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小数的加减法苏教版 (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小数的加减法苏教版 (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0 07:57:53

文档简介

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难点: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上个星期小红同学的心情很郁闷,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大屏幕。
谁来说说她是自怎么了?(学生回答)原来是他的钮扣扣错了,这样穿着衣服过了一天,真的很尴尬啊!我们可不能像小红一样做一小迷糊虫啊!大家能做到吗?
在我们数学上,有些地方也会用到一一对应的方法。请看:(出示口算)。
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数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小数加法和减法是如何算的
生2:小数加法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联系,是否一样?
师:真好,带着问题来学习,效果一定是不一样的。你们需要的答案在后面的探究活动中,相信都能找到。其实小数加减法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接触过。我们已经跨进了小数加减法的大门,还有什么的问题在等着我们呢?
探究
出示例1情境图
大家能看出这是什么地方吗?你想买些什么文具呢?该给多少钱呢?
(出示商品单价)
分别说各是什么数?几位小数?能把不是两位小数改写成两们小数吗?表示多少钱?
咱们的文具店顾客上门了,瞧,他们来了!
从图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知道每样商品的单价和三个人各自买了什么商品。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学生回答)
生:(1)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元?
(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3)小明和小芳一共要用多少元?
(4)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
(5)小丽和小芳一共要用多少元?
(6)小丽比小芳多用多少元?
师:老师非常喜欢你们这些善于提问的孩子,我们不光要会提出问题,更要善于解决问题,期待大家的精彩表现。今天我们先来研究这个问题。(幻灯出示
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元?)
这个该怎样列式呢?4.75+3.4我们能先估一估,大概要多少钱呢?
(批名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你能用竖式计算4.75+3.4吗?先试一试,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学生列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师巡视。
(学生汇报试做情况,老师相机板书)
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道竖式列一下,同学们在下面说,老师在黑板上写。
师:大家看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写得认真,写得比平时间距大一些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知道老师为什么会写得间距大一些吗?对了,是为了便于小数点对齐,上下相同数位对齐,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作业的候,也能这样做。
好了,算式,列好了,现在该怎样算呢?谁来说一说?
(师生共同算出得数,相机讲解:得数中5是直接移下来的吗?)
4
.
7
5
+
3
.
4
8
.
1
5
明析算理:末尾对齐还是小数点对齐
结合具体数量分析:4.75元是4元7角5分,3.4元是3元4角,4.75+3.75的竖式应该把表示“元”、“角”、“分”的数分别对齐着写,才便于加。
从小数的意义进行分析:4.75是4个1、7个0.1和5个0.01,3.4是3个1和4个0.1,要据整数加法的经验,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而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齐。
师生讨论,确定坚定式列法后,老师板书竖式,(学生在下面说,老师黑板上写)
师:我们通论刚才讨论得出,小数加法列竖式时,要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问做错的同学:你们知道错在哪里了吗?追问: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呢?
学生检查自己的算式,如果有错误的改正。
(幻灯片出示)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2.教学例1第2题。
提出要求: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知道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我们接着往下看,(幻灯出示第2题),要求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我们该怎样列式?(指名学生列式,板书),这是一道减法算式,那么怎样计算小数减法呢?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列竖式的?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也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计算。
3.教学“试一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你能利用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自己算出结果吗?(提醒学生要找准条件)
(指名两个学生板演)
学生计算后,请学生汇报算式和结果,再要求他们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想说些什么吗?
生1:可以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生2:可以化简。
师:对了,老师非常同意你的想法,得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也就是要化简。大家在以后的做作业时,能记住这一点吗?
(幻灯出示:得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也就是要化简)
4.总结规纳
问:同学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了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你能说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内交流。请小组长将本组的讨论结果记录在讨论纸上。
汇报总结(板书:小数点对齐
从低位算起
得数要化简)
总结: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都要把相同的计数单位分别相加,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给得数点上小数点。得数末尾有0的,一般要化简。
练习
过渡:同学们,今天的新课就是这么些,大家学会了吗?
好,老师下面要进行过关考核,同学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老师喜欢自信的学生。
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各自计算,再重点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指名4个学生板演,集体评讲。
边相机讲解。
(1)9.3+6.98,百分位上算的是几加几?0+8中的“0”从何而来?
(2)24+9.9,作为整数,24的小数点在什么位置?
(3)7.56-4.56的得数为什么可以看成3。
我会改。
马小虎同学,也做了三道小数加减法的题目,我们来看看。
请各们同学做个小老师,把马小虎同学的作业批改一下。
我会买
同学们刚才学生很认真,下面让我们放松一下。咱们购物去。(出示商品)有你喜欢的商品吗?请大家自己至少选两样,算一算要多少钱呢?然后同桌交流。
指名板演。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做练习八第3题
让学生在线段图上依次标出教材提出的每个问题,再让他们分别列式计算。
引导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有选择地加以解答。
下面老师带领同学们去观看一场唱歌比赛,
做歌唱比赛计算总分的拓展题。
总结
大家学得开心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老师也有很多收获,同学们的善于提问,积极思考都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把这种好的学习劲头继续保持下去,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延伸
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提出了许多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其中,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剩下的问题留待下节课继续研究。不过,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课后先试一试。
今天,这个课就到这里,同学们辛苦了。(下课)
板书设计:
小数点对齐
小数加法和减法
从低位算起
得数要化简
(1)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元?
4.75+3.4=7.15(元)
4
.
7
5
+
3
.
4
7
.
1
5
(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4.75-3.4=7.15(元)
4
.
7
5

3
.
4
7
.
1
5
做练习八的第1题。
说说思考过程,我们虽然没有列竖式计算,但在口算时还是遵循相同的数位进行相减的。
做练习八第2题
先学生各自在练习本上完成计算,再根据他们的情况适当进行评点。《小数加减法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小数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课前热身,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和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这两题你会算吗?请你们列竖式计算,完成后请举手示意。
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1)4.85+1.95=
(2)7.75-5.68=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同学的作品,从竖式到计算,都对吗?
提问:(指着6.80的0)这个0可以去掉吗?依据是什么?
预设:可以,依据是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提问:(指着2.07的0),这个0呢?为什么?
不能,去掉中间的0,小数的大小会改变。
提问:在列竖式计算小数的加减时,需要注意什么?
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我觉得和整数加减法是一样的,还是末位对齐,从低位算起。为什么要改成小数点对齐?
预设1:位数不同的小数相加减,末位对齐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
你的思考很全面很深入,真的是这样吗?想不想亲自找到答案,那就开始今天学习吧。
预设2:暂时不知道。
暂时不知道,没有关系,想不想亲自找到答案,那就开始今天学习吧。
板书:小数加减法计算(2)
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书本例题主题图。
1、提问: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一本《数学家的故事》要6.45元,一本《神奇的大自然》要8.3元。
根据图中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
便宜多少钱?
3、你会列式吗?(齐答)
6.45+8.3=
8.3-6.45=
4、如果我想要买下这两本书,大概要花多少元?请你帮我估一估。
预设1:6+8=14元,小数部分不足1元,大约15元。
板书:6.45+8.3≈15元。
预设2:预计14元,预计15元。
板书:14元<总价<15元。
5、具体要花多少钱?请你列竖式算一算吧。
预设:



预设1:这是老师刚刚收集到的2幅作品(先出示①号和②号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①号错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后再计算。
(出示2号和3号作品)你有什么发现?
8.3末尾添0变成8.30。
为什么这里要补0?
为了相同数位对齐,方便计算。
建议大家在小数加减计算时,可根据自己计算的熟练程度决定是否补0。
提问:结合估算,我们能够初步判断得数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在计算时要先估再算,养成估算的好习惯。
但是否真的算对了,还得进行验算。
6、请你验算一下吧!
验算:
通过你们的验算,告诉我这个结果正确吗?请你教我用加法来验算。
7、加法会算了,那减法呢?请列竖式计算8.3-6.45=!
预设:
提问: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1:算式中的3借出去了1,但是忘记标记了,所以是13-4=9。
那本来是哪个数字减5?应该是0-5,为了更加具体形象,我们应该在8.3末尾补0。
老师觉得,还有可能不知道是谁减5,5是直接落下来的。这时我们应该在在8.3末尾补0,知道是0-5。
建议大家在小数减法计算时,在位数较少的小数末尾补0后再进行计算。
我们一起来验算一下吧。
10、小结:小数加减法怎么算?要注意什么?
a、小数点要对齐,,从右边算起。
b、当小数部分位数不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末尾添“0”后再计算。
11、现在,你知道小数加减法为什么要改成小数点对齐,而不是末位对齐?
预设:末位对齐,相同数位不一定对齐。
练习巩固
我是笔算高手!
(1)113.04+7.8
(2)
27-0.8
(3)0.3-0.18=
2、开心超市
(
蛋糕
27.6

火腿肠
6.55

口香糖
13.43

饼干
5.8

)
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小数加减法计算(2)
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估:6.45+8.3≈15元
第二本比第一本贵多少钱?
6.45+8.3=
14.75(元)
8.3-6.45=1.85(元)
验算:
验算:
小数点要对齐,从低位算起。
五、板书设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笔算小数加法和减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数与小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先来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用竖式计算。(出示计算题)大家拿出自备本做一做。
师:哪个同学起来校对一下?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追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引: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加减法的计算。
新课教授
师:这是几个同学在商店购物的情景,你能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问:你能提出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吗?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4个问题)
问:你会列式解答吗?(4.75+3.4)
追问:这里为什么用加法?
指出:与整数加法一样,是求两个数的和。
引: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中的数有什么特点?(都是小数)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出示课题)
提问:4.75+3.4你会列竖式吗?自己在练习纸上列一列。注意,只列竖式不计算。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并搜集资源。
呈现:给学生的两种竖式计算过程。
谈话:在列竖式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了这两种方法。
问:这种是怎样列的?这种呢?你觉得哪种是对的?
问:为什么要像这样把小数点对齐了再算?这样算有什么道理呢?
交流:谁来说说你的想法?(预设)
估值:4元多加上3元多就有7元多
小结:利用估算的方法发现小明和小丽合起来的钱肯定超过7元,你是用这种方法的同学举手,看来利用估算可以有效降低错误率。
数位以及计数单位:4.75的5在百分位上3.4的4在十分位上,不能相加,而第二种4.75中的5在百分位上表示5个百分之一,7在十分位上表示7个十分之一,4在个位上表示4个一。引导:也就是说你觉得要……(个位和个位对齐,十分位和十分位对齐,百分位和百分位对齐)
明确: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
小结:这是小数的意义来分析的,结合整数计算经验,认为要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齐计算,这样也是可以的,是这样想的举手。
4表示4元,3表示3元,元和元对齐,角和角对齐。
小结:他是把4.75元和3.4元看成几元几角几分,然后在列竖式的时候把元角分表示的数分别对齐再计算,是这样想的举手。
借助课件直观理解。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通过了自己思考,判断出要把“小数点对齐再算”才是正确的。
引:我们借助课件再来完整的回顾一下刚才的思考过程。
谈话:可以结合具体数量进行分析
4.75元等于4元7角5分,3.4元等于3元4角。4.75+3.4的竖式应该把表示元角分的数分别对齐着写,才便于相加。
(2)
谈话:也可以从小数的意义进行分析。
在学习小数的意义时,我们知道还可以借助这样的正方形图来表示小数,这样的一个正方形可表示整数“1”,4.75用4个块7个条5个格表示,3.4用3个块4个条表示。块与块相加,条与条相加,格与格相加。
(3)谈话: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计数器进行分析。
先画4.75,4在个位上表示4个一,7在十分位上表示7个十分之一,5在百分位上表示5个百分之一,再画3.4,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4在十分位上表示4个十分之一,然后再进行计算。
谈呈现直观图,横向比较
问:比较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只有相同单位才能相加)
思考:回顾刚才列竖式的方法。
竖式中怎样体现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呢?
引导: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
明确:只要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就能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
谈话:请刚才竖式列错的同学先改正。
现在竖式已经列好了,想一想,我们该从哪一位开始计算呢?先自己想好,然后独立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展示:谁能到黑板上边展示边说说计算过程?PPT上再进行展示。
追问:(1)我们是从哪一位开始计算的?
为什么要从百分位上开始计算?
那么百分位上是几加几?这里的“0”是哪里来的?在计算中可以看做“0”,但是我们可以不用写出来,把这个“0”想在心里就行了。
我们再继续往下算,再算十分位,十分位上怎样算?
再算个位,这里的1是哪里来的?
算完了吗?小数点点在哪里?
明确:这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对齐。
谈话:回顾一下,小数的加法要怎样计算?
那怎样计算小数的减法呢?你能列竖式计算吗?
引导:你们都是这么计算的吗?
问:为什么要把4.75和3.4的小数点对齐?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小数的加减法要怎样计算了吗?请用相同的方法完成第3,4题。
小结:做到这里我们发现,小数的加减法计算不光要对齐小数点,从低位算起,还要注意——化简
问:同学们,在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后,想一想,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
追问: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需注意什么?
练习反馈
引: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算法,相信下面也难不倒大家,请大家完成“练一练”,指名学生校对答案
你是怎么得到16.28的?
24的小数点在哪里?
结果为3.00注意去0化简
引:我们继续来看,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和同桌说说错在哪里,并算出正确结果,指名校对,指明注意点。
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
小数点点上,去0
整数部分0不能遗漏
引:我们再来看,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会列式解决吗?交流结果,依次3个问题提问列式口答。
追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桌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并解答。
总结收获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大家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