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七节 眼睛与光学仪器_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七节 眼睛与光学仪器_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09 20:3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第七节《
眼睛与光学仪器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关于眼睛,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具体要求,只是作为凸透镜成像的特例提出,它是相当复杂的天然光学仪器,从结构上看,眼睛非常类似于照相机。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睛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3.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和使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探究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3.使学生具有眼保健的意识。
4.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
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难
点】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教学流程图】创设情景→旧知识的复习→眼睛的结构→眼睛成像的原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眼睛保健的教育→远眼睛的成因和矫正→完成检测的习题→照相机的原理和使用→知识小结和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知识线
方法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复习旧
知识
讲练
结合
巡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与学生一起纠正错题。
完成下发的学案中的复习题
师生互动,培养合作精神

眼睛的
结构
图片识别
1、提问:眼睛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2、引导:眼睛的哪个结构相当于凸透镜?像成在任处?
知识点一: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像成在视网膜上,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



睫状体
)识图和思考
加强学生的识图能力
眼睛的成像
探究,讨论,
对比。
1、提出问题: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为什么人感觉是正立的?展示阅读材料。
2、人是如何看清不同距离物体的?通过下面三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出人眼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序(厚度)来看不同距离的物体,并弄清楚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薄;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厚。
1、学生阅读有关材料,明白原因
2、利用对比找出人眼看清不同距离物体的原因。
训练学生的阅读的能力和对比的能力。
近视的成因和矫正
探究、讨论
1、展示两幅图,对此分析出近视眼的成因
2、通过演示实验,找出矫正近视眼的方法
演示实验:
3、介绍激光治疗近视眼的技术。
讨论
观察和讨论
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眼睛保健的教育
阅读与体验
展示近视的危害和保护眼睛的一些做法。
阅读
增强了护眼意识,进行了爱护眼睛的教育。
远视的成因和矫正
探究、讨论
1、展示两幅图,对此分析出近视眼的成因
2、通过演示实验,找出矫正近视眼的方法
演示实验:
讨论
观察和讨论
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检测
讨论
教师巡查,掌握学生完成的情况
练习
照相机的原理和合用
讨论
1、展示照相机的原理图片,得出照相机的原理: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感光片相当于光屏。物体距离镜头要大干二倍焦距。
2、提出问题思考:毕业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个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如何调整照相机?(教师提示:照相机到同学们的离如何改变?照相机镜头如何调节?)引导得出照相机的调节方法。
阅读
分析
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小结和作业布置
1、教师小结学习的主要知识:眼睛的成像、眼睛的矫正、照相机的原理和使用
2、布置作业:完成学校印好的学案。
【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七节
眼睛与光学仪器
一、眼睛的成像
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是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视网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序(厚度)来看不同距离的物体。
二、眼睛的矫正
1、近视眼所成有像在视网膜前方,配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2、远视眼所成有像在视网膜后方,配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三、照相机的原理和使用
1、原理: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感光片相当于光屏。物体距离镜头要大干二倍焦距。
2、使用:(1)调焦
(2)调节物距和像距
【教后反思】
1、时间上控制还不是很好,照相机原理和使用的学习没有完成,如果在课前把复习题发给学生课前完成,并在上课时语言表达流畅一些,语速再快一些,本节课照相机的内容是可以完成的。
2、由于本人在使用媒体时不是十分熟练,所以在上课时在用媒体上出现了一些小失误,这要求今后我要不断去操练媒体,让媒体真正为课堂服务;
3、由于没有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所以在学习近视与远视的成因时,只是让学生观察对比两个图来分析,缺少了可信度,同时学生留下的印象也不深刻,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够牢固。如果能找到两个不同焦距的凸的玻璃透镜,则近视与远视的成因就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来学习,学生学习效果会更好。