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上册 3.1 倒数的认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六年上册 3.1 倒数的认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9 07:2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求倒数过程,理解倒数的意义。
2.理解1和0的倒数问题。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难点: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并理解倒数是相互依存的。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例1、“做一做”和第29页“练习六”的第1、3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6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下面各题。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说说你的算法。
2.引出课题,明确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小刚和小明是朋友关系,我们会说小刚是小明的朋友或小明是小刚的朋友,而不会说小刚是朋友。像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数学中也存在,那就是倒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倒数。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1.引导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例1上方练习题。
(2)学生独立计算,小组讨论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指名回答。
学生1回答:每个算式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学生2回答:每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3)引导学生理解“互为倒数”和倒数的正确表述。
“互为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是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称之为倒数。
那么,谁能举例说一说?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例如:,可以说和互为倒数,也可以说的倒数是或者说的倒数是。
小结: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探究求倒数的方法。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尝试解决。
(2)引导学生进行方法探究。
提问: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找到一个数的倒数?
学生回答,师归纳,并板书:
方法一:看两个数的乘积是不是1。
让学生试着用这种方法找其他互为倒数的两个数。
方法二:看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是否颠倒位置。
让学生试着用这种方法找其他互为倒数的两个数。
(3)提问:1的倒数是多少?0有没有倒数?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回答:1乘以1等于1,所以1的倒数是1;0乘任何数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小结:明确求倒数的方法:(1)看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2)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8分钟) 1.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六”第1题。
3.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六”第3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而在这其中,有一些概念点尤为关键,如“互为”,因此需要适当地加以提问点拨。对于求倒数的方法,同样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习分数除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