程究竟是多少。
3.小组合作,研究原理
师:在小组长带领下,研究自行车的实物,填写学习单。
4.汇报交流,理清原理。
(1)自行车的工作原理:
①蹬一圈是指(脚踏处的前齿轮)转一圈。
②车轮转动的圈数实际是(后齿轮转动)的圈数
(2)齿轮转动原理:
①前齿轮(
60
)个齿,后齿轮(
20)个齿
②前齿轮转1圈,后齿轮转(3?
)圈,车后轮转(3?
)圈。
③如果前齿轮转2圈,后齿轮转(6?
)圈,车后轮转(6?
)圈。
(3)研究结论:
①解决自行车蹬一圈的问题关键是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
②前后齿轮转动的齿数始终一样。
③前齿轮的齿数乘圈数等于后齿轮的齿数乘圈数。
④齿数和转的圈数成反比例关系。
5.分析总结
(1)师:根据“前齿轮的齿数×它的圈数=后齿轮的齿数×圈数”。进行推理:前齿轮转一圈时,后齿轮转的圈数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前齿轮转一圈时,后齿轮转的圈数=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
(2)师:后齿轮转的圈数即是车轮转的圈数,由此,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怎么计算。
生: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车轮的周长。
(3)师: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是一个固定的比值,称之为齿数比。那么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可以总结为什么?
生: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齿数比×车轮的周长。
引导学生根据分析问题得到解题思路: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
6.解决问题。
(1)A车轮直径是0.8米,前轮是48个齿,后轮是12个齿,蹬一圈A车跑多少米?
根据上式,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怎么表示?
学生讨论,列式:0.8π×≈10.048米
(2)B车轮直径是0.8米,前轮是48个齿,后轮是16个齿,蹬一圈B车跑多少米?
学生列式:0.8π×≈7.536米
(3)①师:如果是你,愿意骑哪能辆自行车?为什么?
生:A车跑得快,因为同样蹬一圈,A车行的距离长。
②师:A车为什么快??
生:车轮转得快。
③师:车轮的转速与什么有关?
生1:影响车速快慢的因素:前后齿轮齿数的比值(齿数比)。
生2:比值大车速快,比值小车速慢。
④师:如果你是工人师傅,在设计自行车时应怎么设计?
生:设计成前后齿轮数比值大些。
(四)巩固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1、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5米,前齿轮有48个齿,后齿轮有16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多少米?(4.71米)
2、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8米,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多少米?(5.024米)
(五)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1: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齿数比×车轮的周长
??
板书
自行车里的数学
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齿数比×车轮的周长《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让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并加深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自行车行进原理,即当总齿数一定,齿轮齿数与转的圈数成反比例。
教学难点: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圈。
教学过程
1、
课前实践活动前测
前测题单:
自行车里的数学前测题单
班级
姓名
1、找到自行车的一些部件:脚踏板、前齿轮、链条、后齿轮、后轮胎、前轮胎。
2、自行车是怎样运行的?
3、脚蹬一圈,自行车前行
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明:
1、本次任务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2-3人小组合作完成。
2、可以通过观察、操作、查资料等方法来解决。
2、
新课教学
1、研究普通自行车,解决问题
(1)了解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导入新课
S: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研究什么(指着黑板)?
T:自行车里的数学。(课件1)
S:为了研究这个内容,同学们课前做了一些数学活动,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大家准备的怎么样?谁来说说自行车几个主要的部件的名称是什么?(出示课件2让学生来解释)
T:
前齿轮、后齿轮、链条、后轮胎、前轮胎……
S:看来同学们果然是有所准备,很棒。
T:那蹬一圈,自行车行多少米?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课件3出示问题:蹬一圈,自行车行多少米?)(板书)
S:我是……是通过计算得到的(请2-3个同学回答)
T:有没有同学是用实际测量的的方法的?(没有)为什么?
S:测量太麻烦,而且不准确。
T:看来同学们很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错。
通过刚才几个同学的回答,都说到了蹬一圈走的路程是用
自行车轮胎的周长乘自行车走的圈数
有关系,那蹬一圈,自行车的轮胎是走一圈还是走几圈,要确定圈数,我们还得先来看看自行车的运行原理。谁来解释一下自行车的运行原理呢?
S:
蹬:前齿轮转动
后齿轮转动
后轮胎运行
(课件3出示)
师:那你知道蹬一圈,自行车走多远?那你认为“蹬”、“行”
是和自行车的哪些部件有关系?
S:和前齿轮、后轮胎有关系。
蹬一圈,是前齿轮转动一圈。
行,是自行车的轮胎前行。
T:那前齿轮和后轮胎是通过哪个连接的呢?
S:后齿轮。
T:那后齿轮和后轮胎转的圈数一样吗?
S:是一样的,因为后齿轮和后轮胎是同心圆。
T:很有想法。也就是后齿轮转几圈,轮胎就会转动相同的圈数。
那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也是转一圈吗?
(2)探究圈数的关系
看来自行车前行的关键部位是这些(出示课件4:前齿轮通过链条连着后齿轮),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老师还带来了齿轮模型,把实物在屏幕上对照一下,我要先告诉你们我的两个齿轮的规格,前齿轮有40个齿,后齿轮有16个齿(在黑板上板书)。为了方便观察,我在前齿轮和后齿轮开始转动的齿上白色的纸条做了一个标记,方便观察转的齿数。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前齿轮转1圈,后齿轮转几圈?
老师先转一下,你们要仔细观察数一数前齿轮和后齿轮各转了几个齿哟!(老师示范转1次)
S:看不清楚。同时数两个齿轮几乎办不到。
T:笑。看来我们的眼睛要同时观察两个物体的确是办不到。那老师建议同桌合作吧,你们同桌之间商量一下,一个人负责观察前齿轮,一个人负责观察后齿轮。
师:手摇前齿轮转1个齿,链条跟着转1格,链条带动后轮转1个齿;继续手摇前齿轮5个齿,链条带动后齿轮也转5个齿;再次用手摇前齿轮16个齿,链条带动后齿轮也转16个齿)
(板书:圈数关系
前(40齿)
后(16齿)
1格
1格
5格
5格
16格
16格(1圈)
32格
32格(2圈)
40格(1圈)
40格(?圈))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前齿轮转几格,后齿轮也转几格。(板书:前齿轮转动的总齿数=后齿轮转动的总齿数)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因为有链条连接。链条中间有一些缝,齿轮转动的时候齿就会卡到链条的缝里,链条就会也跟着转动,就是到后后齿轮转动相同的齿数。
师:(继续手摇前齿轮转32格,刚好转一圈,后齿轮也是32格,看不清,再重复一次)
生:后齿轮转了2圈。
师:(继续手摇前齿轮转40格,前齿轮刚好转1圈,后齿轮也是40格,看不清,再重复慢动作播放一次)
师:那你知道如果前齿轮转一圈是40格,后齿轮转几圈吗?
生计算一下。(2圈半,2.5圈)
师:那如果前齿轮转80格呢?前齿轮转了几圈?后齿轮转多少格?后齿轮转几圈?
生:前齿轮转了2圈,后齿轮转80格,后齿轮转5圈。
师:思考一下,前齿轮转动的总齿数和前齿轮一圈的齿数(用手势比一个圆圈)和前齿轮的圈数有什么关系?
前齿轮转动的总齿数=前齿轮的齿数×前齿轮的圈数
师:后齿轮转动的总齿数和后齿轮的齿数和后齿轮的圈数有什么关系?
后齿轮转动的总齿数=后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圈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两个算式板书并画上等号)
前齿轮齿数×前齿轮转的圈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转的圈数
(3)解决问题
师:那你会用刚才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让学生自己解决(课件4下面出示问题:蹬一圈,自行车走多远?)
生:发现车轮的半径还没告诉。
师:半径车轮的直径量出来是70cm。
生自主解决。(请写得好的一个同学板演)
汇报交流。
车轮周长=3.14×70=219.8(cm)
219.8×2.5=549.5(cm)
答:蹬一圈自行车走了549.5cm。
(4)从特殊的情况迁移到其他情况
师:这辆型号的自行车蹬一圈是549.5cm,那你家的、你家的自行车蹬一圈也是549.5cm吗?
生:不是,可能自行车的前齿轮齿数和后齿轮齿数不一样,还有轮胎的大小也可能不一样。
师:我们要解决其它的自行车蹬一圈走多少米?要通过哪些步骤来解决呢?第1步找什么?第2步找什么?
同桌讨论一下,把步骤在本子上记录下来。(师巡视)
请生汇报
第1步:
(找圈数)(用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用反比例的知识来解决)
第2步:
(找周长)(用圆的知识来解决)
第3步:
用轮胎的周长×后齿轮的圈数
师:那老师就告诉你这3个条件,你会解决问题吗?
练习:一辆儿童自行车,它的前齿轮齿数是24个,后齿轮的齿数是12个,车轮直径是40cm,如果蹬1圈,会前行多少米?)
生:24×1÷12=2(圈)
3.14×40×2=251.2(cm)
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测量出两个距离比较进的地方的路程。比如要想知道你们家离中海学校有多少米,只要一直脚踏自行车,让自行车不空转,我们就可以根据蹬的圈数算出轮胎转的圈数,进而算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
(5)总结学习方法
我们解决蹬一圈,自行车走多远?这个问题运用了哪些方法?
师总结:课前我们通过观察、操作、查询等实践活动,把自行车前进的路程这个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用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了一个具体的问题,通过归纳整理,把这个特殊的数学问题迁移到一般的数学问题。
3、研究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师:还是这辆自行车,现在我想要改进一下,还是蹬一圈,有时候路况好,我想走的更远一些,你帮我怎么设计一下。
生:可以把后齿轮的齿数变少一些,或者把前齿轮的齿数增加。
师:你要想把前齿轮或者是后齿轮齿数变成多少呢?
生:前40,后12
前60,后16
师:那我们来验证一下吧,是不是这样设计了,前齿轮转一圈,后一轮转几圈呢?
生验证(有的孩子通过计算,有的孩子通过观察。此过程需要2—3分钟)
请生汇报:
1、
计算的同学
40÷12=3.33(圈)也就是轮胎会转3圈多
60÷16=3.8(圈)
师肯定这种方法:你们通过计算验证,用的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方法。
2、
观察推理得出结论的同学
被除数一样,除数变小,商会变大,也就是会比2.5多。
除数一样,被除数变大,商也会变大,也就是会比2.5多。
师肯定这种方法:你们通过计算观察发现,用的是除法里面商的变化规律得出结论,也很棒。
师:那我想蹬一圈走得近一些,又怎么办?
生:可以把后齿轮的齿数变多一些,或者把前齿轮的齿数减少。
师:蹬一圈,你觉得前后齿轮怎么搭配会走得更远?
生:前齿数和后齿数的比值最大的时候。
师:谢谢你们帮我想的办法,那同样的自行车我想有时候速度快些,有时候速度慢些,可以调节。那怎么办?
生:可以多装几个齿轮。
师:你们的想法其实跟发明变速自行车的人的想法一样。像这种前后都不止一个齿轮,可以调节速度的自行车就是变速自行车。这里就有一辆变速自行车。
(课件5出示一辆变速自行车,有2个前齿轮(齿数分别是48和40),6个后齿轮(齿数分别28,24,20,18,16,14))
师:你知道这辆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4人一小组合作完成书本第67页的表格。
小组汇报:可以变化出12种速度。(课件6出示书67页的表格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填表格)
师:如果同样的蹬一圈,哪两个齿轮搭配自行车走得最远?哪两个齿轮搭配自行车走得最近?
生:当48和14组合时走得最远。40和28组合时走得最近。
师简单讲解变速自行车的原理:
(当变速自行车的前后齿轮数比值最大时,速度最快,反之,比值最小时,速度最慢。当然,速度最快时,也最费劲;速度最慢时,也最轻松。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根据体力和路况合理地选择档位,这就是变速自行车带给我们的便利。)
四、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各种收获)
师总结:孩子们,在即将结束小学生活的今天,你们怀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并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希望今后你们也带着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
五、板书:
自行车里的数学
蹬一圈,自行车行多远?
变速自行车
前齿轮
48
40
后齿轮36
24
18
14
12
圈数关系


学习方法:
1格
1格
圈数=40÷16=2.5(圈

观察实践操作
5格
5格
车轮周长=3.14×70=219.8(cm)
生活
数学
10格
10格
219.8×2.5=549.5(cm)
特殊
一般
16格
16格(一圈)答:蹬一圈自行车走了549.5cm。
48格(1圈)
48格(3圈)
前齿轮转动的总齿数=后齿轮转动的总齿数
前齿轮齿数×前齿轮的圈数=后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圈数
这里排版没排好,就不管了!
带动
链条<<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行车的结构,分析其行进原理,帮助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自主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3.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问题,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自行车行进原理,即当总齿数一定,齿轮齿数与转的圈数成反比例。
教学难点: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圈。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今天教室里多了几辆自行车,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被大家广泛使用,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和研究它?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自行车里的数学》。
板书:自行车里的数学
1.检查预习作业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自行车的分类和结构及运行原理,下面有请xx和xx为我们分享他们的预习成果。”
新课探究
探究自行车蹬1圈能走多远的路程?
(1).研究: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自行车蹬1圈能走多远的路程
①“要想知道蹬1圈能走多远的路程有什么办法?”
②(怎样理解蹬1圈能走多远?)
预设:前齿轮转一圈,后轮走过的距离。
③怎样测量?
——测量(有误差)、计算更准确。
③“怎样计算?”和同桌说一说。“前齿轮转1圈,是不是后轮也转了1圈?”
预设1:车轮的周长×后轮的转数
预设2:车轮的周长×(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
“看来要计算蹬1圈自行车走的路程,先得解决这一核心问题:回忆一下自行车的运行原理,后轮的转数问题:前齿轮转动带动后齿轮转动,后轮转动的圈数和后齿轮转动圈数是一样的。后轮的转数与前后齿轮的齿数有什么关系呢?请小组合作研究。”
(2).合作探究:后齿轮的转数和前、后齿轮的齿数有什么关系?并思考:①前齿轮转1圈,后齿轮的转数是否等于1?为什么?②前、后齿轮的齿数与前、后齿轮的转数有什么关系?③后齿轮的转数与前、后齿轮的齿数有什么关系?
(3).汇报交流:(课件出示)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经过测量的发现?”
预设:生1:前齿轮有36个齿,后齿轮有16个齿,
前齿轮转1圈,后齿轮转了大约2圈
   生2:用前齿轮齿数÷后齿轮的齿数,36÷16=2.25圈
   生3:我们是这样想的前齿轮转动1圈的长度,就是链条走过的长度,后齿轮也要转动同样的长度。所以前齿轮转1圈走了36个齿的长度,而后齿轮1圈只有16个齿所以大约要走2.25圈才能走够36个齿的长度。
   生4:前、后齿轮的齿数与它们的转数成反比例关系。因为,前齿轮齿数×前齿轮的转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的转数,前后齿轮走过的长度相等,也就是他们的乘积一定,所以,前、后齿轮的齿数与它们的转数成反比例关系。
“大家同意他们的观点吗?对我们的讲解还有什么疑问吗?”
(4)小结:
板书:前齿轮齿数×前齿轮的转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的“当前齿轮转1圈时,后齿轮的转数怎么算?”
生5:后齿轮的转数=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
板书:后齿轮的转数=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
核心问题解决了,那再来想想怎样计算蹬1圈所走的路程?
生6:蹬1圈所走的路程=车轮的周长×(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
板书:蹬1圈所走的路程=车轮的周长×(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
(5)计算:小黄车蹬1圈能走多远的距离。
小黄车直径(  )厘米,蹬1圈大约能走( )米。
(6)谈话:改装小黄车
师:“请你改装小黄车,使它蹬一圈走的距离再远些,你怎么做?”“如果只想达到健身的目的,你该怎么做?”
生7:前齿轮数变大,后齿轮数变小,蹬1圈走的最远。
生8:前齿轮数变小,后齿轮数变大,蹬1圈走的最远。
2.研究变速自行车
师:”在车轮周长不变的情况下,人们通过改变前后齿轮数的比,从而达到调节速度的目的,就诞生了变速自行车。”
(1)
课件出示:变速自行车前后齿轮
①“有几种组合方法?可以变换出几种速度?试着计算一下(保留两位小数)。”
②“哪种搭配速度最快?哪种最慢?你发现了什么?
生8:前、后齿轮齿数比越大,速度越快,骑行起来就越费力。
③思考应用:
a.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搭配不同的速度,自行车在上下坡过程中分别选择哪种搭配更好一些呢?
b.选一选:在自行车骑行比赛中,选手一般会经历起步—加速—匀速行驶三个过程,你来选一选哪个阶段更适合哪种速度搭配呢?
A
40—20
B
40—40
C
40—10
起步:(
)
加速:(
)
匀速:(
)
总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小黄车。小黄车属于公共资源,对于小黄车的使用,我们该注意哪些呢?
预设:1、我们要珍惜爱护小黄车:
2、用完小黄车要放到指定的地方去;
3、不能把小黄车骑到家里去;
……
师倡议:这节课我们把小黄车带到课堂里来,利用它学到了知识,是物有所用。小黄车是大家的,我们要爱护小黄车,遵守小黄车的使用规则。同时,我们也要树立“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低碳环保,健康出行的意识,争做“低碳出行,绿色出行“的倡导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