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单元《流浪者之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单元《流浪者之歌》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8-08 22:3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音乐欣赏《流浪者之歌》录像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欣赏《流浪者之歌》
课时:1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感受吉普赛人生活的艰辛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整体聆听与分段聆听的方法,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入手分析乐曲音乐形象。
2.采用聆听、视唱主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乐曲主题。
(三)知识与技能
1.能够记忆乐曲《流浪者之歌》的主题旋律。
2.对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有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体会小提琴在演奏乐曲时的旋律性和技巧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入手分析乐曲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片段,请学生说出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师生交流、复习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新授课
(一)介绍浪漫主义乐派
(二)欣赏《流浪者之歌》
1.教师播放乐曲《流浪者之歌》,学生初次完整聆听,感受乐曲的情绪。
2.请同学们介绍吉普赛民族(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交流)。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吉普赛人诗歌》。
4.请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诵一遍《吉普赛人诗歌》,为欣赏乐曲做铺垫。
5.介绍作曲家萨拉萨蒂。
6.分段欣赏
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提问:乐曲的速度、音区等音乐要素,刻画了吉普赛人怎样的性格特征和形象?
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特点。
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提问:你有怎样的感受?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特点
欣赏乐曲第三部分。
(1)提问:这部分音乐的力度、速度是怎样的?刻画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2)学生随琴视唱第三部分主题。(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欣赏乐曲第四部分。
问题:音乐塑造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师指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分析音乐特点,理解音乐内涵。
7.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8.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